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:快餐店陰質事件

3月27日 21:30 香港科學館演講廳

 

這部電影不期然令我想起了〈慌鄰勿近〉,潛意識內想到的共通點,是這兩部電影的行兇者都沒有犯案動機,而兩者某程度上都與受害人施加一種權力上的控制慾。〈快餐店陰質事件〉全片近九成時間都發生在一快餐店的房內,逾半時間均透過電話交談形式鋪敘。這若非「真人真事」,亦有新聞支撐的改篇電影,將會是一部很爛的電影,可是,故事被冠以「真人真事」之名,或多或少卻大大提高了電影的投入感。這是一個很有思考空間的故事,把一眾人套用進一個密閉的環境中接受「權威者」的測試,從中可以反思很多人性和精神層面的東西,只是,這畢竟是一部電影,原原本本把整段起伏不大,極其量是匪夷所思的情節拍足九十分鐘,終令電影仿如一部片長九十分鐘的〈警訊〉騙局。

 

Becky這一天如常到快餐店上班,誤以為跟同事說說是非,背後對經理Sandra閒言閒語就渡過一天。Sandra突然收到了一個匿名電話,聲稱Becky偷了客人的銀包,在警員趕到之前,要對Becky先行搜身。Becky被Sandra召到快餐店的寫字樓中,被脫光衣服搜身,更被電話裡頭的「警方」控制,做著一切極盡侮辱的事情。「警方」向Becky步步進逼,甚至接二連三更替監管人,Becky被困寫字樓中受盡百般凌辱,甚至被性侵犯...

本片的故事在「真人真事」的大前提下,拍來其實甚有迫力。劇本簡單安排了快餐店的員工後便很快「入戲」,也許這個題材的空間需求有限,電影無須花太多筆墨去鋪敘這一切,令電影入題簡潔,很快便叫觀眾進入了這個迷離境地之中。劇情安排Becky的「防線」逐步退下,更安排一個又一個的監管人輪流看管她,做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行為,實叫觀眾看得目瞪口呆,難以相信這些事情的發生。這場匪夷所思的困獸鬥,除了影像的大膽外,就連咄咄逼人的對白都叫人不寒而慄。施權者與被控者之間的關係,不斷作出種種的侮辱行為,讓各人之間的矛盾關係逆轉,甚至把施權者由一個人變成幾個人,在「密室」環境下營造出一種絕望的恐懼,那份無形的壓迫感,令身處銀幕前旁觀的觀眾,都深深體會到主角的無助感。
電影要談的是這種權力施威,控制者與被控者的對立關係,從此反思身處這環境中,何以受害人會完全毫無還擊之力,接受著施權者的種種挑釁行為。這個議題旁觀者可能覺得匪夷所思,而電影可能在改篇上亦有誇張的成份。但是,曾經受過這種密室環境壓迫下,面對著「權力」一方感到恐懼,作出了不合理回應的觀眾,理應會感到共鳴。這是一種未知環境下的茫然恐懼,大腦作出的條件反射,事後回想,你卻完全不明白何以自己有這些抉擇。

〈快餐店陰質事件〉的素材是好,但我覺得電影無需以此近乎實況形式拍攝。作為旁觀者,整宗案件誇張得近乎匪夷所思是必然的事,而本片更樂此不彼地,把同一個模式重覆又重覆拍足個半小時,叫觀眾仿佛「坐定定」地看一場九十分鐘的〈警訊〉式騙案,確感納悶冗長。我明白在那個環境下,一眾角色可能都會出現「集體愚昧」,但是電影一味對焦這辦公室而無抽離,旁觀者對著這群角色只會愈看愈覺不耐煩。最要命的是,電影的實況味太濃,加上施權者的板斧變化不大,在重覆的劇情中愈看愈沒趣。
電影的前半段看似神秘,就正如〈慌鄰勿近〉般只聞其聲不見其人,效果還尚算可以。可是,全片故弄玄虛後又突然將施權者露面,更令觀眾得悉他的位置和身份,令神秘感變得蕩然無存,也不難讓人猜到,這將是一部「沒有結局」的電影。我覺得,這個故事的題材著實不俗,卻並不應用上這種單調的拍攝手法,若能就著一眾受害人事後的感受多加描繪,讓他們剖析身在何中作出這種匪夷所思行為的回應,效果應該更突出,並就這種權力矛盾的問題作出探討。

演員方面,女主角所演的 Dreama Walker由頭帶到尾,更全程均有大膽演出,把一個無辜受害少女,於受害過程中所感到的不安無助演得很全神,若有置身這類「絕望困獸鬥」環境中的觀眾,相信定必對她的演出有所共鳴。值得一提是,演女經理的Ann Dowd的演出亦夠突出,把角色的無知和神憎鬼厭演得非常立體。我曾到過外國工作一段日子,深明在西方這種形象的經理只懂擺架子,行事上卻往往是最愚笨、反應最遲鈍的一員,她的演出,正正是把這種形象演活了,我不期會心微笑。

總的而言,〈快餐店陰質事件〉有著一個堪玩味的故事意念,在前段也的確把一段密封環境演得充滿迫力,叫觀眾看得份外肉緊。可是,這個故事縱有玩味,卻不應以此近乎實況形式拍出,只令電影變得單調乏味,感覺重覆又重覆,再加上劇情確有不少反智的地方,拍得太長只會令觀眾看得不耐煩,白白浪費了這個可以這人性及心理上有所探討的劇本。
Rating:2.5/ 5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