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果的巴黎奇幻冒險3D:馬田史高西斯給電影的情書,寫下影史3D新經典

正如每個香港大導演都要趕潮流去拍史詩式古裝大片,仿佛每個荷里活大導演亦要趕潮流去拍一部3D電影,這次,則是到馬田史高西斯。能夠坐擁今屆奧斯卡最多提名數目,本片當然並非想像中的兒童魔幻冒險故事,〈Hugo〉一名被港譯作〈雨果的巴黎奇幻冒險〉,相信發行商已盡了最大努力,畢竟連本片的海報都很容易令觀眾誤以為,這是一部兒童魔幻片。電影在開場時的確有種魔幻的味道,但當故事發展下去,卻發現是導演馬田史高西斯給電影的一封情書,借一個光影背後的故事,投放他對電影的濃厚感情,末段仿佛在極短時間內,看盡了近代的電影發展史,訴說著一個電影從工業員的一生,感情細膩動人,絕對不難討好奧斯卡評審的歡心。今時今日,相信很難會令人相信,有一部真人電影的3D效果可以用「嘆為觀止」來形容,但馬田史高西斯真正做到了,單是開場一幕已震懾觀眾心靈,完全運用上3D效果去敘述一個奇幻故事。不知是否我想得太多,這劃時代的視覺效果,也許是導演意慾在電影發展史上留名,就如本片多次致敬、百幾年前第一部電影〈火車到站〉一樣,留芳萬世。

 

警告:下文可能含有本片重要劇情,請讀者留意。 

 

Hugo父親意外身亡成為孤兒,寄居在叔叔的火車站後台,學習修理各個火車站的時鐘,並帶著父親遺下一個壞了的機器人一起生活。Hugo一直希望可以修好機器人,試圖找出父親有沒有留下甚麼信息給他。某天,他巧遇了Isabelle,得到了一條鎖匙可以令機器人行動,誰知這一個行動,卻不經意改變了他身邊各人的故事,包括火車站精品店員Georges的過去種種...

 


本片表面是一部兒童魔幻片,鋪排下去卻驚見投射了創作人對電影的濃烈感情,難得的是轉折折過渡夠自然
本片其實在前段怎看也像一個兒童魔幻故事,一個神秘的機器人,仿如充滿秘密的火車站後台,連同兩位小孩主角不斷四處穿越解謎,既有神秘感亦過程緊湊。途中不忘描繪火車站內的眾生相,令故事在娛樂性之外,也不乏人情味和處處笑位。誠言,若本片單從這個方向拍一個小孩的冒險故事,我覺得已是馬田史高西斯超班之作。當中的3D效果更是融情入景(這一點容後再談),即使難得奧斯卡提名,仍是一部很出色的娛樂作品。

但是,當謎底逐漸解開,各人命運暗地連結,故事竟完全扭轉至另一個意想不到的走向,難得的是過渡非常自然,轉折更是令人動容,把一個奇幻冒險故事,發展成一個向電影業致敬的故事,當中對電影業界貫注的濃厚感情,也盡見導演的心思。即使本片是改篇作品,但我相信如沒馬田史高西斯對電影的深厚感情,是絕對拍不出這種餘韻無窮的作品來。劇本借一個電影從業員的傳奇一生,側看近代的電影發展史,從影史的第一部電影〈火車到站〉說起,直至世界大戰時所遭遇的黑暗時代,過程既是道盡了電影從業員的艱苦歲月,從中更是放諸了創作人對電影的那份熱愛。
故事以電影和魔術表演作比較,當電影出現之後,世人開始不再相信當時流行的魔術,其實到最後,電影和魔術又豈不是能夠掛勾?我很喜歡中段描寫一部電影在搭場景和剪接時的過程,回憶時的唏噓和懷緬,完全道盡了創作人對電影的強烈感情,亦把一個魔術師走進電影界的過渡寫得很有味道。當觀眾不再相信魔術時,就用光與影來築夢吧!
未知電影是否無心插柳,還是我的一種浪漫構想,故事以巴黎的火車站作背景,是否就是與〈火車到站〉作致敬?那年的一幕「火車到站」嚇到了影院的觀眾,今回導演安插的一段「火車到站惡夢」,卻用上了最尖端的3D特技,是否欲在電影發展史上再次留名?

