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離開澳洲後,原定計劃只有到新加坡遊覽,中途臨時加插了馬來西亞的行程,結果不單適應不了澳洲和亞洲的天氣變化而病倒,更因馬來西亞的行程過長,令我在新加坡的行程變相較趕急。身體不適當然沒有心情遊覽,時間太少也令我沒有機會到新加坡的戲院多體驗一下。去新加坡的目標誠言只有Universal Studio,因為在美國Florida的Universal Studio給了我很強「身在電影」的感覺,對於同一品牌的遊樂場亦深感期待。其時恰巧遇上〈新鐵金剛:智破天凶城〉有IMAX版本上映,身為IMAX Fans的我,當然也在當地看了場IMAX電影。
在新加坡的戲院數量,就我所見似乎不及馬來西亞多,即使市中心很多大型商場中,戲院也要認真去找。新加坡上映的電影似乎與香港映期較相近,沒有馬來西亞般搶先時間。在馬來西亞的文章中提及過,當地的戲院單是大堂已極富空間感,當我抱著不能看電影,也參觀一下的心態前往新加坡戲院,卻發現大部份的大堂均像香港般,縮在大型商場中的小小一角,顯得冷冷清清。
至於新加坡的IMAX,均是同經院線Shaw旗下管理。我選了地點位處市中心商業地段,比較方便的Shaw Theatres Liao IMAX,另一家開業還不夠一年的Shaw Theatres JCube IMAX,我在網上查看座位表,竟只有七行,且只有大約一百個座位,未知實地觀感如何?看來香港的UA Megabox IMAX面積還「低處未算低」。
如同迷你戲院式IMAX銀幕,其面積之細絕對把我嚇了一驚,原來UA MEGABOX IMAX相比之下很好了
抱此心態進入Liao IMAX仍嚇我一跳,真要看看院外指示,我是否「入錯院」。這間所謂的IMAX與我們最小的UA Megabox IMAX相比仍「小巫見大巫」,我相信面積差不多只有UA Megabox IMAX的一半,頂多一半多一點點而已。影廳樓底隨時連普通影院的樓底都比它更高,更別談IMAX宣傳甚麼「頂天立地」的巨幕了。銀幕的高度也許比普通銀幕更矮,只是闊度可能勉強符合IMAX的闊度,以此16:9的銀幕比例,我很難想像這個影院如何放映IMAX那些1.44:1比例鏡頭的電影?誠言我觀看〈新鐵金剛:智破天凶城〉確是聲畫方面都有著IMAX影院的級數,只可惜銀幕過份迷你實在嚇人一驚。未知另一間座位更少的IMAX影院會否更誇張?
不談銀幕面積,我覺得單是影院設計都不合IMAX設計。IMAX影院行距超高的特質完全缺乏,座位之間的行距窄得過份,變相觀眾和銀幕的距離也縮短了,像我前面遇上比較高的觀眾,視線距離太近之餘,還要被遮擋了半個銀幕,是正常IMAX影院不會發生的事,也確非一個很舒適的觀影體驗。戲院開場前只開了很少的燈光,觀眾要在昏暗環境下摸黑找座位。當我誤以為戲院先天沒有安裝很多燈時,竟見電影字幕播放完畢時,突然燈火通明,不明白何以開場前不多開燈?
票價方面,這間質素與普通戲院分別不大的IMAX影院,索價20元坡幣,相等於約130元港幣,看一部非3D的電影,實在比較昂貴。不過,新加坡的物價本身比香港較高,有此價錢也無可厚非吧!
人龍多得嚇人的入口
至於行程的終極期待,就是開幕兩年的Universal Studio。因為那年在美國Universal Studio的「電影體驗」,開啟了我對主題公園的全新概念,原來電影Crossover機動遊戲是這麼過癮!在Gold Coast的Movie World非常失望,因此來到同一品牌,還是有所期待的。
以”Ride the movies”作宣傳的Universal Studio,當然比Movie World更「有電影感」,只可惜Florida的珠玉在前,新加坡雖然質素有保證,但是面積比香港迪士尼樂園更小,若然完全不玩繞場走一圈,不足十分鐘便能完成,已讓我感到十分沒趣。至於比較好玩的遊戲,我都在美國玩過,新鮮感較低。較有新鮮感的是以〈變形金剛〉作主題的4D遊戲,但其構想與樂園王牌〈蜘蛛俠〉的4D遊戲分別不大,效果也沒有〈蜘蛛俠〉般刺激過癮,因為畫面也犯了電影的毛病,就是太花太亂,效果反而不太凌厲。至於以〈未來水世界〉作故事藍本的特技表演,其實也是主題樂園必備的特技表演,除了被淋得全身濕透外,我沒有甚麼深刻印象。
Far Far Away的城堡設計我覺得比迪士尼的更有氣勢,亦與電影場景很相近,園內富幽默感、政府不正確的趣味,是迪士尼樂園做不來的
這裡最特別的景點,相信是以〈史力加〉中 Far Far Away王國中的城堡作主題區,確實有如身處〈史力加2〉中的那個童話世界,這裡我覺得比迪士尼的城堡更為壯觀。設計充滿創意,與電影中的一景一物完全能夠對照,是芸芸園區中最出色的一個。可惜,這裡的遊戲也在美國玩過,感覺不太強烈。
與電影一樣無聊的遊戲
另一個新建的主題是以〈荒失失奇兵2〉作藍本的「漂流遊戲」,是一個全新的機動遊戲,原來是給小孩玩的「漂流記」,坐在木箱中遊一圈,對於成年遊客而言,實在有點沒趣。最後一個與美國有異的,是以〈侏羅紀公園〉為主題的激流遊戲,那個「較大機會濕身」的圓形「救生艇」賣點也不外如是,「終極一衝」的高度不足令刺激感大降,較深刻倒是一段未知前路、環境黑暗的一段路。
沒想到,整個樂園最好玩的,竟是與電影完全無關的這條雙軌過山車。兩車相遇一刻確有碰撞感覺,仿佛腳長一點都會碰到另一列車上的遊人
整個樂園最好玩的,是跟電影完全無關的雙軌過山車。這條被譽為全球最高的雙軌過山車,較刺激的一段藍色過山車扭來扭去,速度感十足,把玩家拋上拋落般,我覺得這條設計就比美國那條「一味靠暈」的過山車好玩。因為一個人坐”Single Rider”超快超方便,我玩了很多次,玩到暈才離開。
環球片場其實沒有太多人物可作花車巡遊表演,想不到連〈盜墓迷城〉的恐怖聖甲蟲都要被「可愛化」拿來表演,這一設計我覺得太牽強了
其實整個樂園差不多所有比較好玩的遊戲,我都玩了超過一次,連同拍照、閒逛、買紀念品,我還是不能用盡一天去玩。可能我獨個兒去玩的確節省了不少時間,但此遊樂場面積之小確是其先天不足,即使樂園再擴建,我相信也分別不大。去過一次,也許短期內都不會再去了。
作為影迷和機動遊戲迷,請期待傳說中2015年於首爾開幕,全球最大的Universal Studio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