靜寂的鼓手/金屬之聲:靜寂與無聲之間,聲音的不同層次

靜寂的鼓手

英文片名:Sound of Metal

 

這一年沒有超大特技製作下,《靜寂的鼓手》《金屬之聲》)幾乎毫無懸念奪得一切頒獎禮的「最佳音響效果」獎項,更成了奧斯卡「最佳混音」與「最佳音效剪接」混合一獎後,首部奪得此獎項的作品,同時也贏得了「最佳剪接」,而Riz Ahmed亦獲提名最佳男主角。Riz Ahmed雖然最後落敗給《爸爸可否不要老》的Anthony Hopkins,演個燥動不安的鼓手同樣投入得與角色合二為一,但《靜寂的鼓手》最「神」的地方,也真在其音效。一如《爸爸可否不要老》要觀眾親身體驗認知障礙症,《靜寂的鼓手》就要觀眾感受聽障人士的世界。失去聽覺後,到底失聰人士的世界是怎樣,即使聽到輕微的雜音,又有甚麼效果?這種帶點詭異聲效,確能讓觀眾投入失聰人士的世界。畢竟,這是一部電影,也不能完全展現失聰的寂靜,甚麼時候讓觀眾「聽」見正常的聲音、甚麼時候展示主角的聽覺,兩者相輔相承也是一大神來之筆。如此出聲的音響效果與剪接,不能在戲院觀看,絕為可惜。

 

Ruben與Lou合作無間,是樂隊中的鼓手與主唱,私下也是互相扶持的愛侶。某天,Ruben發現自己聽覺受損,聽力只剩下常人的27%,再也不能繼續音樂事業。Lou為了Ruben健康,替他找到一家聽障人士治療所,惟代價卻要跟Lou分開。Ruben在診療室所慢慢學會如何在沒有聽響的環境下生存,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,但他還念念不忘Lou,決心要做手術以挽回聽覺,沒想到卻得付出另一代價...

 

觀影前誤以為這是如當年《鼓動真我》的「音效」,展現現場鼓樂的強勁節奏感,可《靜寂的鼓手》相關音樂表演情節,基本上只得開頭一段,最妙反是展示嘈雜與寧靜的分野,而這也是創作團隊最希望觀眾體驗的感覺、理解失聰者活在甚麼樣的世界。要展現「沒有聲響的聲響」的不同層次,《靜寂的鼓手》真算是鬼斧神工,像是主角最初失去聽覺時夾雜的雜亂聲響,到他習慣失聰後的微弱聲效,還有他回復聽覺後,與世界帶點疏離的奇怪音效。電影在這層面上花了不少功夫,讓你驚訝原來「沒有聲響」都有不同層次,那並非如《無聲絕境》《性本無言》完全寂靜的世界,主角還會聽到基本的聲音,他如何在這環境下「生存」甚至「生活」,確能令觀眾完全投入失聰人士的世界,成就了一場與別不同的觀影體驗。即使男主角已患上聽障,過程中還能與小男孩來一場敲擊對碰,又能在無聲下教導學生打鼓。怎樣在「無聲勝有聲」的環境下體驗失聰人士的生活日常,《靜寂的鼓手》絕對是極成功的例子,並非單純客觀地從第三身展現失聰人士的故事,難怪「無聲」都能廣獲音響獎項加許。

 

若奧斯卡還有「最佳音效剪接」,大抵也屬《靜寂的鼓手》的囊中物。這並非如《爸爸可否不要老》般,全片都由失聰人士的視點出發,偶爾都要用第三身的角度去敘事、交代基本的劇情,而電影亦不時要在「常人」與「失聰」的聲效之間取個平衡點,往往就在同一段情節中,已得剪接不同的聲效,卻絲毫不覺混亂,過程流暢。請放心,《靜寂的鼓手》絕不會讓你「聽」對白「聽」得一頭霧水。

 

這非如《鼓動真我》般談個鼓手的故事,反是個談失聰人士的心路歷程與成長故事,只不過他失聰前是個鼓手,令他的困局更為尷尬而已。《靜寂的鼓手》的母題是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,像是男主角一直都是個躁動不安、激動偏激的人,如沒有經歷失聰的,大抵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性格問題。在療養院中,他不單認識到如何以失聰的姿態活下去,更發現自己都可為其他有需要人士帶來歡笑,世間亦非單純滿腔的怒火。《靜寂的鼓手》同時都提名「最佳原創劇本」,妙在描述這段過程中,刻劃起來不慍不火,亦沒有流於說教。看見英文片名「Sound of Metal」還以為會看個重金屬音樂的故事,怎料竟是個在大自然、鄉郊小屋的生活故事,竟有無比的治癒與平靜。當我們的人生都是不斷在追追趕趕,為著一個又一個目標奮鬥時,你又有多久沒有真正的靜下來休息過、跟自己來一趟好好的對話?當然,觀眾無需經歷極致的失聰,最少過程讓人對生命有所感悟與反思,亦為驚喜所在。值得一提是,據知《靜寂的鼓手》起用了大量真實的失聰演員,令主角與他們的互動更為自然。

 

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容易,但如何在不完美下走向未來,未必人人能做到。男主角一個突然的決定,讓他有個始料不及的收場,悲喜全在乎主觀心態,這無非也是主角自己的抉擇,而這個抉擇又能否代表他真真正正可以回歸「正常」的社會?《靜寂的鼓手》消失了大半部電影的女主角,此時再度出現,亦令電影變成愛情片。男主角與現實世界的抽離(在此得繼續一讚「回歸現實」後的聲響效果做得極佳)、與愛人一刻的相對無言,到底他還能回到有聲的世界,還是靜寂的世界較適合他?開放式結局予人無限幻想,沒有過度美化或醜化這件事,路是人行出來,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後,就得要與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做朋友,那麼不如好好的靜下來,想想怎能走下去。

 

Riz Ahmed演個極難駕馭的角色,稍一不慎便會變成空有的滿腔怒火。他盡現了角色心情起起伏伏的多個不同層次,從片初的憤世嫉俗,到遭逢絕望真相時的不安,再中段的無比平和,回歸現實後的複雜心情,各個不同階段演來扣人心弦,完全演活了這部就是描述男主角成長、很個人化故事的電影,而他為了演出此角,更刻意去學習美式手語,令角色流暢地融入失聰人士世界,說服力大增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因此,《靜寂的鼓手》的一大遺憾,大抵是不能於戲院觀看。這種不同層次的「靜寂聲音」,實是精湛音效設計的典範,亦是為戲院而生的電影,在家觀影總是覺得差了點甚麼。撇除最「神」的音效,《金屬之聲》也談個失聰人士的成長之路,屠次分明、角色性格尤為突出,配以Riz Ahmed的精彩演出,實是扣人心弦。如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又怎在不完美的世界中生存,轉折流暢、言之有物,餘音裊裊的結局更令人鍾情,劇本敗給《超犀女王》真是不值。
Rating:85/ 100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錢,對你來說的意義是…?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【青衣行山】青衣自然徑完美日落、三支香挑戰高難度!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 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