爛泥:成長的現實

8月24日 11:10 百老匯電影中心

這部獲得外地一致好評的《爛泥》,在港似乎乏人問津,上映一周已被拆場放映。看罷全片後縱無失望,但也無驚喜,只覺電影略嫌過譽了。劇情講述兩個天真無邪的小童,與一位落難情聖之間的友情故事,無疑劇本是有張力的,幾位主角之間的感情也描寫細膩,亦把典型的美國小鎮風情寫得很有味道。可是,片長一百三十分鐘實無需要,中段略感平淡乏味,拍法有點冗長。

 

初中生Ellis和Neckbone前往一個小島探險,遇上了神秘男人Mud。Mud希望兩男能夠幫助他尋找食物,並找出女友Juniper的下落。為了換取Mud的船屋,Ellis和Neckbone欣然答應,在互相幫忙的過程中,更與Mud發展出一段友誼故事。隨著Juniper的出現,Mud的仇家和警員都隨即殺到,而Mud和Juniper的故事,亦非兩位小孩想像般圓滿,甚至對Ellis的家庭和初戀產生了動搖和質疑...

 

藉著一個落泊男子的故事,為兩名少男上人生寶貴一課,劇本的出發點是蠻不錯的
《爛泥》表面是一個落難漢的故事,實則卻是談兩位小孩的成長故事,是一回小孩踏進少年的無悔青春宣言,撕破了成長的美好幻想,到最後竟是一回青春殘酷物語。故事雖以兩位小孩作主角,當中卻以Ellis為一重心。
無論是Mud的背景還是Ellis的家庭背景,劇本的出發點其實甚是沉重。Ellis活於一個破碎家庭中,萌芽的初戀夢又徹底幻滅,恰巧碰上了Mud的真實故事,美好的成長幻想破滅,成長不一定美好、愛情也不一定是真心相愛那麼簡單。與Mud的悲劇人生對照,這是一個很好對比,也是童真幻滅,美夢醒來,踏進現實社會的轉變過程。他對人生的質疑,變相亦使他和Mud的關係轉變,偏偏又藉著一宗意外緊扣著二人的關係,成了電影中最可觀的一段。
此外,整部電影看著兩男與Mud的關係慢慢轉變,也是甚有戲味和張力的。電影由片初帶點懸疑驚慄的格局,轉化成一段帶點「為世不容」的友情故事,觀眾由猜忌Mud的身份,變成同情與可憐他,這些人情關係的轉變,刻劃起來甚是可觀。同時,《爛泥》亦把典型的美國小鎮風情拍得充滿味道,也順帶城市化對鄉村小鎮的影響。片中鄰里相助,簡簡單單的生活拍來細膩,將他們如何謀生和過日子的生活精細刻劃,活現一幕幕小鎮風情畫。

 

略嫌電影中段拍來鬆散冗長,削弱了整體戲味
不過,《爛泥》的觀感也只屬一般,外間評論極佳也真略嫌過譽。電影片長超過兩小時,但中段卻流於平淡,帶點冗長。Mud和女友Juniper的關係拍來不夠簡潔,而兩位男生與Mud之間的對話,中段看來也覺重覆。此外,片中安排了一群Mud的仇家出場,但中途他們卻突然失蹤,變相也令劇力減弱。至於Ellis對Juniper的關懷、對初戀的猜忌、對家人的憤慨等等情節,劇本出發點是好,但處理起來卻略嫌鬆散,主角的幾個觀點仿佛各自為政,若然各方支線可以鞏固一點,看來肯定劇力大增。

 

Matthew McConaughey於片中的形象鮮明,是為一大亮點
演員方面,Matthew McConaughey所演的Mud,把其一貫的「佬味」形象無限量擴大,飾演一個落泊唏噓的情聖,過程仍有顧及形象,把角色既的滄桑形象活現,帶足全場,是為片中一大靈魂。至於Reese Witherspoon演其女友,戲份不多卻仍演出了角色久歷風霜的味道。至於Tye Sheridan演的Ellis,於全片佔戲最重,也甚有發揮空間。

總觀整部《爛泥》縱有精彩之處,但整體而言也不如外間評論般精彩,始終劇情偶有沙石,中段也略嫌冗長鬆散,支線寫來不夠鞏固,令其看來過於平淡。尤幸電影到了末段,終帶出成長需面對的殘酷現實,電影則開始漸見張力, 看來甚有味道,並能達到高潮。至於全片的亮點可算是男主角Matthew McConaughey,其造型已先勝一仗,難得是他保持角色所需的落泊感,同時也散發出型格「佬味」,是為一大驚喜。
Rating:70/ 100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