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石戲院裝修後觀影記

位於紅磡寶其利街的寶石戲院,我一直覺得它只有一息尚存,靜待結業的一天。在南韓的CGV院線購入經營後,幾經停業又復業,隨後又進行內部裝修,更換了座椅及引入了時下流行的DOLBY 7.1聲道,並開始播放3D電影。最近更緊貼潮流開了Facebook專頁,的確增強了與觀眾之間的交流,並非純粹是一間老派的舊戲院,我早前便前往該戲院,觀賞〈林肯〉

 

寶石戲院裝修後,音響效果和銀幕確實改善了,但戲院的整體外觀和間隔仍舊不變。戲院入口依舊沒變,只是在入口處放置了傳統戲院的磅,增添懷舊氣氛(印象中裝修前好像沒有的)。戲院售票大堂仍是要由樓梯走上二樓,敞大的空間並沒有放置很多宣傳品,較特別的是放置了一部傳統的菲林放映機、一堆舊戲院的物品如座位表、放映時間表等等作展示,以及幾部特技電影的角色頭像,大抵想來一回新舊交融的感覺吧?
戲院並沒有新式戲院的華麗裝潢,裝飾只是貼了幾張賀歲片〈我愛香港2013恭囍發財〉的揮春,反倒是燈箱的設計,較從前簡潔的模式,多了顯示有關電影的類型。不過,未知是否類型顯示的位置所限,似乎戲院把大部份電影都立入了「劇情片」一類?

寶石戲院近期的排片模式,確實令人意想不到,它再非過往清一色的放映港產片,更會放映不同類型的西片,但是,其選片又非該檔期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大片,就如這部仿佛與這所戲院感覺格格不入的〈林肯〉,而早前又以獨家形式放映〈商戰〉。戲院上個檔期會輪流播放兩部賀歲片,此後看來又變成一個院一天長播一部電影。
也許,寶石這些令人難以觸摸的排片手法,缺乏了Facebook專頁,我相信它實在不能維持生計,而它開設了Facebook專頁後,確實人流較多(最少起碼有人流),記得早幾年路經該地,經常出現零觀眾的情況,就如我在此觀影〈愛情萬歲〉,以包場姿態欣賞電影,再往前些有多人流的觀影,大抵要數十多年前的賀歲片〈天下無雙〉了。其實,這些非院線式經營的戲院,吸引了較多觀眾的注意,倒也是一件好事,至少不會讓院線式戲院過度壟斷,在農曆年間路過這戲院,〈我愛香港2013恭囍發財〉的場次都滿座九成,相信是較多收入的一回了。

戲院的售票處也沒有大肆裝修,格局如昔,售票員依舊充滿人情味,影院入口的職員亦沒有院線戲院那「皮笑肉不笑」的機械式表情,可能你覺得有點沒禮貌,卻起碼並非一式一樣的服務。值得一提是,售票處仍是採用「人手劃飛」,戲票並非電腦編製,但卻非當年彩色的手繪戲票,反而是使用影印本的戲票,看似兒戲,卻感有趣。至少,戲票不會因此脫色吧?

影院內間隔與從前分別不大,也是從樓座改建而成的影院。銀幕依舊迷你,較始料不及的是裝修後的行距仍然很窄,觀看長達兩個半小時的〈林肯〉確感到壓迫,但唯一不變倒是戲院的斜度十足,確保前方觀眾難以阻檔。銀幕與座位間仍設有欄河,分開觀眾席與銀幕前的空間,我相信新式院線戲院,相信已用盡了這每一分的空間了。影院的出入口及男洗手間仍舊用布簾遮掩,甚有舊式戲院的風味,當然在隔音上便出現問題,外間的聲音很容易便傳到影廳之中。

影廳的座椅及銀幕都換過了,我覺得最明顯的進步,倒是影院的音響效果。我觀看的〈林肯〉當然感受不到有甚麼音響效果,但從開場〈魔域仙踪〉的預告片來看,音響的立體效果確實較往昔細緻清晰,起碼並非裝修前近乎單聲道的音效,相信觀看這類特技大片的效果理應不俗。同時,戲院的放映設施改善了,畫質亦較從前為佳。

我相信不嫌環境比新式戲院差,單是硬件配套,寶石戲院是絕對值得支持的,就如裝修過後的新光戲院般,音響和畫質絕不遜於一般的新式院線戲院。當全香港戲院因為片長關係濫收廿元時,寶石戲院依然堅守低價的傳統,觀看兩個半小時非早場的〈林肯〉仍只收四十五元,我覺得已有理由讓觀眾給這間戲院一個機會吧?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