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點追擊(優先場):職場「Team-work」的完美示範

焦點追擊

英文片名:Spotlight

Spotlight 焦點追擊 電影

在一眾「奧斯卡前哨戰」被視為應屆大熱電影之一,《焦點追擊》講述一群鍥而不捨追尋真相的新聞從業員,抽絲剝繭地揭露一個隱瞞多年的黑暗真相,甚至得與天主教體制作對抗。導演曾拍過大爛片《千履奇緣》(er…),今回一改戲路拍一個心思細密、架構複雜的故事,可真完全看不見一絲《千》片的影子。故事有點像揉合了同期的「衝奧片」《震盪真相》《沽注一擲》,有前者不畏強權、挑戰勢力的熱血;敘事鋪排上則如後者般,以極多資訊連環緊扣以製造劇力--那當然,《焦點追擊》比《沽》片更易消化。若說《焦點追擊》出色在具有社會意義,描述新聞從業員為真相、為公義發聲,我反更喜歡片中對四位主角的描繪。劇本沒有俗套地硬要描寫他們的私生活(如《震盪真相》),甚至連他們的背景都完全模糊,只聚焦於他們的工作上。眼看四人各自各行動,同時又合作無間,一些小動作、一些言語上的小關心,足見這四個看似是各自為政的個體,原來也是情同手足、關係密切,為工作與目標去努力奮鬥。四位主角的人物關係圖,沒有多餘的修飾,卻盡現了「Team-work」最美好一面,是劇本的一大精髓。全片水準確佳,但若說成奧斯卡大熱之一,甚至是影史佳作之一,似乎就有點過譽了。《焦點追擊》劇本寫得可觀卻有欠張力,而過程所勾劃的資訊與人物過多,即使不如《沽注一擲》般艱深難明,卻覺片中不乏無謂的支線;看得出劇本所作資料搜集之詳盡,隨時可堪比片中情節,惟劇本資訊過多,反削弱了故事原有的戲味。

 

Mike、Robby、Sacha、Matt是「焦點新聞」的成員,在《環球報》中獨立運作,專門揭露社會上的種種陰暗面。新總編Marty上任,發現一宗教區性侵兒童個案,多年來竟然沒有人報導跟進,便派遣四人作調查。他們沒想到,調查之下竟發現牽連甚廣,不單背後牽涉到天主教教職人員,就連樞機主教亦知情包庇,而律師與執法部門也一直知道有關事情,只是不願跟天主教對抗...

 

焦點追擊 影評
《焦點追擊》最出色之處並非寫他們如何去追查真相(那方面反有點失望),最精彩是寫他們合作無間的關係,簡潔而立體,當可成有關題材的示範作
  《焦點追擊》以一個近乎實況式記事,描述這一眾「焦點新聞」的新聞從業員,如何努力不懈、鍥而不捨地追查真相,甚至比律師、執法機關更用心、更「做到嘢」。電影沒有刻意「神化」這一眾成員,亦沒有來一場甚麼「正邪對決」,只是如實地向觀眾呈現,他們當年是如何去揭露一場教會醜聞。或許是時空上的不同,片中這批新聞從業員對事實努力求真、行事不偏不倚,沒有屈服於任何勢力下,堅持要找出事實真相...說遠一點,自己也身為半個傳媒人,在不同傳媒機構工作過,似乎沒有遇過認真至此的隊員(天呀!片中連總編都會認真「落區」工作!),不單就個人經歷上看得很熱血;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大氣候下,對於普羅香港觀眾而言,片中的情節更是彌足珍貴。

此外,我最喜歡劇本是如何寫「人」。一如前文所說,《焦點追擊》沒有神化他們,也沒有「離地」寫一些沒可能發生的情節,眾人去揭露真相時,都得要面對讀者群的考量、廣告的支持、宗教的壓力、遇上世紀大災難時,亦得要分輕重,放下手頭上的這宗報導,而片中亦沒有俗套地大灑鹽花,各自表述一眾角色的私生活,只是輕輕幾個鏡頭帶過,他們如何在家庭與工作上平衡;一眾角色得知了教會的黑暗真相後,取態上對天主教從此改觀,喜見劇本在表述眾人的內心世界也恰到好處,並無嘩眾取寵作渲染。幾位角色看似各自為政、分別走訪不同對象,但他們每每有同場戲份時,輕輕幾個眼神與小動作、簡單一句關心問候,卻立體地刻劃了眾人那合作無間的凝聚力,近乎「一家人」的關係,展現了職場上最完美、一種近乎無分你我的「Team-work」。個人覺得於描述四位角色,連同他們上司的關係上,是比主線案情更出色所在。

