屍殺列車(優先場):好緊張!仲好有戲味!

屍殺列車

睇文前留意喇!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英文片名:Train to Busan

屍殺列車

《屍殺列車》或算是一部未映先轟動的電影,不單南韓當地大破票房紀錄,就連本港發行的預告片點擊率都大殺四方,以韓國電影而言,算是極難得的事了。事前老早知道《屍殺列車》有多好評,已抱極高期待入場,仍有始料不及的驚喜,想像不到原來「喪屍片」 可以這樣拍。你沒猜錯,故事就是在一架高速列車內發生,一眾主角被喪屍圍攻,困在車上進退維谷。很刺激吧?無用多說,大抵已想到這是一部典型的「困獸鬥」式喪屍電影。近年「喪屍」電影愈玩愈大,可如《地球末日戰》般演變成大型災難片(本片有不少鏡頭向其借鏡,但更勝該作),對上一部如此具迫力的「困獸鬥」,或說能與之堪比的「喪屍片」佳作,已得數2004年的《活死人凶間》了。對,無需荷里活重金重拍,這根本就是一部能達荷里活級數的作品了。《屍殺列車》幾乎以列車行駛的實時時間來拍,過程極為緊湊,亦如《活》片般,廢話少講馬上入戲。無論列車內外均危機四伏,兩個小時不單達零冷場之效,更不乏緊張得叫觀眾不敢直視的場面,當中過「喪屍陣」的方法,是近期最緊張的情節了。最驚喜的是《屍殺列車》不止一味大搞視覺特技、製造緊張,竟連情理也兼備。全片縱不致像《28日後》般突然變成了文戲,在極緊湊的節奏下,也不忘描述種種人性掙扎;絕境當前迫發出的人性困局,刻劃起來極為細膩,讓全片處處充滿情味;一眾主角的性格轉變,讓他們不致淪為一味「殺喪屍」的悲劇英雄人物。短短的兩小時內悲喜交集、處處充滿緊張情節,末段更是突破常規,完全始料不及;內容包羅萬有,是一部超水準的娛樂鉅獻。

 

 

生化工廠出現意外,病毒侵襲全城,全民一夜之間變成喪屍。基金經理為滿足女兒的生日願望,帶她前往釜山見前妻,卻不知道火車站早被喪屍侵襲。火車出發後,他們始發現有病者在車上,病毒迅速傳遍火車,生還者只得被困在一列車卡中動彈不能。車內滿有喪屍攻擊、車外卻有更多未知的恐懼,在一片茫然之下,到底應留在車上,還是停車逃生?

 

屍殺列車
密閉空間下拍出連場極具壓迫感的困獸鬥,如何突破喪屍的方法實在太精彩了
每每看這類喪屍電影,也一定會出現這類艱難局面,讓觀眾不禁切身處地作思考:換著是我,將會如何自處?《屍殺列車》讓故事發生在一架有限環境的火車中,更讓這些艱難局面來得更矛盾。開門與否?停車與否?光是這些不斷湧現的問題已膽戰心驚,不單製造了連番高潮,更讓末段出現始料不及的變卦。個人很喜歡這聰明的設計,先天讓觀眾置身於一列無處可逃的列車中,後天也刻意留白車外的世界,令《屍殺列車》出現更多艱難抉擇,到底是去或留?每次開門,到底是一線生機,還是湧現更多危機?這算是突破了同類喪屍電影的「玩法」(尤其中段一場意外衍生的種種問題)。即使不少畫面真太像《地球末日戰》,水準卻遠超了那部荷里活大片;氣氛調度與控制的功架,更非荷里活同類製作能及。

環境上的限制無疑令電影迫力十足,列車開出一刻後已再無讓觀眾喘息的餘地,危機一浪接一浪。的確,《屍殺列車》不少情節明顯為「製造緊張」,「製造」得來又能兼顧劇情發展,各個細節位與支線連環緊扣,你的確覺得電影在「製造緊張」,但你又會覺得「製造」得宜,能讓你完全融入劇情之內,與主角們一同歷劫生死。既能製造緊張,也能製造共鳴,是這類電影較難做到的事,《屍殺列車》成功在設計了這麼一個處境,智鬥喪屍、過「喪屍陣」的方法,俱真讓觀眾看得時而熱血沸騰、時而跟著主角一同屏息以求生。每部「喪屍片」都有一定的制敵之法,這次運用上車廂的環境與周遭的地理形勢,創意十足。

 

