窺密/窺探:Netflix上架是對台前幕後最好的決定

窺密

英文片名:The Woman in the Window

 

疫情之下直上串流的電影,大多數或是較為二線的作品,當中像《雷霆戰艦:獵犬號》的一線大片則較為鮮見,延期多回直上Netflix的《窺密》可算是去年另一部宣傳的大片,畢竟有著Amy Adams、Gary Oldman、Juilanne Moore、Anthony Mackie超強卡士主演,而仿如《後窗》般的電影預告推出後,也得到極大迴響,滿心期待下,卻成了Joe Wright另一部劣作--《黑暗對峙》除了Gray Oldman演出外(《黑暗對峙》日版海報仍在熱賣中,請按此搶購),也難說那是佳作。《窺密》講述一個不能離家的女人目睹一宗兇案後,卻發現受害人原來從不「存在」,開始懷疑身邊的一切是真是假。這類「你癲定我癲」明明是很好的懸疑題材,可在Joe Wright導筒下,卻仿如古裝文藝片般拍法,前大半段都在描繪女主角獨居不能離家的沉悶刻板生活,某程度上那很成功,成功在把觀眾都看得極沉悶。《窺密》確具連番轉折,部份轉折觀眾或不難料到,可一個「終極轉折」處理之突兀,可真說句草草收場都似乎太過譽,鋪排之低手簡直讓你不期後悔浪費了個半小時。即使有著一流卡士,Joe Wright還是拍不出好電影來,明白這是改篇自原著小說,情節上或與Joe Wright無關,可其鋪排與故弄玄虛之乏味,可真令人看得不是味兒。迪士尼與二十世紀影業把之棄戲院上Netflix,或許是個最佳決定,起碼別讓這群大卡士慘遭劣評與票房敗北所累,不如就此變成部Netflix過目即忘之作,不致成為影藝生涯一大污點。

 

患有恐曠症的Anna不能離開家門,只能長期待在家中,以電視與替客戶進行心理治療度日。縱有個專業資格,Anna卻能醫不自醫,過去陰霾加上孤獨的生活,也令她陷入精神問題,得以藥物治療。直至Anna鄰居一家搬入,她認識了鄰居Jane,讓Anna的生活不再寂寞。某天,Anna目睹Jane被殺,惟Jane丈夫Alistair與警方,皆堅稱Anna認識的那個Jane從不存在,Alistair的真實妻子Jane根本從沒見過Anna...

 

這絕對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超懸疑故事,觀看前差點誤以為仿如同期《第二聲鈴響》的一類極級燒腦懸疑故事,沒有看過原著不敢比較,或許原著小說真是極燒腦的作品,獨論電影的水準就真慘不忍睹。《窺密》被放上了Netflix,在家觀看你就會容易有更多「望錶(鐘)位」,片長只有約個半小時的電影,花了超過半小時描述主角最沉悶乏味的生活。雖說到了結局真相大白後,或能理解前半段的鋪排有其作用,惟過度冗長的鋪排、過度刻意誤導觀眾的手法,皆盡見Joe Wright敘事上的低手。拍慣古裝文藝片的他,除了《愛。誘。罪》都缺乏懸疑片的經驗,像《窺密》般過度刻意去誤導觀眾,幾乎沒有把個「奸」在刻在角色頭上。過於外露的鋪排,配上極緩慢的調子,可真叫人受不了,也令結局的轉折來得過於突兀。

 

在結局真相揭宗前,《窺密》還得要再度多誤導觀眾一回,用盡辦法證明女主角是有精神問題,她所說的一切都不能盡信。這感覺就是,Joe Wright努力告訴觀眾女主角身邊的人誰是忠奸後,到頭來又把自己苦苦建立的線索推翻,告訴觀眾這一切全部都是假的。這兩個「正反立論」本為矛盾,觀眾深知總有某一方是真實的,偏偏劇情就如像愚弄觀眾般,不斷推翻自己所說的一切;在那群角色的背景還沒有妥善建立,只一味在營造誰是忠奸前,觀眾還未搞得清這群人的性格背景是甚麼,就將一切推倒重來,自會覺得故事簡直「立立亂」,應有的懸念都難以維持。

 

劇情落力地告訴你女主角是精神有問題、這一切都是幻象,結局又突然來個重大轉折,告知觀眾那個「真實的真相」,當你被故事接二連三誤導幾回時,這個「真實的真相」不期會令你懷疑:點呀,扭完橋未呀?對,這果然是個「真實的真相」。可是,《窺密》卻完全拍出應有的震撼感,反令「真正兇手」的動機來得極牽強,更馬再上演一場盡能猜到如何發展的大戰便草草完場,那麼到底那群鄰居是否「貴圈真亂」、那些反智的警員到底查過些甚麼,似乎都無需解釋,甚至有了這個「真相」後,你亦覺得女主角到底有沒有這個病、能否出街好像都沒有甚麼關係,總之前半段就是不斷在愚弄著你。你本以為她在「後窗」可以找到甚麼線索、與鄰居又有甚麼鬥智鬥力,原來甚麼都沒有,真相就是僅此而已,結局一刻絕對讓你為之洩氣。

 

《窺密》看似有一群大卡士,無非只是「群星拱照Amy Adams」,眾人全均是如客串無異,即使找來一整群奧斯卡級數的演員,作用都只流於誤導觀眾而設,像Gary Oldman感覺似是報恩於Joe Wright為他帶來個影帝,多於其角色的應有作用。這幾乎變成了Amy Adams的個人表演,《窺密》就是她一個人的獨腳戲,卻非交出另一回奧斯卡式演出。在劇本所限下,《窺密》的演出極為平庸,就真如同看個煩厭的瘋婦在家中走來走去。劇情理應有演技大爆發的時候,可在劇本的低手調度下,一切都只能輕輕帶過。若因Amy Adams這個「水準保證」而看《窺密》,可真失望而回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當《窺密》上架後,各大美國影評網站都開出了極低的分數,一時間你或難以想像堅持「以身試伏」,畢竟電影的預告剪得極妙、故事仿佛也充滿懸疑追看性,但《窺密》就真的為一部劣作。拍部懸疑電影冗長乏味,後半段仿如「跳掣」般把一切不斷推倒重來,轉折之突兀絲毫難讓觀眾感受到應有的震撼感,只覺劇情過於跳脫、鬆散混亂,更覺白白浪費了個半小時。Joe Wright自《愛。誘。罪》後,得待《黑暗對峙》因有Gary Oldman之助始挽回一點好感,以其往作劣作連連,真難想像怎麼他能在荷里活生存至今。別覺得等待一年不能在戲院看《窺密》很可惜,在家中觀看反能讓你「望鐘更輕鬆」。
Rating:30/ 100

後記延伸閱讀:《窺密》原意是對焦奧斯卡的題材,尤其是Amy Adams更希望憑著片中大量獨腳戲,再戰奧斯卡頒獎台直指最佳女主角提名,背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?這明明理應是一部迪士尼電影,到最後為甚麼變成上Netflix而不在Disney+上架?背後原因與冷知識請即看深度文分享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假如十年後再去一次Working Holiday,你會有甚麼改變?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不讀不回,其實你裝通訊軟件嚟為乜?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 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