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姐姐:可會是近期的一大遺珠佳作?

我的姐姐

英文片名:Sister

 

《我的姐姐》如非在中國以小本姿態爆出8億票房、疫情下新春檔後淡季頂住票房半邊天,大抵以此牌面格局,都難有觀眾注意;看來更是個俗套煽情的親情故事,香港亦每天只有不足二十場場次。《我的姐姐》的故事看似有夠俗套,描述決心要脫離家庭尋找自己路向的姐姐,於父母離世後得與毫無感情的弟弟一同生活,而電影還要拍足超過兩個小時,少一點功力或也難得到此超強口碑。《我的姐姐》由《相愛相親》的編劇游曉穎執筆,再度以其極細膩的筆觸,勾劃出中國社會矛盾的倫理價值觀;將個重男輕女,偏偏又不能忽視女性自強的一面描繪出來,透過姐姐與姑媽兩個為家庭付出一切的女性,以毫不說教方式道出女性的偉大,也寫盡女性在華人社會下的難處,在今時今日仍然是男女不平等;無需哭哭啼啼的場面,已足憾動人心。後天張子楓在《你好,之華》《秘密訪客》等電影有絕讚表現後,今回擔當著女主角的位置,從頭帶到尾,懾人演出完全帶動觀眾投入她的視點;而小演員安子恆令人又愛又恨的演出,同樣是個超觸目新星,兩者從敵對到產生感情的關係,拍來笑中有淚,無需讓你哭崩的畫面,一個背影已讓你為之感動。或許,《我的姐姐》怎看也是「老套」,給個機會,這絕對是近期一大遺珠佳作。

 

安然父母為要一男丁,不惜對外謊稱她有殘疾,自小對她百般刁難,令她渡過了不愉快的童年。長大後的安然,為要離開這個家庭前往北京攻讀醫生,與男友訂下計劃,好好為自己未來打拼。某天,安然接到父母因車禍離世的消息,她沒有感到甚麼不快,只是要面對遺下來的弟弟安恆。安然與安恆本身並沒有感情,二人被迫同住一室,為著要照顧這個弟弟,安然對自己未來的路也感到迷失...

 

印象中,在電影世界比較鮮觸及到「姊弟情」的故事。《我的姐姐》寫一段「姊弟情」,亦非如傳統般患難與共、從小到大一起生活的那種「姊弟情」。這段關係無非也是源於父母離世的迫不得已,姐姐跟弟弟完全沒有任何感情,甚至痛恨這個奪去了自己位置的弟弟,兩者的關係從開始就是敵對。姐姐不斷想把弟弟賣走,甚至曾想遺下弟弟,而弟弟對姐姐也是採取報復式心態,將姐姐的生活弄得一團糟。既有游曉穎的劇本,當然並非一下子從敵對變成難捨難離,女主角在接近最後一刻,還是想把弟弟賣掉。幸而,《我的姐姐》描述這段姊弟情上,確有著不俗的鋪排,二人還是慢慢地產生了感情,地鐵站轉折的一幕尤其心痛,隨後過程笑中有淚、轉折尤其寫實而刻骨銘心,沒有過度戲劇性的轉折,一切還是依然現實去談--畢竟姐姐也要生活、也要為未來奔波,哪管與弟弟感情關係在好,她還是要生活。

 

《我的姐姐》明明是個很煽情的故事,效果卻有著淡然感動而不催淚

我的姐姐

說起生活。《我的姐姐》並非談個幾十年前鄉村農家的親情故事,背景也是個現代女性自強的故事,透過姐姐這個「現代女性」去談華人社會下重男輕女的荒謬現象,還是有其堪讀的地方。安然人生的最大理想就是離開這個稱之為「家」的鬼地方,為攻讀醫生的前路所進發,亦與男友有個完整的未來計劃,偏偏就給這個突如其來的弟弟打亂了一切。為了親情,還是為了理想,這是很矛盾的抉擇,還得那是只有血緣而沒有感情的關係。片長超過兩小時的電影,基本上就談女主角堅持與放棄之間的抉擇,難得寫來沒有婆婆媽媽,對安然這個超強悍的女性形象,也刻劃得相當立體(當然張子楓本人在往作已建立起一副「強」的形象),透過她在家庭中的堅持、在工作環境下的所見所聞,已成功點題,塑造出華人社會下重男輕女的悲歌,但這個年頭已是男女平等,女性還可為自己的未來奮鬥,就是要有安然這類人的堅持,才能活出自己的真正人生。

