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亡動新聞:創意奇高的「實時直播」

3月8日 17:50 Palace APM

近年在港上映的韓國電影愈來愈出色(不計近期《嫌疑犯》),無論製作或創意上都給予觀眾極強驚喜,就如這部久仰大名的《死亡動新聞》。故事講述一個新聞報導員為求上位,不惜向炸彈狂徒進行直擊報導,最終卻惹禍上身。短短個半小時的電影內毫無冷場,開場不足三分鐘便馬上入戲,乾淨利落,而電影更以「實時新聞直播」形式敘事,極具實感。劇情發展下去更從描述人性,轉折至對政府及新聞自由的批判和諷刺,結局一記出人意表的抉擇更是大膽震撼。本片感覺有點像荷里活的《來電險事》,同是一個場景、單以電話對話撐足個半小時的緊張力作,而結局也未必能自圓其說(當然本片較《來》片為佳),故全片不如外間評論般如同神作,但其創意和技術均叫人眼前一亮,值得一看。

 

警告:下文可能含有重要劇情,請讀者留意。

 

新聞報導員尹英華剛被調職到早上的清談節目,他自覺仕途不順、鬱鬱不得志,在某個平凡的早上,他如常接通聽眾的電話。突然,一位姓朴的聽眾表示在大橋上放置炸彈,尹英華半信半疑後,大橋果然發生大爆炸。尹英華心知這是個翻身的好機會,決定要與這神秘的朴先生進行對話,並作全國廣播。誰知,這個決定卻令電台高層、國家安全部門也介入,甚至連總統也牽涉在內,兇徒的要求愈來愈過份、恐嚇更接二連三,而尹英華漸漸也知道,這並非一個偶然的電話,在直播情況下,一切全得靠他獨個主持大局...

 

故事入戲之快直教觀眾措手不及,難得簡潔的鋪排又恰到好處
看本片時真不期令我想起《來電險事》,接通了一個不明來歷的電話,便被迫於同一空間下,跟兇徒隔空對話。拍這類電影其實甚具難度,一來要製造無路可逃的壓迫感、二來更要維持觀眾的緊張情緒,是一個藝高人膽大的做法。這部《死亡動新聞》全片九成時間只發生於一個片廠內,開場不久便與兇徒對話,用上簡單幾個鏡頭交代主角功利、不可一世的嘴臉後便正式入戲。電影要拍成一部「直播」式電影,觀眾在毫不知情下已慢慢入局,跟隨著劇情的發展。
本以為是一個平凡的電話,誰知兇徒咄咄逼人,甚至釀成真的炸彈兇案,故事已爆發無窮劇力和追看性。劇情發展下去,牽涉的人也愈來愈多,甚至連主角也自身難保。當兇徒要求愈來愈過份,而涉及的人又釀成更多衝突(一段意想不到的訪問實是神來之筆),已為電影爆發極強劇力,並非單單一部廉價的「偽紀錄片」了,實是創意超凡。故事再發展下去,竟從單單的恐怖份子對抗,發展自主角與身邊人內心的心魔、善惡的交戰,並對社會和政治來一記重重的控訴。簡潔的電影語言,並透過主角的兩難處境,非但把節奏調控得叫觀眾完全貼近椅背,那無情的矛盾更人看得心痛。故事未到最後一刻,都完全猜不到可以怎樣解決。結局愈拍愈悲情,再加上一記沉重的決定,是一記大膽的處理,對社會的無情控訴,更讓人看得情緒複雜。

 

