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 Life:一個姣婆守唔到寡的故事

LOVE LIFE 電影

英文片名:Love Life

 

近年許多好評的日本文藝片,都不時充滿著「中二病」極濃、無病呻吟的角色,卻往往因其拍來文青味極濃,即使水準欠奉、缺乏情理也廣受追捧,就如《那個男人》《百花》《流浪之月》等等都是當中的劣作——哪管《那個男人》在日本奧斯卡有多受追捧也屬過譽。《Love Life》獲得空前好評,更被吹捧成近年日本最佳電影,原來又是同類「中二病」式無病呻吟故事,反感程度直逼《流浪之月》。故事講述一宗意外慢慢拆開個幸福家庭的表象,而兩夫婦各自的秘密也因此浮面。深田晃司在電影開章,簡潔有力地鋪敘一家人表面和平卻藏暗湧,刻劃出了一家人的關係再轉接悲劇之始,實不乏佳句,惟電影在悲劇發生後,仿佛就不懂如何發展下去了。《Love Life》若描述一對關係疏離的夫婦,如何走出悲劇的陰霾,好好的活下去,或也能拍部四平八穩的作品,惟劇情走向面對釋放二人的心魔,也開始變得走火入魔。表面是談兒子已逝,說穿了是兩夫婦找個理由企圖出軌,妻子前夫介入的所謂衝突位,明顯是個「姣婆守唔到寡」的故事,已先天令人反感,後半段還有再來個多此一舉的突兀轉折,已完全抽離電影僅餘的好感。《Love Life》想借這個「失聰前夫」,表達現任丈夫有如個局外人般,但這個角色同樣極不討好,亦h乘機想與前女友出軌。當一切道德價值觀已難以令人投入,基本上對角色任何的下場發展都沒有任何期待;非說出軌情節就是錯,明明心底裡出軌,還大條道理裝著是個無辜者,無病呻吟極致。還望日本小品電影別再濫拍這類中二病人的故事,空有文青味濃郁的拍攝手法,也難掩劇情的離經叛道,愈看愈反感。

 

妙子與二郎與兒子生活和洽,正準備個驚喜派對,努力向外人展示這個家的溫馨,沒料到在派對上突然來一記意外,二人的生活從此陷入低谷,潛藏的問題也漸浮面。妙子不願忘記一切,而二郎則希望他們能盡快走出陰霾重過新生。妙子前夫突然出現,仿令她有個救生圈,把感情慢慢投放於他身上,而二郎昔日的一個秘密,也令這段婚姻關係出現裂痕...

 

無論看再多的評價與解讀,也是「J爆」深田晃司的拍攝手法,但哪管他的敘事功力再有味道,缺乏個良好的故事根基,一切也是框然。事前對劇情沒有太多了解,也不知道故事會如何發展下去,更得同意《Love Life》開章確實戲味十足。開章的一場派對明顯氣氛潛藏暗湧、和洽的關係也表裡不一。女主角帶點不安的表情、丈夫心情重重的感覺、神秘女生仿煞有介事的神情、誇張的慶祝手法仿埋藏著意外先兆、那永遠下不完的棋局,無需刻意說得太白,已把眾人糾結的關係暗暗連上。一連串的意外仿暗喻著悲劇爆發之始,女主角與夫家的關係揭破、派對意外發生後粉飾太平,眾多事情同時發生,深田晃司透過一鏡直落方式展示女主角在這環境下的不安,似乎沒有受到氣氛感染而有一絲快樂,繼而轉接至悲劇發生。這一切潛藏暗湧,蘊釀場悲劇的開端。這看似輕描淡寫,卻簡潔地鋪陳眾多問題的癥結所在、複雜的人物關係圖,令突如更來的悲劇更具震撼力,亦見深田晃司鋪敘的功力。

 

