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Mad World
一年前《踏血尋梅》言猶在耳,寫下了最悲情的邊緣人故事,不單叫好也難得叫座,更成了金像獎的大贏家之一,一年後的「悲情代表作」就有這部《一念無明》。雖然兩者關係不大,但除了影期相近(《踏》片也是於去年同期公映),片中所談的邊緣人故事、低下階層的社會現況、人性最絕最深的陰暗面,也同需演員投放度極高的演出,但個人覺得《一》片的沉重度更勝《踏》片。故事講述患有躁鬱症的男人,如何再康復過程中與老父相處的過程。過去揮之不去的陰霾,仍在腦海中死纏不放,似乎沒有誰能找到一條清晰的出路。這是一部好電影,但絕非一部舒服的電影,觀影途中可真沉重得我差點受不住。全片極高的實感,連《踏血尋梅》的一絲戲劇感都抹去,根本如在看一個紀實故事般真實,心情不佳者切勿入場。劇本在刻劃這個故事時,並非一味悲情,把一切寫得了無希望,在短短不足兩小時內,寫盡了香港社會的種種現況,如房屋問題、醫療政策、教育制度、扭曲了的價值觀、人與人之間的互不信任等等,透過一對父子的無奈經歷,看盡社會上的人情冷暖。當我們看這些悲到盡處的故事,竟覺這是超寫實時,是否印證了英文片名改得超貼題,我們都是活在一個「Mad World」中?
阿東雖然患有躁鬱症,依然堅持照顧病母,因彼此相處不合,終釀成無可挽回的慘劇。阿東康復的過程中,得與當年把兩母子棄之不顧的父親同住。二人在劏房之內,過著相對無言的生活,當他們開始走出昔日的痛楚、彌補失去了的父子情,始發現更大壓力,來自於社會無形的壓迫感...
入場前早有心理準備,這是一個悲得極致的故事,可沒想到全片竟如此沉重。即使導演在映後分享會中,談到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,眾人也力求在絕境中尋找出路,但觀影途中卻絕不好受。有一刻,我甚至覺得這一眾角色真會走向絕路、步向自毀邊緣。就個人而言,易地而處,我真看不到有何出路可言。幸而,劇本並非一味製造無限悲情,帶點開放式結局仍有丁點希望,世界再悲涼再絕望,還是有機會走出困局。假如,你接受得了這個悲情的調子,本片還是一部水準之上的佳作。
導演黃進初執導筒,駕馭起如此沉重的故事,也看出要消耗演員們極大的體力與精神,拍來調度有序,氣氛拿捏準確,先不談調子會否過份悲情,過程確叫人屏息以待,得看畢這100分鐘之後才能鬆一口氣。這個故事性不強的題材,採取了接近紀事性手法,如實地捕捉兩個大男人的生活點滴。就此看來或會感到悶場,因此過程不斷時空交集,從主角混亂的思緒,拼湊出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。事情的始末不算複雜,導演沒有用上時序去拼湊故事,反透過主角心境來作插敘;看似雜亂無章的片段,因應某件事、某一刻的心態來作前呼後應,拍來感情力量倍增,也帶動得強烈劇力,乃至末段幾幕重要場面一下子爆發,力量之強、發揮之大,相信能為幾位演員最少得個提名了。
我最喜歡劇本用最有限的時間,透過兩父子的經歷,看盡香港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。片中的劏房是低下階層,甚至邊緣人(角色背景選角也是一絕)的縮影,各人很難有「往上流動」的自由,委身於這個絕境中,哪管內心有愛,無形間都變成了一個為求私利、只顧自己的虛偽之人(婚禮一場看似諷刺其實極為點題),這又可是很多香港人的寫照?從此延伸到教育問題,新一代所學的,並非實際生活的知識,更被扭曲成「靠雙手搵食」沒有出色、「錢搵錢」才是王道;興趣沒有「錢」途不如老早放棄,安心學懂如何努力向上爬。如是者,我們被社會塑造成一條既定的路向,三十歲還不結婚不穩定就會感到焦慮困惑,一生看似安定平凡,突然經歷變卦,信念便馬上瓦解,嚇得無所適從,完全接受不來。即使兒子幾乎能夠成家立室,難以揚名立萬,仍令傳統家庭看不起自己,終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。
那邊廂,即使男主角經歷過人生低谷,骨子裡還是一個孝子,偏偏背負著一個不堪的過去,不單受盡白眼,就連家人都要提防自己。絕路之際尋求醫生協助,卻像雪球般被院方推來推去,連帶醫生都冷漠應對。當醫療制度已經超出了社會負荷,身為升斗市民又怎能求助(老父與醫生的對話,相信過來人定必會心微笑)?全片帶出了許多此類社會問題,並沒有大加批判,輕輕道出各個社會現狀,取材恰到好處,觀眾不難有所共鳴。雖然調子拍來很沉重,諷刺在我們又覺得出奇地寫實,仿是一部香港現狀的宣言書,記錄了這些年我們面對著的種種問題。用一個如斯故事去勾劃出極具視野的社會百態,視野遼闊,絕對是一回出色的劇本。
據說這個劇本獲得一眾演員鍾情不已,甚至不惜「義演」,眾人也交出了超水準的成績表。憑本片獲金馬獎「最佳女配角」的金燕玲,戲份不多,只有單單一天的拍攝時間,每場演出也相當到位,歇斯底裡的演出叫人又愛又恨、愈看愈心痛,簡直牽引觀眾心靈。演戲經驗不多的方皓玟,同樣只有數場戲份,一場「寬恕」的獨白完全交足內心戲,把角色積壓多年的怨懟、喜怒哀樂盡在幾分鐘內頃間爆發,演出眼前一亮。
曾志偉收起了喜劇式形象演一個「廢柴父親」,內歛而細膩的演繹,幾乎是他近年最具發揮的一回。當然不得不提男主角余文樂,據說演出此角過度入戲,幾乎頻臨精神崩潰,對於向來演型男的他,這次告訴觀眾,他也是個演得之人。從頭到尾盡皆揮耍自如,完全是他的個人表演,尤其末段走出陰霾後,從冷靜再度走到崩潰的演繹,可會為他帶來最少有個提名?
總的而言,《一念無明》絕對是一部難得的獨立佳作,但入場前真要有心理準備,這是一個悲到盡處的故事,假如心情不佳或陷於人生低潮,切勿入場。喜見全片並非一味賣弄悲情,把香港塑造成一個悲劇都會,劇本在有限時間中,透過兩位主角的經歷,側寫香港低下階層的社會面貌、人間百態,採取近乎紀實的方式拍攝,效果極富迫力,不禁令全場觀眾屏息。導演初執導筒,無論在帶動演員火花、製造氣氛、凌厲剪接、敘事方式上都有著出色功架,再加上一眾演員幾乎入魔的投入演出,絕對可重走去年《踏血尋梅》的舊路,在本年度的香港電影中留下一重要名字。
Rating:80/ 100
如欲看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即Like【晞。觀影記事】及【有故事的旅人】專頁!
全新IG請Follow:#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