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2日 11:30 Palace APM
原來,〈無敵破壞王〉是一部給「八十後」集體回憶的狂想曲,電影固然出色,但片中的特殊意義,相信未必是今時今日習慣玩「高清遊戲」的小孩觀眾會明白。本年度迪士尼和Pixar合作的〈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〉水準低劣,〈無敵破壞王〉由迪士尼單拖上陣,創意無限的思維,卻依然能與好拍檔Pixar的思維媲美。本片借九十年代的街機遊戲作背景,遊戲世界中天外有天的設定,細節豐富而具創意,從中滲出「做回本我」的大道理。即使情節未必及迪士尼過作般驚險刺激或具有大量笑料(當然本片幾回自嘲式笑料確實甚有效果),勝在劇情充滿始料不及的驚喜,本著遊戲本身的設定,把新舊遊戲、男生女生的遊戲來個完美 Crossover,同時又不失奇特的科幻構想(片中的光柱有否向迪士尼同類電影〈創戰紀〉借鏡?),是相當出色的一部動畫。還看本年度的每部動畫作品如非「翻炒」就是水準低劣,未知迪士尼能否憑此作,捨Pixar仍奪奧斯卡「最佳動畫」一獎?
遊戲主角破壞王天天做著破壞的壞人角色,被遊戲的忠角阿修天天擊敗,在遊戲世界中非但得不到同事賞識,更帶點心理不平衡。他決定要奪得遊戲世界中的獎牌,向人證明自己都有能力做英雄。因此,他走進了射擊遊戲「英雄任務」中,企圖奪得獎牌。他奪得獎牌後卻誤墮「甜蜜賽車」的遊戲中,並遇上渴望成為車手,卻一直不得志的小女孩雲妮露。兩個同是天涯淪落人成為朋友後,才發現「甜蜜賽車」正蘊釀著一個大陰謀!同時,在「英雄任務」中被破壞王意外釋放的太空蟲,竟在此時向「甜蜜賽車」的世界進攻,此舉足以影響整個遊戲世界的存亡...
片中那些帶點「起格」動作的人物,對七十後或八十後而言,相信別具意義
電影中代表舊遊戲的阿修,看見了代表了新遊戲的女戰士,形容她的皮膚「超高清」,未知這是否創作人的別有用心,這句對白一語道破了新舊遊戲的最大差別,也勾起了我對小時候電子遊戲的回憶。電影中那些遊戲的「起格」設計,即使變成了立體畫面依然「起格」處處,角色的動作都是充滿「起格」的感覺。這些設計對於新一代未必感到共鳴,對於我們這一代被「起格」遊戲伴著成長的,確是有著無限懷念。在電影中,就著不同的遊戲,有著獨到的詮釋,例如其他角色「下班後」,可以在經典的「食鬼」遊戲中拿水果吃,就是很有趣的幻想。此外,新遊戲愈來愈先進,那些因應著遊戲「輕機」「跳格」而令玩家誤勝的設計,就是新遊戲中鮮見的。此外,在最單純的賽車遊戲中找捷徑、找隱藏路線的設計,相信玩過賽車遊戲的觀眾都定必共鳴懷念。我覺得〈無敵破壞王〉最出色的,更是抓著這些伴我們成長的回憶,暗中滲入劇情之中,而故事中「輕機」的設計更扭轉了劇情走向,相信深明此道者定必會心微笑。
色彩斑斕的畫面構圖,仍是迪士尼的拿手好戲
說回電影,〈無敵破壞王〉的確沒有迪士尼近作般,充滿連場動作兼密集笑料,賣點就是落 於驚喜源源不絕的劇情上。誠言,本片的動作場面不多,最好看的倒是那些意料之外的劇情。電影中把幾個遊戲來個Crossover,更本著劇情既有的設定,為結局那混亂的局面,來了一個驚喜的收結。因此,〈無敵破壞王〉未必有想像中動作連場的畫面,卻因著劇情上的驚喜不絕,令電影熱熱鬧鬧,毫無冷場,尤其是末段的三十分鐘,雖未至於緊張得手心出汗,卻因著劇情上變幻莫測,帶動了強烈的高潮。電影中對遊戲角色的固有自嘲也相當有趣,當中阿修的「技能」多次成為劇情中的「求生」用途,引發最強的喜劇效果。此外,電影就遊戲世界的科幻構想,例如怎樣遊走於不同遊戲之間、更改程式碼改變遊戲、逃亡與被困於遊戲的構想,寫來簡潔流暢,也好玩有趣。相對於迪士尼的同類真人電影〈創戰紀〉,科幻色彩雖然較弱,起碼沒有太強悲情成份,亦能夠撐起劇情,同時又能不失富創意的科幻聯想。
