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諜者(優先場):Steven Spielberg回勇了

英文片名:Bridge of Spies

Steven Spielberg近年水準飄忽,似乎已久有佳作露面(前作《林肯》除了演技外,我真不覺是部佳作),今回夥拍其老拍檔Tom Hanks,又找來了他最擅長的德國與蘇聯背景故事,看來又真能給觀眾挽回一點信心。《換諜者》講述於冷戰時期美蘇對間諜情報那白色恐怖式恐懼,繼而由Tom Hanks所演的律師執行一回「換諜」行動。雖知這類描述冷戰及間諜的題材,一不留神便會悶場連連。落在Steven Spielberg手上,當然不會是部火爆的動作片,亦不如《Argo救參任務》般緊張得叫人手心出汗。片長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,仔細地交代了故事中三線劇情的來龍去脈(局部場面之間不著痕跡的過場剪接尤其精彩),以及律師與間諜之間的情誼,確有導演固有的情味。此外,故事亦描述了冷戰時期美蘇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與衝突,甚至連美國內部的官員都互不信任,把冷戰期間那種無形的迫力寫得非常立體,而主角那種左右做人難的處境、有情有義的性格刻劃甚佳,末段「換諜」的重頭戲亦充滿劇力。可是,《換諜者》依然離不開導演近年的「長氣」,前段花了漫長時間才正式入題,與主線劇情仿如兩個獨立故事般,難免顯得節奏不一。

 

美蘇冷戰時間,蘇聯間諜Rudolf於美國被捕,並由Donovan作為他的辯護律師,更因此令Donovan成了美國的頭號敵人。漸漸,Donovan發現Rudolf骨子裡也是一個愛國者,且是個忠於自己的君子,並對之產生改觀。與此同時,美國機師於蘇聯執行偵測任務時被擊落,成了蘇聯的俘虜,並提出要交換Rudolf。Donovan被中情局看中,臨危受命成了這場談判的重要人物,他必需進入危機四伏且政局動盪的東柏林,在孤立無援下,執行一項從沒有人嘗試過的任務...

 

Steven Spielberg近年水準也開始飄忽,坦言前作《林肯》只是一部「搏攞獎」的工整之作,誠非佳作,拍回這類涉及東西德的故事,反而較為得心應手。電影描述冷戰時期美蘇之間觸發的連番暗戰,劇情大抵可以分為前段的案件審訊與末段的「換諜」情節。

 

前段雖然入題略嫌緩慢,但看著律師與間諜之間的微妙感情關係,還是導演最拿手的戲法。劇本對政治與法律方面來了一個很深刻的議題:到底一個本質是個忠於國家、忠於自己的大好人,能否因其在敵國的行為而被判刑?可是,他確又對己國產生威脅!面對這個兩難處境,主角堅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亦深知間諜都應該得到公平對待,因而肩負起自己的專業態度,落力捍衛他的人權。

劇本把政治與法律之間模糊的界線刻劃頗佳,針鋒相對的法庭戲亦處理得恰到好處,尤其連法官都已對被告人有嚴重偏見、執法人員在政治大前提下又能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」,似乎今天港人看來,更覺共鳴。

 


描寫冷戰期間各派互不信任,甚至連己方都爾虞我詐的情節,本片刻劃起來甚有戲味,是導演一貫的功架

後半段則是正式進入重頭戲的「換諜」情節。全片確能把冷戰時期互不信任的氣氛展現,甚至連自身官員都不能相信,主角身處於美國、德意志及蘇聯之間三方進退維谷,三線人物皆各懷鬼胎,中段甚至突然多殺出一個無辜的受害者,令事情更見複雜。導演在處理這些情節上,坦言略嫌有些少混亂,仍拍出了濃郁戲味。重頭戲切合回電影主題的「謊言」與「信任」,一條「換諜橋」上製造得極佳高潮位,而主角不時的輕鬆笑語、與間諜之間的關係,亦拍出了一定的感人力量,可算是挽回了導演的頹風。

 

不過,總觀全片而言,個人覺得《換諜者》還是太「長氣」,過程偶覺冗長。畢竟,前段漫長的鋪排與後段的「換諜」情節,無論節奏與故事似乎也分野太大,獨立作兩部電影來看,效果確實不俗,惟兩段劇情放在一起,似乎想說的東西過多,看來就覺太冗長了。

此外,末段劇情過於複雜,即使電影長達兩個半小時,前段刻劃太長,終令末段的敘事時間亦得大減,稍一不慎可能便會跟不上劇情,而對這段歷史不大熟悉的話,隨時更會看得一頭霧水。

 


整部電影似乎是衝著美蘇兩國的司法體制出發,從此突顯美國的「包容」一面,讓片中局部情節拖得太長了

其實,不難看出Steven Spielberg似乎又想滲透出一種大美國主義情懷,因此於初段才得大肆鋪排主角與間諜之間的關係。雖然,美國國民對間諜仍持有敵對的態度,但在完善的司法制度下,他仍能獲得公平的審訊與對待。反之,當美國機師落入蘇聯手中,卻受盡折磨與酷刑。對比之下,「疑似叛諜」回國後的不同對待也昭然若揭,前段那漫長的鋪排,大抵也只為得這個效果。只是,這段鋪排真的太長,反令電影的整體觀感時急時緩,偶有緊湊劇力,卻又得兼顧這些「美式情操」,看來好感便大降了。

 


全片沒有寫出到底間諜真正身份是誰,Mark Rylance卻把此角演得維妙維肖,令人難忘

與Steven Spielberg合作無間的Tom Hanks,在本片中也交出應有的功課,在發揮不大下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,平實地演活了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律師。反倒最驚喜是演蘇聯間諜的Mark Rylance,他在片中冷靜機智,也沒有一絲「奸角」的味道。全片沒有描述他的「真正身份」,也沒有寫他的故事,為其增添了一份神秘感。他演出此角時神態自若,既有友善的一面,亦不乏令人同情的神態,當中他與律師之間的微妙感情、最後於橋上的幾個眼神,可謂比影帝Tom Hanks來得更精彩。其戲份於末段縱少,卻成了全片最亮眼一員。

 

 

總的而言,《換諜者》可算是導演Steven Spielberg的回勇之作,雖然本片直指奧斯卡頒獎台的機會甚微,卻是一部較為親民、易入口的作品。全片描述律師與間諜之間的微妙關係,充滿著小情小趣,而重頭戲的「換諜」情節亦把美蘇時期冷戰衝突的氣氛刻劃得充滿味道,末段更是劇力十足。可是,略嫌全片的節奏時急時緩,片初漫長的鋪排獨立而論確實可觀,整體卻對整部電影的幫助不大。乃至後段於有限時間內要鋪排大量複雜的情節與人物關係,寫來亦覺有點混淆。Tom Hanks毫無難度的演出當然不會令人失望,但演間諜的Mark Rylance渾身是戲,則成了全片最出色一員。

Rating:7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