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若有去過東歐小國旅行的話,定不會對這類「Open Air Museum」陌生,幾乎每個地方都會有這類博物館, 大抵這些國家多曾以農務為主,這些展示傳統農村生活的博物館,便於每個地方必備了。久仰大名,知道這些博物館別具特色,能把古代的農村面貌重現,不知怎地,去到每個地方卻總把這些景點放到最後選擇;明明很想去看看,卻又不會把之放在首位。最後,來到愛沙尼亞(Estonia)首都塔林(Tallin),因預留多了時間在首都,便決定到當地的「Open Air Museum」看看。
博物館以農村生活為主,設計古色古香,作為都市人走進其中,確是難得的體驗
雖然前往當日下著雪,卻仍不減博物館的嬌美。這裡不乏歷史猶久的建築物,包括一座遠至15世紀末的風車。場內不單展示了農屋面貌,亦有古人的生活智慧,眼界大開。有別於其他東歐國家,因愛沙尼亞位處於界乎北歐與東歐之間,面鄰波羅的海(Baltic Sea),冬天氣溫嚴寒,這裡也展示了漁村生活,怎樣面對冬天的極端天氣。這些你未必會在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,在這個面積極大的博物館中,就能大開眼界。
開放式博物館面積極大,前往當日人流極少,走到高處一睹眼前空曠景觀,嘆為觀止
正因為前往當日下著大雪,走了大半天,除了我跟另一位女遊客、一對夫婦外,我都看不見任何人。踏在厚厚的積雪上,或許真的舉步維艱,仍很享受這種難得的寧靜。博物館規劃很好,分成了不同區域、不同種類的房屋,亦因著附近人流極少,幾乎天地獨我一人的姿態,走來舒服自在,盡目心曠神怡的白雪景色,配上彷如走進時光隧道的農村景觀,無論哪個角度都是美不可言。即使看不到夏天綠草如茵的景色,但這一片壯麗的白雪奇觀,還是讓我為之著迷。
館內大得有個森林(或許也是呈現古時生活環境),下著雪竟荒謬得在博物館中迷路
不過,由於博物館面積極大,因天氣問題也發生了一段小插曲。博物館全屬戶外用地,面積空曠,也沒有太多明顯的路徑指示;大抵為呈現原始面貌,館內幾乎沒有現代化的建築;白雪皚皚下,走得久了你突然會發現,四周好像完全一樣。當我踏進博物館的一刻,其實天氣尚可,還未算難以走動,待走進了中部樹林以後,突然從雪粉變成大雪,我意識到要離開時,始發現怎麼我竟在同一地方轉來轉去?公園內的地圖看似很簡單、很小,事實上面積頗大,誤以為前方就是另一座建築物,走來還有一段路途。當我決定反方向走時,始發現連屋都沒有,四周白茫茫一片,又不見一個人,我苦笑:我竟在博物館中迷路了。
走到這家小屋原來已近出口,想不到避雪過程又有了一段有趣經歷
其時,我沒有網路,地圖又絕對多餘,天氣突然轉壞,我心知道在博物館準不會有甚麼意外,但也得找個地方躲躲,總不相信在一個博物館內竟然會走不出來!我決定向著同一個方向走,畢竟這非森林,純粹一個博物館,總會有盡頭!雨+雪愈下愈大,根本打傘都沒有用,眼見天色愈來愈昏暗,我竟覺有點怯慌。
終於,我遠遠看到了一家農屋,決定內進避雪。那時候全身又濕又冷,絕不好受,內心已從讚嘆一個仙境,轉移希望能及早離開。當我誤以為那又是一家展示館時,竟有一位老婆婆突然跳出來,看見我一臉茫然,問我:「Are you lost?」看她的打扮分明是博物館職員,我竟在一個博物館內迷路,只得尷尬地點頭。她的英語不佳,我大概意會到她眼見既然被困這裡,不如向我介紹一下愛沙尼亞的農屋文化。我聽來一知半解,卻被她慈祥的笑臉所感染,最後她更為我端來一杯熱茶,讓我倒真如古裝劇集的人般,迷路時竟跑到甚麼農屋內,遇上了熱心的好人,大抵,那就是她想傳達給遊客的信息、是當地人的好客之道?
我相信,在「正常」的日子前來,你準沒甚麼可能會在此迷路,但如我般在暴雪下前來,就真得要小心點了。據知,在旺季的周末,這裡將會有民族表演,從網上照片來看,相信夏天確是一片人間勝景;花半天時間當個古人,倒是不俗的體驗!
前往方法:於Tallin市中心乘坐21號巴士即達,需時約30分鐘。
【延伸閱讀】暴風雪下爬山走雙城:Sigulda及Cēsis城堡
【延伸閱讀】彷如不食人間煙火:波羅的海三小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