迪士尼從來在計算上毫無失手,今回亦不例外。電影中新舊交融的兩類遊戲,直指兩代觀眾;分別代表男生和女生的遊戲,亦成功取悅不同性別的觀眾。電影中的懷舊色彩,以及那些較成熟觀眾才較易明白的「做回本我」、「被世遺忘」信息,成年觀眾看得有共鳴,而兒童觀眾即使看片中那色彩繽紛的遊戲世界,相信也一定愛不釋手。因著這個燦爛的童話世界,電影亦成功替汽水品牌、糖果品牌、巧克力品牌、快餐品牌植入廣告,在眼花繚亂的畫面中成功被贊助商製造宣傳效果,甚至因而帶動不少笑料,不得不讚迪士尼那精準的商業頭腦。
也許很多「機迷」都會被海報上的傳奇角色吸引,但那些超音鼠、春麗等經典遊戲角色,原來只淪為客串一角,但見片尾出了遊戲公司的名字,未知合作費用多少?值得一提是,片尾其中一首主題曲,竟然用上了日本女子組合的日文歌,未知本片是否直指日本市場?
角色方面,也許未必如海報上的「列陣」般熱鬧,但主線破壞王和「跳格妹」的感情關係,雖然是迪士尼一貫的設計,但勝在描寫得細膩感人,尤其是片尾的逆轉,竟叫感人處處,甚至看得觀眾眼濕濕。片中那些天生我才必有用、相信自己做回本我等等元素、落難之徒互相扶持的情節,也許描寫起來略嫌俗套,但從片中角色的典型設計上,卻是生動活潑,結局一刻更予人感動。
演技不佳的鄧紫棋替片中那牙尖咀利的小女孩配音,竟成絕配,甚至比黃秋生的配音更出色,是一大驚喜
配音方面,〈無敵破壞王〉是我近十年來首次看的粵語配音版動畫(印象中,上一次是打算在海運戲院看〈海底奇兵〉英語版,竟全院滿座,只好去嘉禾港威看粵語版),當年黃秋生在〈史力加〉中的生鬼配音令角色栩栩如生,是很出色的一回配音演繹。因著當年的回憶,今回再度支持,卻似乎缺乏當年的神采,較驚喜的倒是配小女孩一角的鄧紫棋,演技不佳的她,在配音方面也許是找對了角色,與片中那個淘氣的「跳格妹」相當合襯,而她和破壞王之間的鬥氣也產生了無限火花。不過,也許是我太久沒看粵語版的關係,除了兩位主角,其餘角色的配音都相當生硬,不像英語版般連客串的角色都充滿神采,看來下回都是看回英語版。
總的而言,〈無敵破壞王〉是繼〈魔髮奇緣〉後,再一次見證了迪士尼沒有PIXAR依然能夠保持動畫王者的地位。即使本片不及與PIXAR合作的電影般充滿高度的娛樂性,但劇情上的創意,足令電影驚喜無限,既能製造高潮,更現感人效果。因著遊戲的設定,角色的獨特技能,令電影的驚喜源源不絕,結局的三十分鐘更是創意超凡,見證迪士尼獨立仍能拍出一部創意佳作。片中對舊式遊戲的懷緬,相信令不少「八十後」,甚至「七十後」的觀眾深感共鳴,至於片中那些新舊交融的Crossover式設計,相信定能吸納不少觀眾層面,再次見識到迪士尼的精準計算才能。
值得一提是,片初短片動畫〈紙上談情〉採用了黑白處理,更無一句對白,但電影用上了近乎〈向左走向右走〉式都市緣份錯摸,窩心迷人,遲入場者自誤。
Rating:9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