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承蒙某些電影公司的賞識,偶爾幾回的優先場也時有出席,因此電影公司的邀請稿件都不時會收到。而且,自己在大學時期亦擔當過電影學會的副會長,也經常會對會員傳發優先場電影的資料詳情,故此對有關稿件都略有認識。有時候,假若有關部門對這些邀請稿件處理不當,便很容易令人產生誤會。
這是百老匯電影中心發給會員有關〈中國合伙人〉試映會的電郵。起初,我只覺這個稿件有點奇怪,但卻說不清有甚麼問題,簡單回覆便等待消息。一般而言,依照百老匯的會員制度,是要會員發電郵到有關網址,利用抽籤形成去決定能否出席優先場。我覺得,從此以「先到先得」的形式取票比較公平。現今索價一百二十元的入會費,要得一優先場戲票,偏偏隨時抽足半年才有一次。
細看一下這封邀請信,既說「恭喜你,閣下被抽中出席試映會」,同時間又說「成功留位的會員將獲個別電郵通知試映會詳情」,那麼,問題便來了,到底我是被「抽中出席試映會」,還是「抽中抽籤出席試映會」的機會?根據百老匯的一貫造法,這個想法絕對符合邏輯,而根據電郵的前文後理,亦明顯要待電郵回覆才能確認是否能夠出席試映會。即使電郵已附設了「試映會詳情」,但發件人卻沒頭沒腦加入這句 「電郵通知」的事項,著實令人無所適從。
果然,晚上我便收到了有關方面的電話,問我到達會場了沒有。我反問有關職員,我不是要待你們回覆才確定出席嗎?職員卻說,那封只是PR的稿件,你這麼前言不對後語地告訴我,豈不是非常混淆?雖知這類優先場臨場沒有座位,是正常不過的事情,假如亂發這些混亂的電郵,叫觀眾以賭博形式猜度有沒有出席的機會,我相信大家倒不如安坐家中,以免浪費車資。
其實,依照電郵的做法,無疑絕對正常。當我被抽中了出席試映,而試映詳情亦已附在電郵的下方,我再回覆電郵確定,繼而待有關方面通知詳情,是合情合理的做法。何以電郵內容又多此一舉,加一句「將收到個別電郵通知試映會詳情」?這不是令前文後理有所矛盾?
我很懷疑,這夜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因此而沒有到達會場?
有時候,這些稿件的處理亦應認真看待。因為舉辦優先場,始終為宣傳電影及造勢而設,沒有好好校對內容,只叫人無所適從,隨時未看電影已先對其有壞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