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快樂大步走(優先場):理所當然的快樂?

英文片名: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

一直很喜歡一類關於旅行去人生的電影,去了澳洲Working Holiday後,我就更愛這類電影了,像去年的《發夢王大歷險》及早前的《小失戀.大漫遊》也是鍾情之作。《尋找快樂大步走》講述一個職責要給別人帶來快樂的精神科醫生,卻不懂何謂快樂,決心離開安樂窩,走遍世界各地尋找快樂泉源。在Simon Pegg一貫的豐富肢體語言下,全片拍來輕鬆而窩心,不乏會心微笑的幽默笑位。片中的「奇遇」雖不及《發》片般誇張,寫來仍有一定趣味,不同地方也有各自的看點。可是,電影從「尋找快樂」的角度出發,拍來卻抓不住「快樂」的重心,那些「快樂」的真義寫來過份片面,在這個重心被削弱下,全片故事仿似獨立而論,中段略嫌鬆散,結局收筆也操之過急,顯得草草收場。

 

Hector是個成功的精神病醫生,不乏大量客人,他每天過著日復日的刻板生活,被別人的悲觀情緒掩蓋,終發現自己得醫治人,自己卻不懂快樂何在。他毅然出走,放下一切,遊遍各地,從旅途上遇到的各式人等中,尋找出快樂的真義...

 


主角在旅途上遇到的種種人和事也不乏輕鬆有趣之感,Simon Pegg的演出功不可抹
以一部「旅遊電影」而言,本片所包含的地方也真夠多,橫跨了三大洲,亦切合上當地文化來敘事,當中就著中國的情節也沒有像一般西方電影般描寫落後,那新舊交融的一面是西方電影鮮有的客觀,也符合到一個「旅人」看世界的感覺。
在同類電影來看,本片也有一貫寫旅途上的種種意外、主角歷盡九死一生的冒險故事後所引發之感悟,在Simon Pegg一貫的豐富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下,電影仍有一定的神采與吸引力。中段南非那段驚險的意外笑中有淚,而他演來也非常投入,成功為電影帶動了一幕高潮,而他在旅程中發現的種種「快樂之本」,句子說來不乏幽默而精警的意義,帶動觀眾有所反思、略有所得,也是本片的出色所在。


片中描述的「快樂」看來略為平面單薄,說來理所當然,觀眾也較難投入其中
片中各個地方、不同故事、各個快樂之本的感悟,看來獨立成章也真蠻有趣味,而Simon Pegg的精彩演出,也為電影生色不少。可是,這些情節若以整部電影宏觀而論,看來卻不夠鞏固。
有別於前文提及過的電影,像《小失戀.大漫遊》般出走忘情、《發夢王大歷險》尋找失蹤照片,本片主線是尋找快樂根本,說來頗為虛無飄渺,電影也拍不出有關感覺。幾個地方的故事獨立來看縱有趣味,惟相互之間關聯不大,仿是個個單獨故事,中段更覺有點鬆散。至於主線要尋找「快樂之本」,那十五句感悟看來也不算深刻,談不上真正能讓主角明白「何謂快樂」。結局一刻或想不到以此收場,看來略有驚喜,卻似乎跟主角整段旅程所遇上的一切關聯不大,顯得草草收場,帶不應有的感人效果。與其說是「尋找快樂」,我倒覺得故事若從「人生意義」出發,效果可能會較佳,如今看來,始終難與「快樂」的母題不夠強烈,有點失望。


片中不少串星生動活潑的演繹,非常搶鏡,無疑為電影生色不少
演員方面,無容置疑是Simon Pegg的個人表演。一如以往幾部擔正的作品,他那豐富的肢體語言,再度成為電影的一大亮點;幽默感極濃,談不上叫觀眾拍爛手掌,那份他專屬的喜劇細胞,總會叫觀眾看得舒適開懷。至於他在旅途上遇到的每個過客,像Jean Reno演的黑道中人、Chirstopher Plummer演的大學講師、Stellan Skarsgard演的銀行家,雖然戲份不多,只屬客串性質,仍見十分搶鏡。反倒在《失蹤罪》有極驚喜表現的Rosamund Pike則只屬花瓶之列。

《尋找快樂大步走》只屬一部平平之作,Simon Pegg由頭帶到尾、喜劇感十足的演出,絕對為電影掙回不少分數,而從一部「旅行電影」的角度來看,電影也拍出了主角在不同地方歷盡意外、體會到文化後對人生的轉變。可是,全片若從「尋找快樂」的出發點來看,故事對有關題旨寫來卻略嫌片面,結局收筆也見操之過急。各個地方所經歷的人和事確有一定趣味,但在「尋找快樂」主題不夠明顯下,看來難有鞏固性,也見過程鬆散。
最後,電影在情節上也真帶點順理成章與巧合,讓我想在那十五句「快樂之本」上多加一句:「快樂是,在旅途上每個地方所遇到的人均精通英語,全無溝通困難。」
Rating:6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