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Angel Whispers
單從Opening Credit的畫面來看,我真期待這是另一部血腥恐怖Cult片,畢竟以此陰暗血腥的風格,實是港片鮮見的氣息。的確,《花街柳巷》恐怖場面確實不賴,其陰森詭異的氣氛,亦拍出了港片鮮有的視野,就著氣氛營造來說,吳家麗和翁秀蘭的合導作品,以女性角度來拍出這種恐怖氣氛,實在抵讚。只是,總觀全片的水準可說是慘不忍睹,若說為年度爛片之一絕對當之無愧。哪管電影的氣氛弄得再好,全片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去支撐,只叫觀眾看著一個「神乎奇技」的兇手,與一群比智障更智障的受害人在一棟大廈中玩「捉迷藏」。一眾受害人被嚇/被殺的情節,背景竟有如在一個廉價「哈佬喂」派對中的鬼屋內行事,而眾人「尋兇手」也反智得令人難以信服。當劇情無厘頭搞了一連串「困獸鬥」時,卻連殺人動機也難以解釋得來,更別說電影架空了一切警方與鑑證科的存在。強行為兇手身份來個突兀的「扭橋」已叫全場恥笑聲不絕,透過無限次Flashback來製造高潮更叫人看得極不耐煩。到最後,一部看似僅僅片長八十多分鐘的電影,實際內容相信30分鐘已能完事。
麗姐是一眾鳳姐的包租婆,眾人生活安逸,在一棟唐樓中過著帶點與世隔絕的日子。在冬至的晚上,麗姐發現其中一位鳳姐阿萍神秘失蹤,便與一眾鳳姐展開調查,竟發現大廈己跟外界斷絕聯繫,而兇手更隱藏於大廈之內。當一眾鳳姐逐一被殺害時,麗姐與兇手的距離也漸拉近,始發現到一個隱藏多年的秘密...
平心而論,於呈現恐怖氣氛上,本片確有可取之處
散場後獲得觀眾一致的「媽聲四起」,甚至大家「交足戲」地向電影鼓掌「致敬」,要堪大家的年度爛片,相信當之無愧。或許,我在此也公道點說,本片的恐怖氣氛實有其可取之處,令本片不致於達零分之列。《花街柳巷》其實很快「入戲」,簡單鋪敘了背景後便開始殺戮,整部電影的調子馬上從光明變得血腥陰沉。若隱若現的死亡恐懼、廢置了的大廈、絕望的「屠房」、血漿四濺的畫面,全均拍出了港片鮮有的視野,幾場「困獸鬥」的密室追逐場面,在氣氛調控上也真叫觀眾緊張起來。大抵電影在大量泰國製作團隊的背景下,那種「泰式恐怖」的招牌風格,實叫電影的恐怖氣氛倍增。
不過,哪管有再出色的恐怖氣氛,沒有一個良好的劇本支撐,這一切都是來得枉然,更何況,我懷疑本片開拍時,根本連一個完整的劇本都沒有。電影美其名說「真人真事改篇」,說到底不過是拿了甚麼妓女兇殺案的新聞加鹽加醋,隨意找個藉口來作個「困獸鬥」。劇本那個「與外界隔絕」的理由已多此一舉,完全當觀眾或一眾角色都是智障般,但劇情發展下去,一眾角色毫無情由地竟決定要分頭行事,似乎劇本也真設定這群角色是智障的。
在連串兇殺案之前,故事對一眾受害人的「基本描述」,也真是過於「基本」了。劇情沒有就她們的生活和關係作深入探討,反是以喜劇形式來敘述一眾鳳姐「接客」時的狀況,能否笑得出實在見仁見智,更要命的是出現了一些「重口味」場面,讓這些鋪排顯得多此一舉。男女主角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,觀眾不難想到這是伏線之一,但雙方的感情線過於薄弱,偏偏對白又說得太白時,卻令這一切鋪排都顯得嚴重礙眼,驚喜度全無。
片中的一眾追兇與逃亡情節完全「搵戲來做」,犯駁情節多得數之不盡
在那個仿如玩萬聖節鬼屋的追殺過程中,無論兇手或是受害人的行為都是非凡人能想像的無稽,劇情先架空了一切法理人員的存在,也令一座小小的大廈變得有如一座龐大的古堡般,讓眾人可以大玩捉迷藏遊戲。這個時候,觀眾大抵已覺得,「劇本」已在電影中完全消失了,總之,就是一眾角色不斷被殺,然後裝幾個驚恐表情繼續「上路」。這些無稽的追殺過程,毫無情理地不斷殺殺殺,更比荷里活一眾「面具殺手」的電影更不合情理。
為甚麼要殺人,怎也要為之作個理由,或說,這一切總得有個收結。結局為兇手的真正身份來了個「震撼扭橋」,這也能夠接受,但兇手有此「真正身份」跟其殺人有何關係?似乎電影怎樣也解釋不清。因此,即使整場兇殺案已經完結後,劇本還「死唔斷氣」般,要為角色來一個補白,寫一個更震撼的結局。這不但叫劇本看來更犯駁、更不合情理,那些稚嫩的Flashback手法更看得叫人忍俊不禁,仿是為故事設計了一個現實難以存在的空間,當兇手來個「真情剖白」時,而對白又繼續生硬造作,那種無謂的鋪排,相信實能與《殺人犯》中兇手「自爆內幕」般突兀,再補上尼采一句似是而非的句子,絕對叫人看得無名火起。散場一刻,如觀眾沒有「粗口橫飛」,實在好EQ。
每每只演花瓶角色的許雅婷在本片中總算較有突破演出,成為電影的賣點之一
兩位女主角吳家麗和許雅婷演得很好,只是被這麼一個爛劇本浪費掉。吳家麗演那個善良的包租婆,發現一個個有如良友的鳳姐租客被殺,驚恐的表情與末段心痛的反應,絕對是她的個人表演。至於許雅婷於此作終非流於一個花瓶之列,演一個內心有陰暗過去的鳳姐,冷靜沉著的表情更叫人不寒而慄。
花街柳巷》在營造恐怖氣氛上確有不俗功架,以初導而言,絕對是一成功之作。可是,整部電影再恐怖也好,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支撐,更令一切劇情顯得支離破碎。犯駁情節幾乎每分鐘都出現,中段更如同在看一群智障在玩萬聖節鬼屋式「捉迷藏」,再鬥那個裝模作樣,實在集體愚昧的兇手,片長沒有個半小時的電影,早叫觀眾看得不耐煩。辛辛苦苦撐到結局,滿以為有個好解釋,誰知劇本縱寫出了一個驚人「扭橋」,卻後繼無力,一切情理不能好好解釋,更是愈拍愈婆媽,甚至透過「真情剖白」來製造一個更不合情理的「扭橋」。說穿了,若一眾角色想到離開大廈一個極簡單的辦法,這個故事根本不會發生,觀眾看罷自會明白。
Rating:1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