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Pale Moon
5月21日 17:55 百老匯電影中心
久仰本片之大名,宮澤里惠憑本片奪得了多項影后殊榮,看罷本片自會覺得她是實至名歸,但我覺得更精彩的倒是本片劇本,不單把日本社會的壓抑情緒描寫得絲絲入扣,同時對女主角刻骨銘心的內心描繪,亦叫電影戲味超濃郁。《紙月人妻》表面是談一位另類「犯罪奇才」的故事,一位中年孤獨「人妻」如何盜取過千萬仍能逍遙法外。劇情鋪排無疑是引人入勝(看似天馬行空,但過程說來似乎又真是可行),更妙的是描述女主角如何從這種行為中得到「救贖」,甚至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正自由。明明這是一宗非常嚴重的罪行,在深入的鋪墊下,觀眾甚至不自覺對女主角產生了共鳴,希望她能藉著這種行為,活出真我。宮澤里惠的演出固然無懈可擊,原著故事及劇本之精妙,亦叫全片既有緊湊戲味,同時亦角色性格超鮮明,成就一部挑戰道德倫常的佳作。
銀行職員梨花是個循規蹈矩的職員,當著丈夫背後的小女人,實則卻內心空虛,沒有自己的生活。某天,她發現富有客人對自己的存款並不在意,便運用銀行行政上的漏洞盜取客人金錢,甚至因而暴富,更與客人的孫兒發生了一段不倫之戀,尋回了自尊。當她壓抑日久的慾望被盡情釋放時,她愈做愈狠,盜取了過千萬後,終被銀行發現...
女主角的行為未必能夠討好,但在劇本的細膩描繪下,竟不期讓觀眾對她產生同情
本片被包裝成一部犯罪電影,實則也是藉此來看日本社會百態,主要還是寫一位被受壓抑的婦女,一個釋放自我、滿足慾望的過程。劇本聚焦於這位典型的小女人一直以來的刻板生活,從片初的幾個鏡頭、與丈夫之間的對話,輕輕幾筆已把她的性格塑造得非常立體,給了一個很充足的根基讓觀眾投入角色:換著是我也會想瘋狂一次。
自從接觸到物慾與性慾的解放後,劇本對角色的性格轉變寫得極富衝突意味,鋪排起來仍見層層遞進,即使她與少男之間的一段不倫之戀,明知沒有好結果,倒把這段夢幻的故事展示給觀眾,這才是女主角夢寐以求的人生,而過程更有盡起承轉合。面對著她前後兩種生活所產生的矛盾突變,大抵觀眾都會因此對她產生同情;哪管這是一場極嚴重的犯罪行為,她的犯案動機,或是那種扭曲了的價值觀已足讓觀眾希望她能繼續如此幹下去。能夠成功帶到這種共鳴感,甚至處處散發出強烈的戲味,細膩的劇本絕對應記一功。
初次接觸到金錢所滿足的物慾快感後,還能夠回頭嗎?
我很喜歡整個故事背後所帶出的信息,那不是一個俗套的「錢是萬能」題旨,反是如何釋放自己,活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。或許,電影中就金錢與物慾的道德觀念可能有點離經叛道,但當一個人長期被困在刻板乏味的死胡同裡,一旦有機會突破這框架,是否應該活在當下?片中不同客人到了年老之期,才開始懂得使用金錢去製造快樂,一輩子死慳死儉,莫非又得到老來才能瘋一回?藉著女主角不同的「定期存款計劃」去暗喻一眾客人的生活態度,到底應該積蓄到某個年期才去花,還是盡早享受金錢的快感?這也是一種頗具反思的設定。另外,女主角小時候利用金錢去改變了別人的生命,終於到了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自己、重拾尊嚴時,到底是找到真正的自由,還是反給自己困到另一個沒有自由的世界中?開放式結局頗有味道,倒能讓人去細想這一切的種種。
作為一部犯罪電影,片中就著主角的犯罪行為,也作出了頗深刻的描寫。這些情節看來或有點天馬行空,卻又奇在看來並沒有甚麼破綻,以客人的同情心來製造連場欺詐,似乎現實也真的能夠發生。透過這種實感,末段亦帶動了極強的追看性,看著女主角對此行為愈來愈沉溺,更變相與銀行展開了一場另類的「鬥智鬥力」,叫本片除了在「女性電影」的角度外,也多了幾分懸疑迫力。
全片看似表情變化不大,宮澤里惠卻把角色的空虛寂寞演得情感盡現,是一回演技的示範
闊別銀幕多年的宮澤里惠雖在片中盡現老態,反因此更能投入角色,令這位「寂寞人妻」來得更具說服力。雖然,她在片中並沒有甚麼外露的演出,那種潛藏著的壓抑、無處宣洩的情感,全在她那經常帶點不知所措的面容上表現出來。中段開始,她逐漸釋放自我,演繹又沒有轉變得太突兀,反是層層遞進,慢慢轉變;結局面臨連番變卦後的不安,絕對是一場最佳表演,奪得影后之名,絕無過譽。
《紙月人妻》是一部出色的另類「犯罪式女性電影」,描述一個備受壓抑的女人如何透過金錢釋放自我,更從而描寫日本社會的眾生相;背後所涉及的道德與人性價值觀,也值得觀眾深思。故事看似難以入口,卻以犯罪故事來作包裝,先天令電影多了幾分追看性,對女主角的深刻描寫,絕對叫觀眾不禁投入了她的視點中,對她的所作所為產生同情。劇本的強烈戲味當然應記一功,宮澤里惠極富層次感的演出,也為電影倍添神采,成就了一部出色之作。
Rating:8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