 

焦點追擊 評價
《焦點追擊》人物與支線過多,亦非每件事都跟主線有關,反令電影節奏不一
  對於主線案情,大抵是期望過高,個人覺得就有點過譽了;水準絕對不俗,卻非如外間評論般捧得上天,甚至被冠以「奧斯卡大熱」的光環。《焦點追擊》看出作了很詳盡的資料搜集,近乎「實況式」敘事,亦叫觀眾仿跟主角們「同步」,一同抽絲剝繭去查出案情真相;風格有點像同期的另一「奧斯卡片」《沽注一擲》,又是用上大量的資訊、密不透風的對白--當然,《焦點追擊》描述一場教會性侵的案件,細節上不如《沽》片般艱深,不少情節更會叫觀眾看得咬牙切齒。可是,《焦點追擊》亦跟《沽》片一樣,涉獵了過多資訊,而片中部份受訪人與支線,其實跟主線的案情關聯不大,再加上角色眾多,令片中節奏時急時緩,整體上有欠張力;局部輕輕帶過的支線,往後又沒有好好交代,反讓片中具戲味的情節,如受訪者回憶、無法無天案情真相的戲味均被削弱,叫整部電影難有紮實的劇力。

 

焦點追擊 線上看
雖然《焦點追擊》有兩員榮獲奧斯卡提名,事實上四人戲份相若、演出亦平分秋色,沒有很用力的演出,自然且實而不華,仍是一場精彩的演技交鋒
  四位演員戲份平均,一一也相當入戲,有如「角色上身」般,讓觀眾可感受到他們真是「四位一體」的最佳拍檔,當中獲提名「最佳男配角」的Mark Ruffalo與「最佳女配角」的Rachel McAdams,對比其餘兩員發揮略多,勝在演出夠自然。最驚喜的是,近乎可說是「荷里活版鄭子誠」、常演奸角的Liev Schreiber演一個好得難以想像的總編與上司,是難得一回內歛、沉著的演出,真叫我眼前一亮!

 

總的而言,《焦點追擊》確是一部佳作,尤其是在今時今日的陰暗社會氛圍下,片中一眾新聞從業員奮力求真、不畏強權與打壓、挑戰整個社會與宗教體制的行動,似乎更別具一份社會意義。電影以「實況式」手法去鋪敘整個「查案」的過程,先天劇本對人物刻劃描寫作出了絕佳示範,後天連四位主角的「實況式」演繹亦見真情流露,如實地展現了演活了一回職場最佳「Team-work」。只是,本片縱佳,被捧得上天也略嫌過譽。片中角色與支線過多,部份無關痛癢的情節更讓電影節奏顯得時急時緩,張力不足。即使本片較同類手法的《沽》片易消化得多,若論玩味與劇力,我卻較喜歡《沽》片了。
Rating:75/ 100

 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jackyheimovie

旅遊專頁「有故事的旅人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360.days.in.australia

1 Comment

  1. 快落畫才進戲院,感受最深的倒是片尾焦點總編的自我反思,在電影過程中就不斷鋪排主天教在波士頓的傳統影響力、新進報業掌舵人猶太教這「局外人」的衝突、中間一眾像是幫凶的「好人」,到結尾總編回首才發現,原來二十年前,波士頓這城市已經發出了呼喚,他早已握有一切所需的材料,連他自己亦不禁自問,為什麼遲了二十年?就連一眾「好人」二十年來亦早以為,傳媒這條路是走不通,亦早已放棄抵抗,由此可見傳統的可怕,一切就是自然而然,不知不覺便以為是理所當然,如果沒有生活在波士頓但一直自覺是「局外人」的律師,沒有猶太教身份的新老板,焦點總編會不會還有下一個二十年的不自覺?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