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Poltergeist
7月21日 13:25 UA Megabox
早前曾經說過,很多電影在改篇或翻拍時,理應也要顧及時代進步與發展,不然一味依樣重拍,觀眾多年後看來或會覺得不合情理,甚至沒有新鮮感。廿多年前由Steven Spielberg所創作的《鬼驅人》,結合了恐怖、冒險及親情原素,成功創出了一部恐怖經典,即使今天重看仍不覺失禮。可是,時歷二十多年後又被重拍,新版《鬼驅人》雖然已換上了平板電視,又加添了航拍、智能保安等「現代」高科技原素,拍來卻仍覺毫無驚喜,甚至連陰森恐怖感也缺乏。的確,廿多年前的觀眾看見小妹妹在「玩電視」或會覺得很詭異,但要「玩電視」的話,今天我們已被《午夜凶鈴》及《七夜冤靈》所洗禮,經典場面的恐怖感已先大降。當近年凶宅題材多得過份時,我們看《午夜靈異錄像》系列已從驚嚇變成恥笑,衝入鬼界的情節亦被《兒凶》系列玩得神采飛揚時,新版《鬼驅人》仍樂此不彼地放進這些情節,也真令觀眾盡在意料之內了。驚嚇場面以外,原作那強烈的親情戲,換轉在此新作中,竟變成平白無味。在人物描寫過份單薄下,更作出了種種不合情理的行為。雖然,電影到了末段仍拍出了一定的緊湊效果,整體卻已不及當年勇了。
片尾仍有一節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
Eric一家搬進了新居後,兒女漸發現家中怪事連連,父母卻愛理不理。兒子Griffin發現妹妹Madison經常神色怪異,並對著空氣自言自語,而自己亦遇上了重重怪事。某天,當父母外出後,家中突然發生巨變,Madison被扯進了神秘空間。為要救回女兒,他們需先尋找靈媒的幫助,但一切事情並非他們想像般簡單...
即使換上了「與時並進」的科技,重現回經典的情節卻顯得有形無神
《鬼驅人》在廿多年前能成為經典,正是因當年的角度來看,電影那破格的故事內容、出色的特技效果,揉合上恐怖與冒險情節,創出一部與別不同的恐怖電影,自然大受歡迎。只是,事隔多年後,觀眾老早看得太多同類型的「凶宅」電影,甚至已被《邪靈》、《兒凶》、《午夜靈異錄像》等系列,將此類俗套的「凶宅」情節重新包裝,更大受歡迎。今天再看新版《鬼驅人》這個熟口熟面的故事,重拍後又沒有太大改善,創意亦比舊作遜色。即使劇情一味告訴觀眾,落力地加入更多「現代化」的科技,看來也真覺驚喜欠奉。
不作比較,獨看新版《鬼驅人》,效果也未如理想。片中的恐怖場面嚴重不足,驚嚇情節竟連「失驚無神嚇你一驚」都省回。一切恐怖場面盡在意料之內,全無令人難忘的場面,作為一部恐怖電影也真夠失敗。片中為求製造所謂的驚慄效果,多次設計出大量無謂的情節去製造恐怖,例如一次又一次分開幾位角色,獨立設計恐怖情節,而角色遇上了異像,亦往往展現出不合情理的反應,再加上來來去去都是那兩三道板斧的嚇人技倆,已難叫觀眾投入其中。
在角色塑造嚴重蒼白下,一眾主角的行為更不期叫觀眾看得反感
原作《鬼驅人》的親情戲份甚為細膩,寫一家人共同對抗靈異之物更不乏溫馨情節,來到此作,劇本對一家人的描繪嚴重不足,父母及姐姐的角色形同虛設,典型性的愚蠢對白實叫人看得不是味兒。片初花了漫長的鋪排去寫父母的經濟困境,到了末段又無好好交代,讓片末的「救女」情節難得應有的共鳴感。
即使主線的弟弟妹妹,兩者的關係也來得理所當然,全是在劇本強行塑造下的性格,對白與行為來得非常外露,連末段加入的幾位「驅魔人」性格也盡在意料之內。劇本對角色描繪先天已有敗筆,也難怪這個本以親情為主導的故事,看來只覺毫無味道。在劇本先天描述極為不足下,一眾演員演來也仿如不在狀態般,讓五位家庭成員甚至為觀眾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反感與煩厭。
初段無謂情節過多,令末段廢話少說的「救女」情節顯得效果更佳
幸而,電影末段寫進入冥界的情節,拍來也總算能得緊湊之效(略嫌與《兒凶》如有雷同?),在今天的出色視覺特技效果下,這場重頭戲總算能與原作堪比。起碼能為片初毫無神采的驚嚇場面,帶來了不俗的壓軸高潮色彩。
新版《鬼驅人》在票房與口碑俱插水下,也許再次印證了「有些經典不能亂碰」的道理。而且,《鬼驅人》的原創故事在今天重拍根本不合時宜,畢竟觀眾看得太多同類電影,早就已經「嚇大」了,而本片又沒有加入很多創新元素,令一切驚嚇場面看來平平無奇。此外,那個平白無味的劇本,讓一眾角色俱無從發揮,甚至看不出這家人的緊密關係,叫末段的「救女」情節為搞而搞,只慶幸其本片的視覺效果,總算為高潮戲挽回不少分數。
Rating:6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