 

《我的姐姐》不獨是談安然,還借助姑媽的身份,去談上一代女性屈服後,最終只能無奈慨嘆,懷緬著過去的美好人生。在電影的前半部,這個姑媽角色好像帶點反面的意味,原來她真正的故事、為家庭默默堅守的信念,竟是這樣子的偉大,不單為自己的家付出,也為下一代帶來了美好的人生,寫來又真感動人心,更可說是全片的一大高潮。雖曾屈服於「重男輕女」的概念下,自己終歸也曾付出過偉大的感情,今天不想下一代走自己一樣的路,也無悔自己當日的抉擇。

 

姐姐與弟弟之間不斷逆轉的關係,在游曉穎細膩筆觸下,一點也不覺婆媽

我的姐姐

游曉穎在《相愛相親》中將個看似煽情俗套的故事,包裝得自然流暢,結局餘音裊裊也能成功點題,坦言《我的姐姐》整體好感難及《相愛相親》(《相》片有張艾嘉導筒當然是兩個層次),結局還是觸動人心。就著故事的發展,安然到最後還是想放棄自己的弟弟,即使她與弟弟的感情關係有多深厚,無奈自己真的不能照顧弟弟。現代社會既可以女性自強,也可以「有辦法」處理這些親情上的麻煩事,但「情」還在,終歸這也是一部親情電影,很難就此變成殘酷的收筆--相信在中國電影「政治正確」下亦沒可能發生,到底最後怎能「兜」回主題,就成了一大懸念。《我的姐姐》結局並沒有刻意安排呼天搶地的哭叫,難捨難離只以暗場交代、安然的糾結心情也輕輕幾筆勾劃出來,透過一個典型性的物件,大抵觀眾已猜到了會發生甚麼事。即使你猜到發生甚麼事,《我的姐姐》也沒有明言安然的抉擇,反是採取開放式結局,由觀眾去自行想像。在親情與理想之間,或如愛情與麵包的抉擇般,沒有非黑即白,當中也可有許多灰色地帶可作取捨,收筆簡潔,仍是餘韻無窮。

 

張子楓是中國影壇近年觸目新星,《我的姐姐》相信能把她推向事業另一高峰了

我的姐姐  張子楓

張子楓從童星的配角,成功走至女主角的位置,倔強獨立的形象,是她一貫的電影角色套路,她在《我的姐姐》中更有著大量的內心戲、情緒的波動,堅強背後面對弟弟帶點矛盾的柔情,一樣能為觀眾產生共鳴,可說是她演藝生涯的一大代表作。演弟弟的金遙源,初登大銀幕演出這個頑皮反叛的角色,初段完全演活了那種神憎鬼厭、有如魔童般的反感一面,後半段可愛的模樣、與姐姐對立的關係,又叫觀眾我見猶憐。兩者火花四濺的互動,完全令人信服他們本就是兩姐弟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我的姐姐》看似「土味濃郁」,相信很難引起香港觀眾興趣,卻誠為近期最佳電影之一,也誓必成年度遺珠。縱是談個俗套的故事,寫來卻是寫實貼地,生活化的故事與筆觸,道盡華人社會重男輕女、利字行頭的劣根性;在游曉穎的筆觸下,沒有走批判或煽情的方向,讓觀眾慢慢感受女主角的內心世界,無需過度催淚一樣能觸動你心。張子楓與金遙源合作無間的演出,足證明給觀眾看,看似婆婆媽媽的苦情戲,也可以演得笑中有淚,甚至不難讓你投射其中,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Rating:85/ 100

【延伸閱讀】感謝各位支持晞觀影記事13週年《黑寡婦》包場

【延伸閱讀】晞觀影記事13週年《黑寡婦》包場花絮

 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 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