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門惡煞:創作人應先看《切勿關燈》與《怪獸公司》

凶門惡煞 電影

英文片名:The Boogeyman

 

對於恐怖片迷而言,今年確是頗為驚喜,數大片商都開始重推恐怖片,《凶門惡煞》緊接《鬼玩人:復活》,同是本打算串流上放映電影,卻因為試映取得好評始在戲院上映,香港上映前優先場更在佛誕於新光戲院舉行,噱頭十足,配上疫情期間爆紅《60分鐘招魂直播》導演新作,抱有一定期待卻頗為失望。改篇自Stephen King作品不一定每一部都能成經典,而改篇自短篇小說成長片也有一定的難度,能像《接駁靈聲》般改篇更勝原作的作品不多。故事以小孩面對門後怪物的恐懼為藍本,諷刺在邊看邊會令人想起《怪獸公司》,主軸大玩「開燈熄燈」的嚇人手法也會想起《切勿關燈》。獨論驚嚇恐怖場面,如沒有看過《切勿關燈》不作對比,數場一閃而過異像的恐怖氣氛,駕馭起來亦能締造得驚嚇效果,卻敗在全片故事極為薄弱。縱是改篇自Stephen King原昔小說,卻是大體上取其背景,以此為藍本寫另一個故事,可說是短篇小說的續集,惟《凶門惡煞》縱在驚嚇位上有不俗效果,劇情卻鬆散無味,看了大半部電影卻連基本劇情套路都交代不來,空有大量支節卻全均只為嚇而嚇,與主線完全無關。雖說《凶門惡煞》原著小說都沒有交代恐怖源頭,惟《凶門惡煞》電影版就連基本的情理與線索都沒有解釋;的確這種帶點都市傳說式情節,不一定要如安放個整個世界觀背景,惟劇情刻意簡單複雜化、故弄玄虛,空有驚慄氣氛卻毫不打算交代複雜的故事性與玩法,只覺不是味兒。

 

醫生Will某天接到一個神秘人求助後,他竟在自己家中自殺。Will的小女兒Sawyer不斷在房間見到種種異像,聲稱在房內有怪物晚上攻擊她,Will卻不以為然,直至大女兒Sadie親歷了恐怖事件後,始發現家人早被怪物盯上。當Will深知這些事情並非女兒的幻想時,一切已經太遲...

 

只求恐怖場面,《凶門惡煞》氣氛營造確有不俗效果

若不求甚解,就此想嚇一番或追求刺激快感,《凶門惡煞》某程度上也不會令你太失望。導演Rob Savage前作《60分鐘招魂直播》,就此玩Zoom線上「撞鬼」,已見其在有限成本下製作驚嚇效果的功架。今回以外國小孩的深層恐懼The Boogeyman作藍本,若隱若現的怪物驚現、漆黑一片環境中疑幻疑真的異像,俱能製造得一定的壓迫感。因著《凶門惡煞》一大「玩法」是門後異像、光暗一煞間始能擊退怪物,數場大玩光線效果、門縫透出神秘力量,確能製造得所需緊張效果,加上觀眾全然不知道這是一頭甚麼樣的怪物,在結局前也能保持得追看性。

 

獨論電影的恐怖氣氛確有一手,可對比近期《鬼玩人:復活》甚至是《教廷第一驅魔人》都相距甚遠,更別論有相同玩法的《切勿關燈》。或許這本是一部為Hulu而設的低成本製作,即使有一定的驚心效果,可撇除氣氛外,那頭怪物也往往只是一閃而過,看畢全片都沒有看清過怪物全貌,這也真懷疑若這在家中電視觀看,會否同樣過於漆黑?

 

《凶門惡煞》把故事簡單複雜化,故弄玄虛無一解釋得來

凶門惡煞 評論

《凶門惡煞》的懸念就是面對神秘異像,到最後觀眾希望知道的神秘異像,到底是甚麼東西,這竟然沒有任何解釋。明白有些都市傳說、有些神秘力量的源頭,不作解釋甚至能得更佳的觀影效果,亦不一定要每一項事情都作解釋,若《凶門異煞》就此描述一隻在房門後會跑出的怪物,一家人要如何擊退牠,哪管再刻意「留尾」拍無限套續集,就此簡簡單單有個恐怖意念,已經照單全收,卻敗在劇情煞有介事,把故事簡單複雜化。

 

《凶門惡煞》作為一部「改篇電影」,哪管後天再多的改動,還得找回原作的角色進電影中,卻搞得如像兩個故事般,前後毫無關連。滿以為其出場有何幫助、這是否甚麼跟隨死人附身的邪靈,原來又與劇情毫無關係,到底怪物與他的死亡有何關係都沒有說清。就在電影的前半段,觀眾大概會理解得這是一隻會侵蝕弱小心靈內心的怪物,只會對焦兒童出現,惟看著看著似乎又誰碰上牠都會遭到不測,牠也能夠轉移不同空間,秒速在不同場地出現,其目的到底是要殺小孩還是甚麼,通通沒有交代。

 

《凶門惡煞》女主角大量反智行為已遠超不合情理地步,犯駁得如像創作人沒有想清她的定位

凶門惡煞 女主角

《凶門惡煞》又煞有介事地描述了女主角仿如被怪物附身、兩者宛如一體,更拍出數段詭異的場面,可這個設定終也沒有交代;故事又安排了另一個古怪的受害者,作用看似為女主角解謎而設,惟這個角色終連「解謎」的作用也沒有。女主角心知怪物懼怕光線,卻全程都沒任何照明設備行事,看來她真沒有看過《切勿關燈》,最終這頭怪物又對光沒有任何傷害,自打嘴巴。大抵這個設定過於薄弱,令角色們都沒有靈魂(除了小女兒往往開口都充滿笑料),又安排主角們母親意外離世,有段不堪的過去要面對療傷,這個設定也沒有好好利用。若創作人沒有打算解釋任何事絕無問題,卻請別花過多時間去鋪排背景,然後又棄之不顧,讓劇情「講多錯多」,處處充滿著明顯的犯駁位,倒不如就此像《鬼玩人:復活》般,無需刻意去解釋「死亡之書」怎來,就此大搞成一部爽片,效果更佳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凶門惡煞》縱有一定的恐怖效果、氣氛上也能達到所需的張力,可在今年芸芸恐怖片佳作下,相形見絀,仿是福斯暑期缺乏電影,強下將一部串流電影放上戲院般。全片縱有基本娛樂性,卻把劇情簡單複雜化,拋了過多副線與線索,到最後無一能作解釋。這類題材如沒有打算解釋任何事情並無問題,那請別拋出過多支節,結局就在既定的框架下草草收場,完全是一個反高潮。又,台灣把電影譯名作《鬼出櫃》是甚麼玩法?
Rating:65/ 100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我真係接受唔到裸辭囉!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見工奇遇記(Part 20|窩心篇):搵唔到工嘅同路人,一切在心中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