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(優先場):我所愛的人你到底是誰?

怒

英文片名:Rage

rage

片名一字既之曰《怒》,言簡意駭,但我真懷疑向來對片名極敏感、以此來斷定一部電影成敗的香港觀眾,到底有多少人會有興趣入場。發行上斗膽不改個通俗的片名,以日本原片名作推廣,倒是一冒險奇招。一宗神秘兇殺案件後懸疑未破,幾個樣貌相當相似、仿沒有過去的神秘人,終令他們所愛的人均人人自危。這明顯是個競猜「誰是兇手」的懸疑片吧?某程度上真的是個懸疑故事,但片長兩個半小時,你看了超過個半小時還覺尚未入戲,縱不致乏味,總覺得好像難用一條線連結起來。到了終極真相揭破後,始發現最出人意表的地方,並非「兇手是誰」,而是,這根本並非一部懸疑電影,反像個愛情或親情故事。片中蘊含大量信息到結局瞬間爆發,震撼力驚人,完全扭轉了前個半小時的調子,亦覺那漫長的鋪排是絕對需要引你入局!在人與人之間疏離的社會中,要談一記「信」字已經可能性甚低,哪管你是最親的人。無論是片中的日本社會還是香港社會,背後的信息比觸發一切的「怒」字更具警世意味,讓電影不單有力成年度最愛電影之一,解讀性同樣絕不輸蝕。

市郊發生恐怖血案,一對夫妻被神秘兇徒入屋殘殺,留下一記「怒」字便銷聲匿跡。一年後,警方仍然毫無頭緒,甚至深信兇徒早已易容藏於社會之中。與此同時,直人與優馬在夜場相識,成為同性戀人,但直人卻有個不願承認的過去;身份神秘的哲也與愛子打得火熱,很快踏入同居階段,偏偏愛子父親總覺哲也性格詭秘;小泉在沖繩渡過夏天時,認識了浪人信吾,與之結成好友。警方公佈了疑兇的拼圖,三位來歷不明的神秘人全均是疑兇之一,連身邊最愛都人人自危...


頭個半小時真搞不清故事在幹甚麼,縱找不到悶場,卻難把一眾故事連上,原來這才是妙筆所在

導演前作《惡人》水準不俗,卻帶點過譽,今回再度改篇同一位作家筆下的小說,又是同類觸及人性陰暗面的題材,坦言入場前真期望不大。劇情明顯(或許根本真是)個「猜猜誰是兇手」的故事,你明知道花了大半天時間,去交代這三組毫不相連支線的故事,他們之間總有人是兇手,但的確你看了近個半小時好像還支離破碎,尚未入戲,差點誤以為導演李相日又拍出了一部過譽之作,又或如同期的《少女》般,只能堪個突兀的結局了。觀影時你自會不斷猜,這三個人到底是否同一個人?是否導演跟你在時序上玩遊戲?是否這三個人背後都有個「幕後大佬」?是否兇徒暗藏警局之內?是否三人均是合謀兇手?這三組支線到底又能如何連結起來(略懂日本地理的話,理應知道這三個故事背景根本難以扯上關係)?


這既是一部懸疑電影,實則更是一個寫情的故事

誰知,這是一部懸疑電影,在此並非劇透,只能說,最出人意表的真相,原來這非一部懸疑電影,反是一個談及幾段情的故事。誰是真兇在此不作揭露,看至末段自會覺得那漫長的鋪排是絕對必要。細想一下,導演縱用上極緩慢的調子來敘事,其實你又不覺得有甚麼悶場,反因那情感細膩的筆觸,讓你投入故事之內而不自覺,乃至真相揭露時的爆炸力驚人,與同期《少女》帶點「為扭而扭」的方式,簡直是高下立見了。如是者,電影片長超過兩小時,只為去拼湊一個「誰是真兇」的故事,其實絕對有需要;到底真兇誰屬或非重點,背後的那個信息才是最令人震撼。

我很喜歡全片把幾個看似毫無關係的故事分開來拍,剪接上又能把各條支線的起承轉合連貫,輔以警方的查案過程,看來或會覺得鬆散,卻又不會感到悶場,甚至如前文所述,慢慢引領觀眾入局而不自知,這一手法已令我鍾情了。除了主線的信息外,電影同時亦滲入社會上的不同問題,輔以各個故事本土味極濃的背景,看來更覺投入其中,單此一點已經遠勝前作了。

在一個人與人之間信任已接近破產的社會中,哪管是電影中的日本還是我們身處的香港,要真正去相信一個人,可能隨時連自己的枕邊人都做不來,還談幾位像片中的「神秘人」?防人之心不可無,但每個人都有權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、不願向人透露的一面;擁有這些秘密,又是否代表我就是個壞人?到底,全心去相信一個不熟識的人會傷害自己,還是不相信一個最愛的人傷害力更大?背負起一個「信」字,需要有多大勇氣?結局談不上沉重,幾條副線都各自有令人神傷的一刻,這個深刻的信息經由故事發展帶出,隨時心痛得叫人不禁落淚。


妻夫木聰縱仍是「賣靚仔」,卻無論於內外均是一回水準之上的演出了

演員方面,最驚喜是近年多產得有點煩厭的妻夫木聰。比跟導演合作的前作《惡人》更具發揮性。他演的同性戀者,幾場大膽情慾戲已令人眼界大開,而他演一個外表風光、內心寂寞的中產男,倒有不少發揮空間,而末段真相揭宗後,他的演出更是賺人熱淚。女角方面,向來自己有點反感的宮崎葵,難得演出不再造作,感情真摯流露,中段一場嚎哭戲更是深深感染到我。另一驚喜是年紀輕輕的新演員廣瀨鈴,去年的《海街女孩日記》或令人眼前一亮,仍未至於難忘,今回演的角色更具挑戰性,把青春少女遭逢巨變後的前後對比演得層次分明,某一幕七情上面的演出,幾乎不忍直視,相信前途無可限量。至於三位「疑犯」綾野剛、松山研一、森山未來礙於劇情所限,很難有所發揮,有趣的是,劇組找來這三位演員,倒在外表上極為相似!

到底這一記《怒》字與真相有何關係,當然得入場自行尋找答案,但請先有個心理準備,這並非100%一貫的懸疑兇案電影。電影絕大部份時間的確能讓你猜「誰是兇手」,背後的真相卻非如此簡單,而前大半段亦真調子緩慢,仿不著邊際般,得先有心理準備。誰知如此鋪排絕對有必要,亦能帶領觀眾慢慢入局;背後談及信與愛的信息,言簡意駭,除了在戲劇效果上能給予觀眾震撼之感,當中也有強烈的反思空間,讓電影不致流於傳統的懸疑電影,絕對是「嗒落有味」,愈想愈喜歡。
Rating:90/ 100

如欲看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即Like【晞。觀影記事】【有故事的旅人】專頁!
全新IG亦已開放,請Follow: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