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相信不少讀者都知道,小弟一向喜歡在不同地方旅遊時,也到當地的戲院看場電影,當作參觀異地的電影文化,又能欣賞到世界各地不少千奇百怪的戲院。其實,小弟一向都有個無聊的念頭,想去盡全港兼澳門的所有戲院參觀並看電影,目前數目只差幾間。早前便有機會繼續再向這目標前進,分別到位於澳門的UA銀河影院、位處於我而言較偏遠的UA屯門市廣場及凱都戲院看場電影,當作一個本地兼澳門的電影遊,倒也感覺有趣。
一直對澳門的戲院很有興趣,就如現存的永樂戲院、澳門大會堂、澳門旅遊塔的戲院,都想前往看場電影,但始終因為船票太貴沒有機會。我一直覺得,到底澳門的影迷怎樣一解戲癮,只有那幾家放映一些,有時候在香港已是二輪的電影,會否感到沒趣?始終澳門作為一個世界級賭城,何以沒有一家像樣的影城?沒想到,初次到澳門觀影,我仍無暇到那些地道的戲院看電影,反而來到這家最新型的UA銀河影院。
位於澳門銀河綜合渡假城的UA銀河影院,於酒店大堂輕易便找到。那是清一色的豪華大型渡假酒店,與鄰近的威尼斯人、新濠天地等等渡假城分別不大。建於這豪華地段的酒店,氣派當然也要夠豪華。戲院大堂位於金碧輝煌的酒店內,到處皆用上極具豪華氣派的裝修設計,實比UA近年走高貴路線的UA ISQUARE、UA朗豪坊等戲院的格局更豪,相信也為吸引內地客而設?
影廳內氣派豪華,格調根本不像一家戲院,我不禁想,這有必要嗎?
走過了售票大堂,步入戲院中層大堂,感覺也一樣超豪。影院分了多達十六個影廳,各置於不同層數,單看其指示都覺有點亂。雖然戲院分成多個影廳,但實際一般觀眾會買票觀影的,其實也不過是五個影廳,其餘均為貴賓廳或包廂,我尤對後者感到興趣,未知在只有四個座位的包廂看電影是甚麼感覺?
那一刻,我竟無想過到大院Grand Theater看電影,購得普通影院的戲票後才後悔。當日觀影的《熱爆Madam》屬該院的「迷你戲院」,雖云這是一家少於一百個座位的影院,面積卻非常寬敞,而且樓底極高。我即時心忖,這裡票價高達八十元,果然一分錢一分貨,並貫徹影院的超豪享受。這類的感覺有點像The Grandcinema,即使座位不多仍見面積寬敞。院內的行距極足,而且斜度十足(感覺竟有點像IMAX影院),全不會被前方阻隔。座椅採用類似皇室戲院那類非梳化的設計,也勝在座位極闊,非常舒適!值得一提是,院內的音響效果非常立體,即使我看《熱爆Madam》並無甚麼動作場面,音響效果也迫真細膩,尤其是爆炸場面更極具臨場感,效果相當驚喜!
其實我有點後悔沒有去Grand Theater看電影,也許下回有機會的話,也一到澳門的其他戲院看場電影吧,始終有點怕這些舊戲院有天會突然結業。
離開澳門後的兩天,我又於本地來一回戲院遊,這次選了屯門。早前已去了巴倫紐米戲院,甚有古舊風味,我卻略嫌它也真的太「舊」了,非屯門人,沒有甚麼情意結,光顧一次便作罷。
這次先到了UA屯門市廣場。這家長期爆滿的電影,無非也是位處屯門市中心極旺的地段,是一貫UA影院的迷你式設計。當然,作為一家「迷你影院」,這裡沒有UA銀河影院的寬闊,也不致淪為甚麼UA MEGABOX的「家庭式影院」面積。我觀看的影院沒有要求的話,其實只嫌斜度不足,而且座位比較狹窄,觀看《勁揪俠2》近乎全院滿座,感覺還真的有點迫。而且,我不太喜歡戲院大堂採用全藍光的設計,散場一刻倒覺有點刺眼。
凱都戲院入口不算顯眼,但原來內有乾坤,即使細院也面積甚大
之後,我又到了凱都戲院觀看《激戰》,屯門區戲院經常爆滿,果然浪不虛名,像我觀看的這場《激戰》,就真100%全院滿座。其實,新寶院線旗下的兩家戲院新寶和總統,在裝修後的效果絕對不弱,無論音響效果和座位設施都拍得住本地的院線式影城,久聞這家深受當地人所愛,不禁期待。
凱都與巴倫紐米相隔同處一街已有兩家戲院,是本港近乎絕跡的位置。凱都戲院門口的氣勢不及巴倫紐米,但人氣似乎也分別不大。影院設有三個院,也可惜在我觀影的三院,是凱都的迷你影院,難以感受屯門人口中那大院的氣派。影院澄長方形設計,我坐尾二的那行,倒真與銀幕有一點距離。也許這非大院,感覺倒像新寶和總統無異,較特別是這類狹長的影院設計,似乎也是本地鮮見,像Palace APM的三院和當年新港戲院的大院般,雖然距離確是遠一點,但居高臨下的感覺倒也不俗,大抵是久違了?不過,我也挺喜歡這類社區式戲院的設計,雖然位置窄了一點,感覺卻非常熱鬧。反倒UA屯門市廣場窄得來,卻缺乏空間感,感覺就真的不佳了。
還望這類買少見少的社區式戲院,別終有一天絕跡這個商業化社會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