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5日 16:25 百老匯電影中心
儘管有關變態殺人狂的電影一年有很多部,但觸及「自殺」題材的電影卻不多,較令我深刻的,相信要數園子溫的偏鋒經典《自殺俱樂部》了。以「自殺」為題材的《嫌命長生店》,片初那些離經叛道的自殺思想,視死亡為快樂依歸的行動,確讓我想起叫人不寒而慄的《自殺俱樂部》。當然,電影漸漸發展下去,自然離不開樂觀式大團圓結局。《嫌命長生店》的故事意念設計出色,而本片的畫風也很可觀,在暑期檔中部部3D動畫洪流中,這部平面動畫,某程度上也拍出了很有趣味的一部動畫故事。可是,《嫌命長生店》的最大敗筆,也是影響電影成敗關鍵的,倒是電影片長太短。本片片長不足個半小時,令轉折非常突兀,前後風格調子突變,教電影看來到喉唔到肺,白白浪費了一個可堪玩味的劇本。
在某個愁雲慘霧的城市中,自殺行為多得令政府要立例監管,卻控制不了當地市民生無可戀的念頭。當中,有一家「嫌命長生店」,出售各類型的自殺產品,由屠氏家族世代接管,一直吸引了大量顧客前來尋求自殺之法。某天,圖靈在這家族誕生了,他的樂觀思想和歡笑聲,為這個「售賣死亡」的家族帶來了很大衝擊。圖靈面對家族扭曲的觀念,努力為其作出改變,卻惹來家人的不滿...
明明是一所另類的「自殺俱樂部」,這家「嫌命長生店」五光十色,看來竟讓人又愛又恨
看慣了荷里活那些精細得近乎與實景無異的畫功,有時候不禁會想,既然那麼迫真,何以要用動畫形式拍攝?因此,看這部畫功帶點粗糙的法國動畫,倒又充滿驚喜。全片初段以一種非常消極的黑色畫風,帶出這座城市的自殺問題,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等,效果未必能讓觀眾感到非常沉重,卻往往能夠從帶點天馬行空的畫功中,叫觀眾看得會心微笑。也許,除了小男孩圖靈外,電影中沒有哪個角色叫人討好,但各人與周遭環境產生的互動,尋死和死後的反應和模樣,畫來也充滿喜劇感,淡化了電影中的悲觀情緒。
《嫌命長生店》主要場景就是圍繞著片名的這間店鋪,此店有這種瘋狂構想已有創意,難得是畫面構圖也真把這所店鋪繪聲繪影地活現,各類型的自殺器材充滿漫畫感,對不同死法的獨特見解,還有營運「嫌命長生店」的成功之法等等,俱引發不少充滿創意的幽默感,而多場歌舞場面也拍得自然流暢,抵讚的還有片尾字幕的「自殺式」設計,效果相當有趣,視覺效果定不令人失望。
全片彌漫著一種非常消極悲觀的調子,難得是畫風也能把有閣場景活現,充滿濃厚的個人風格
《嫌命長生店》建構了一個非常悲觀消極的城市,情緒低落得連小烏都要自殺,甚至連自殺都要罰告票,完全不近人情。這個城市長年陰暗、馬路長期擠塞、天上永遠有下不完的雨、市民盡皆目無表情(糟了,我竟想起我們身處的香港),其實我挺欣賞編劇有此想法,也真能下筆把這個離奇的世界觀活現,效果沒有過份沉重,但卻能把欲表達的效果帶出。
此外,本片雖以一個悲情調子出發,但卻安插了小男孩這個樂觀愛笑的角色。全片他與其餘親人的互動交流,倒令電影充滿笑料。這些借死亡來開玩笑的笑位,寫來沒有過火也恰到好處,叫觀眾能夠開懷大笑。
電影從悲觀變調至樂觀的過程非常突兀,難道是因片長之局限?
畢竟,本片並非另一部《自殺俱樂部》,到最後也要帶出正面信息,原來也不過借自殺來對照出人生滿希望。這個設計雖然帶點矛盾,但若能成功表達,倒是一部很出色的作品。可是,《嫌命長生店》的片長實在太短,不足個半小時的電影,還要加插了多場歌舞場面,令實際的故事內容不多,題旨也不夠深刻。到了末段,礙於時間所限,本片要趕急地完結,最後十分鐘突然把悲觀的調子,生硬地扭轉回樂觀思想,過程之突兀大大破壞了電影的原有好感。我覺得,即使《嫌命長生店》欲借悲觀來帶出正面樂觀的思想,嚴重缺乏鋪排下,這個轉折也來得太突然了吧?
此外,《嫌命長生店》片初鋪排了多個「自殺案例」,這些案例仿似跟劇情有關,到最後原來不過要一起來「齊歡唱」,變相令前段苦苦鋪排的客人變得重覆,只為了多加幾個新奇的自殺念頭,反叫電影看來略感鬆散。
總括而言,《嫌命長生店》以「自殺」來喻樂觀生命,沒有《自殺俱樂部》的詭異心寒,全片的畫風和歌舞場面,以及富黑色幽默的笑料,皆令電影的悲觀格調有所淡化,看來也覺新奇有趣。故事初段把一個離經叛道的世界展現,也把「嫌命長生店」的各式道具刻劃精緻,配上連場歌舞,其精緻畫風倒叫觀眾看得投入而不感過火,劇本創意也應記一功。可惜,《嫌命長生店》片長不足個半小時,更被多場歌舞佔據了時間,變相令應有的劇情,看來非常簡單,結局一記轉折,從悲觀消極突變至樂觀正面,突兀之感教觀眾完全始料不及。經過一場「齊歡唱」後便突然趕急散場,把前段的好感盡數破壞,更覺在高潮場面突然止住,看罷全片總覺有點「到喉不到肺」,難以盡興,更白白浪費了一個很好的意念。
Rating:7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