 


火車站後台那極複雜而神秘的世界,勝在3D效果把其拍出了幕幕壯麗奇觀
當電影界3D氾濫成風時,你要我相信一部電影的3D效果是極其出眾,甚至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我真的遲疑。〈雨果的巴黎奇幻冒險〉雖然以「冒險」入題,說到底畢竟是文戲居多,所謂的動作場面合共都沒有十分鐘,但是,本片的3D效果我卻覺得是不可或缺的。哪管電影以對白為主,但是在攝影上卻需要以3D去輔助,甚至馬田史高西斯簡直可以用3D去說這個故事,就如片初利用一個遠鏡慢慢聚焦於巴黎火車站中,便已令觀眾為之震撼,是為最出色的3D效果之一。其後的一個長鏡,透過Hugo在火車站後台的左穿右插,把那個帶有極濃奇幻效果的後台世界,繪影繪聲地映入觀眾眼簾,尤其是大鐘後的齒輪,更是何其壯觀。緊接著是小孩眼中所看見的巴黎火車站眾生相,在強烈的景深效果下,無不讓觀眾誤墮電影中的世界,單是開場的幾幕3D效果,無須甚麼大型特技場面,早己令觀眾深深著迷。本片固然有不少動作場面,在出色3D效果下,更能帶動刺激情緒,就如主角逃上鐘樓頂的一場戲,鏡頭循著樓梯極速急衝,視覺效果精彩得如同在玩主題公園的立體影院,是近年3D電影罕見的精彩特效。
我覺得本片玩3D玩得最出神入化的地方,是在於馬田史高西斯真的能夠利用3D效果去說故事,而非純粹一場娛樂盛宴,或是吸引觀眾眼球的綽頭。尤其是片中談及電影的發展和回憶,用上了3D效果去倒敘過去的點滴,讓觀眾穿梭在古今電影世界中,就連那些黑白電影的片段都混入了3D效果,把3D化作電影語言,實在是一種很特別的致敬方法。其中有一幕我是很深刻的,描寫魔術師的妻子演一場類似海底皇宮的戲份,觀眾初看時誤以為是身處海底,但鏡頭漸漸拉開,卻發現只是鏡頭影著布景前的水缸,這種略作點綴的景深效果,無疑完全令觀眾投入了電影的虛幻世界。當本片談著電影與魔術的關係時,全片不斷使用極出色的3D效果讓觀眾誤墮電影世界中,把劇本的主題深化,實是一回很好的示範。其實,3D電影不一定要經常有東西「彈」或「插」出來才算是出色3D效果,假若能夠有效的運用3D效果去敘事,無須極凌厲的景深效果,同樣能帶領觀眾進入另一個奇幻世界。這一次,馬田史高西斯真的成功做到了。

 


「波叔」收起不文演繹,仍舊有另一種喜劇細胞

演員方面,Ben Kingsley演一個擁有不為人知過去的老頭,角色既頑固又有柔情一面,性格鮮明,近乎由頭帶到尾,是最出色的一員。「波叔」Sacha Baron Cohen不穿Mankini,不扮同性戀者,沒有屎尿屁,收起意淫妝扮,演一個火車站長,帶點兒童趣味的笑料,成年觀眾可能未必笑得出,卻驚喜在他收歛之後仍有另一種喜劇細胞。同樣,「紫天椒」Chloe Grace Mortez不演邊緣角色,演回一個合乎自己年齡的少女角色,可能效果不及幾部前作般搶鏡,也是有著驚喜。

總的而言,〈雨果的奇幻巴黎冒險〉無疑是馬田史高西斯一回大膽而成功的嘗試,捨棄了他最擅長的史詩式大製作,改拍一個帶點兒童溫情味道,實則處處向電影致敬的小品故事。那種對電影的濃烈感情,拍來自然流露,實在不難令人動容。最驚喜的是馬田史高西斯成功地利用3D效果去說故事,讓一部以文戲為主的小品電影中,3D效果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開場時利用極佳3D效果去聚焦巴黎火車站的這個場景,將成一幕不朽的經典3D場面。我最欣賞的是導演利用尖端的3D效果去向古典電影致敬,確有與別不同的風味。可能,導演真的有意借本片在影史上留下另一個劃時代的名字,無論這是否我自己想多了,馬田史高西斯此作實在是一部難能可貴的佳作,無論是劇本以至技術上都有出眾成績,但願本片在今屆奧斯卡中,能夠有不俗成績。
Rating:90/ 100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