當你才為這簡潔有力的入題而對電影有所期待,亦準備去看一家面對悲劇如何走出陰霾、解決彼此疑難與夫妻距離的作品,那就想多了。《Love Life》劇情並不在好好解決這些問題,亦非去拍這些問題如何令二人的秘密與陰暗面浮現,竟是看著他們繼續沉淪?故事發展下去,劇情超俗套地搞出個前夫跑來大鬧靈堂,那無論在造型與性格上,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爛人,而女主角亦很快就表明與他從此互不相見。怎料,女主角竟突然與前夫重修舊好,在沒有太多交代下,更莫名其妙地對他產生感情寄託,二人竟就此毫無情理地互相扶持,甚至再上演一幕「口裡說不、身體卻很誠實」的畫面,畫面與對白之陳腔濫調,盡把故事應有的情味與情理徹底粉碎,感覺就如同是「姣婆守唔到寡」,既與前夫關係若即若離,亦以此作藉口來個精神上的出軌。滿以為這些情節已有夠狗血,末段女主角竟再來場荒謬的「私奔」場面,而前夫又來個超突兀的轉折,一場如同「天仙局」的反轉直把不合理的劇情推向高峰;明明女主角看似是個理應受關注的受害人,只覺她自討苦吃。哪管畫面拍得再有詩意,角色缺乏應有的感情衝突、性格轉折,滿口感傷的理由都是源於無病呻吟,這些角色根本難與人互動,更別談有任何感染力。

 

女主角是個超級中二病人,男主角同樣中二病極致。明白《Love Life》想談男主角在這段關係中與妻子有一定疏離感(兒子非親生、妻子與前夫的手語溝通都如局外人、父親亦不接受妻子),惟劇本對這個角色寫來更覺性格蒼白,只是一個不知自己想要甚麼的人,到最後又是要找個理由去企圖出。他一方面不想妻子與前夫接觸、一方面自己又去找前女友,重遇已突兀之極,又不想妻子離開,看至末段只覺是兩個毫無感情基礙的癡男怨女大「煩膠」,不斷在兒子悲劇當時找出種種出軌的理由,惟劇情拍出軌卻還刻意拍得充滿美感、盡現那種壓抑的愁緒。非說「出軌」有問題,那一樣大有佳作,可在劇本的感染力接近零下,這就難有吸引看下去的理由。

 

《Love Life》廣為追捧都是談片首片尾的設計,這某程度上有所首尾呼應、問題沒有解決過,兩夫妻同是若即若離、感情似有還無,看似平淡的關係中仍藏暗湧,就連散步的方向都沒有默契、對雙方的未來還是一臉茫然,就如那一局未下完的棋般,一切還是沒有解決。片首片尾那開放式結局的處理,確為神來之筆,卻敗在沒有深刻感情起伏、這班角色也沒有甚麼共鳴的情節與觀眾互動。經歷了整個矯情的故事後,仍是覺得這班角色皆是自討苦吃、莫名奇妙的存在,也難以達到餘音裊裊的效果。對比近期歌曲改篇的日本電影如《情系一線》《初戀First Love》般,《Love Life》更是難以歌詞掛勾、擺脫不掉造作賣弄的調子。女主角木村文乃哪管將個經歷悲劇的母親與妻子演得再絲絲入扣,在這個無病呻吟的劇本中,實難對她的角色有何同情,白白浪費了她的演出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Love Life》某程度上確有可取之處,片首尤為神來之筆,是佈局與塑造人物的精彩示範。可惜,劇情沒有就此好好延伸,將個帶點感傷的故事,化作肥皂劇味道濃厚的題材,滿口的療傷與大義,只為自己的出軌行為安放荒謬的藉口,一對癡男怨女的角色形象也極不討好。似乎日本拍這類無病呻吟題材總能廣獲文青們熱捧,惟缺乏好的故事基礙支撐,哪管畫面再美,也難對角色產生共鳴,看著中段空有一群「煩膠」,女主角的反智與衝動亦不值得同情,末段轉折更是目瞪口呆,完全破壞了開場的好感。
Rating:50/ 100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我好羨慕你哋唔係「去旅行」,係「去生活」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最後,我的人生也有一份做了十五年的工作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