《死亡動新聞》在製造觀能刺激之餘,也對製作一絲不苛,單看其對新聞直播的實感便明白了
本片的一大出色之處,在其製作上也非常認真,並非空有一個意念,或製作所限下,單靠劇力來帶動劇情。片中幾場爆炸大場面拍來甚為震撼,在「新聞」的細節上亦給人極高的驚喜。本片並無刻意告訴觀眾這是一部「偽紀錄片」,但畫面不時在新聞片段與實景中來回,並用上不少「新聞直播」的格局來帶動劇情,已見創意非凡。鏡頭不時有意無意掃過時鐘,告知觀眾從九點半發生爆炸的一刻,進行「實時」直播,時間慢慢流動,而新聞片段亦如一般新聞般,不時加入「即時動態」,而採訪畫面也隨環境有所變動,完全把「新聞」的實感做到十足十,絕對是一個極具玩味的做法。
此外,本片在拍攝直播者與兇徒更智的過程中,也不時加入了新聞報導背後的製作流程,像主角怎樣準備對答稿件、如何為突發意外應變的流程、乃至直播所需的器材及過程,全均有細緻的描繪,讓觀眾看來更覺投入。

 

本片的劇情固然緊湊明快,卻沒淪為一貫驚慄片的純娛樂快感,即使全片片長只有個半小時,也有應付多項不同的變卦,卻沒放棄劇本核心的價值。《死亡動新聞》中的兇徒雖然被塑造成反派角色,卻是無情社會下的犧牲品,從他與主持的對答中,看盡社會上的不公平對待,對話一方面營造劇力,也帶出了身為小市民的可悲,處於一個絕境中也見控訴力大增。
與此同時,主角面對著收視與良知的掙扎,既要面對上頭的壓力,也要與警方同步合作,更要克制自己的心魔,是對譁眾娶寵的傳媒來一記強烈諷刺,在這個局限性的處境中,甚至看盡人性百態。主角內心思想慢慢轉變,良知一面逐漸戰勝惡魔,也見角色的立體一面。電影的結局悲情成份甚濃,卻是對社會無情的最強控訴,看似大快人心,實則無比唏噓,以此收筆令電影並無流於一般的爆谷味,是最驚喜一環。

 

不過,本片卻非外界捧得如「神作」一樣,縱是高水準傑作,也未至於完美境界,這一點於入場前也真要把期望有所調較。無疑,《死亡動新聞》是節奏超明快、過程超緊張,但局部情節還是理所當然,亦見解釋不周,結局處理雖然甚有味道且出人意表,惟合理性也令人有一刻抽離了片初的強烈實感,讓電影變回娛樂片一樣。同時,本片對於兇徒身份,亦一如《來電險事》一樣過於神化,也未免太低估了警方的實力。我覺得,結局的處理是很出色,但末段高潮戲帶點誇張的設計,實在破壞了前段極佳的實感。

 

河正佑把角色九十分鐘內的複雜情緒演得牽動人心,超入戲的他如同角色上身,直教觀眾產生共鳴
河正佑由頭帶到尾,在一個場景中坐著,撐足個半小時。過程中,他的情緒大起大落,從片初的自傲到中段的慌張,以及末段的變調,由於劇情所限,他一直都只維持坐著的姿勢,所有的演技都只能從面部表情來發揮。這位一向走實力派的演員,完全把角色的波動演得充滿感染力,叫觀眾從討厭到可憐他,把不同時候的心理發揮得充滿層次,是一回高超的演技表演。

 

總的而言,《死亡動新聞》確是一部水準極高的創意之作。全片只有一個場景,卻於開場不足五分鐘就正式入題,過程之簡潔、氣氛凝聚之急速,是千萬大製作都拍不出的劇力。此後,整部電影完全沒有冷場,危機一浪接一浪,絕教觀眾喘不過氣來。整部《死亡動新聞》更不甘流於一部廉價的「偽紀錄片」,或是一部純賣弄緊張的娛樂片,劇情大玩「實時直播」,亦對新聞直播的過程來一精簡的描繪,叫觀眾投入感大增。最後,劇本對新聞自由、政治黑暗的無情鞭撻來得多麼有力,結局一記沉重的決定,更叫人看得既是心痛,又是爽快。
Rating:8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