屍殺列車
這絕非是一部廉價的喪屍電影,片末場面要多大有多大,完全想像不到!
既拍一部喪屍片,當然要拍出末世色彩,故片中處理的大場面也絕不失禮。喪屍造型是較為破格的示範、「屍變」的過程亦別出心裁。作為一部「喪屍片」,《屍殺列車》難得地沒有大搞過度血腥(因此本片無需三級),視覺效果適可而止,能讓觀眾自行幻想,效果已夠精奇。最驚喜的視覺效果,反是末段的連場追逐與大爆炸,在此不作穿橋,但其視覺效果實是亞洲電影製作中鮮有的大場面,場面震撼迫人,絕對能突破閣下的想像空間。視覺效果的出色,令說服力大大提高;到了末段不斷突破傳統框框,每每讓觀眾誤以為已經完結,誰知危機還在後頭。連場大型的視覺特效,絕對是你入場沒想過會看到的大場面。

 

屍殺列車
全片氣氛營造與視覺特效俱佳,最深刻是片中對角色的塑造、人性的刻劃,描繪一場火車的眾生相深刻傳神,屬同類電影罕有筆觸
欲求刺激絕無失望,也肯定大部份觀眾入場都只為過癮,可沒想到《屍殺列車》竟然充滿戲味,是同類難得一部「有劇情」的喪屍片。不難想像,劇情初段先各自敘述一眾乘客的眾生相;誤以為不過是一個個「等死」的受害者,誰知竟然每個人都有發揮空間,彼此性格與命運更是暗暗連繫。「有戲份」的角色幾乎接近十個,在連串危機、不斷製造緊張時,還能兼顧角色固有的性格特徵,劇本上也絕不馬虎。

在一個絕望的喪屍故事外,主線也包裝著一個至深的親情故事,男主角與女兒之間的關係、甚至連性格也慢慢改變,成了電影中最堪玩味的感情線。至於其餘一眾配角,無論是夫婦、小情侶、一對老姊妹,再閒角至乞丐、司機、車務員等等,哪管只有一兩個鏡頭,也能寫出鮮明的性格特徵,全叫觀眾留下深刻印象;一個大反派搶戲之極,看得人神共憤、拳頭緊握,亦屬一大妙筆。有了這一眾角色的鮮明性格,末段迫發出來的人性陰暗面、活人竟比死人更恐怖、層層遞進攻過去的另類「階級鬥爭」,不期讓人想起同屬南韓的《末世列車》。絕境當前對人性刻劃之深、激發出一個個極端的人性衝突;在此環境下或難說誰對誰錯,角色之間的衝突面,卻是同類電影中罕見的神彩。如是者,《屍殺列車》在觀能刺激以外,脈絡清晰分明、伏線與危機連環緊扣,劇本能於娛樂性與劇力中雙輔雙承,成就一部水準之上的佳作。

 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孔劉於《無聲吶喊》中已有絕佳演出,在這部超級大片中擔演一個慈父,雖然發揮不及其餘角色,末段的內心戲份,相信賺取觀眾不少眼淚。反倒,我蠻喜歡一眾配角的演出。最深刻是演個有情有義丈夫的馬東石,他在片中型格十足的演出,多次帶動了片中的高潮位,其不時流露的喜劇與幽默感,也能淡化過度緊張的氣氛。

 

 

因此,請別覺得《屍殺列車》又是那類千篇一律,大賣血腥恐怖核突、不斷「製造緊張」的電影。當然,若論「製造緊張」,本片功力深厚,甚至遠勝於無數部荷里活同類作品;論其「困獸鬥迫力」,對上一次有此水準之作,可真要數《活死人凶間》。近兩小時非但全無冷場,更是緊湊得讓觀眾不住屏息,末段種種突破傳統框框的處理,為電影帶來了層出不窮的視覺震撼。不過,全片更出色在劇本安排,算是難得一部極有戲味與劇情的喪屍片。過程情理兼備,連環緊扣的「緊張位」完全合符劇情所需;角色超鮮明的性格,讓哪管只有一兩句對白的閒角都令觀眾難忘,而片末所探討的人性衝突,更是出乎意料之外深刻,不期讓人看得拳頭緊握。雖然「韓風」極盛,但韓片怎也難打入香港市場。當年《我的野蠻女友》仍為唯一一部能破千萬票房的韓片,其寶座已穩坐了14年,且看香港觀眾會否給本片一個機會,創個千萬奇蹟。若此娛樂佳作都難以成功,真難想像有哪部韓片能夠達標了。
Rating:95/ 100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