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房子 (S1-4)/紙房子現象:最高收視非英語劇集是如何煉成的

紙房子

睇文前留意喇!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英文劇名:Money Heist 西班牙原名:La Casa de Papel

 

*此文盡力保持不劇透,為讓各位得到最佳觀賞體驗,不設任何劇照

「追劇」經驗不多,以往也沒有太多耐性去「追劇」,隨著近年串流平台興起,又突然多了一堆「神劇」,再承蒙各位讀者不斷推介,近年倒真看多了。《紙房子》(Money Heist)是這些年來,繼《西部世界》(Westworld)之外最多讀者推薦的劇集,大家紛紛表示這是看過最精彩的劇集之一,達至「All-time favourite」級數。有沒有這樣誇張見仁見智,但就小弟「追劇」不多的經驗來看,這確是我目前看過最喜歡的一部。

紙房子 Money Heist
《紙房子現象》有第四季關鍵重要劇情,看畢四季才看吧!
喜歡《紙房子》的你,強烈推薦連同《紙房子現象》(Money Heist: The Phenomenon)一起看,但重要警告:緊記要把第四季看完才好開來看,這絕非單純的製作特輯,也將第四季最震撼的場口揭露,欲得最佳觀賞體驗,緊記要完整看畢第四季才看。
《紙房子》是Netflix目前全球最高收視的非英語劇集,也是IMDB史上最好評250大劇集之一,原來在西班牙播放時收視失利,到了第二季大結局更是收視直插谷底。即使Netflix購下版權都沒有刻意宣傳,竟然意外獲得全球一致好評,更爆紅成為全球效應,連帶一眾名不經傳的演員都成了全球偶像、劇集的紅衣與達利面具,也成了繼《V煞》後又一經典的反抗Icon,連帶一曲沉寂多年的插曲都紅爆。執筆此刻,《紙房子》亦為Netflix點播的第一位。

劇集的首兩季為一個完整故事,第三季明顯是意外大收後,Netflix立即進行添食,與第四季變成了另一部堪比電影場面的劇集。《紙房子》就是典型的「大賊械劫案」,分別用兩季的長度去談一宗大型劫案。一眾主角本以為有一宗完美的計劃,過程卻不斷發生意外得要臨場應變,而過程就在幕後主腦、劫匪、人質、警方四方面鋪排。至於第三、四季則因為第二季的某些事情,牽引出另一宗劫案,大體分別不大,但計劃更複雜、場面更大。

《紙房子》最精彩是劇本創意的無限可能,將傳統同類題材的「局中有局」不斷延伸,在「局中有局」以外,務求讓觀眾完全不能猜度。觀賞過程中,我確在幻想這群編劇在鋪排時的情況。劇情表面是個搶劫故事,惟當中的意外、怎樣自圓其說才是最精彩的一環,劇本格局大抵就如一個樹狀圖般:因為一個意外,又延伸至另一個意外,再因這個意外,牽涉到更多意外。這未知的走向,足教《紙房子》在小小的空間中,引伸出無限可能;主角的感情線、各種人性的本能,均令故事來得始料不及,來得夠「貼地」--你間中覺得主角與人質很笨,正正因為這些「笨」,令他們不是傳統故事中的超級英雄形象,成功將困獸鬥的格局重新打造。

即使來到第三四季,故事明顯添食味濃,亦有點「跌Watt」,也有更多漏洞,惟這些不斷爆發的意外,仍能讓過程包羅萬有,每個微小的支節與意外拼湊起來,到了第四季的最後數集來個大爆發,馬上又重歸了首兩季好感。看《紙房子現象》始知道,原來拍攝時並無完整劇本,一如美劇一樣,邊拍邊寫劇本,竟能寫出極堪玩味的故事。

看過一些結構複雜的劇集,如《閻》或《西部世界》,一樣追看性極強、懸念十足,同時亦因為結構太複雜,難說節奏明快或充滿娛樂性,但《紙房子》就能做到不斷「扭橋」之餘,也有超明快的節奏。劇中既有劫案的局中局扭轉,也有大型動作場面,數場槍戰火爆十足,第二季的高潮位看得痛快淋漓,而第四季那場「困局」的槍戰設計,將鬥智鬥力結合暴力血腥,當可堪稱看過最精彩的「困局」式槍戰之一,而《紙房子》將不同時序、場景完美湊合,將蒙太奇運用得淋漓盡致,簡直叫人看得喘不過氣來。

一部劇集最重要是角色與人物夠鮮明,畢竟這班人將會陪伴你度過幾十集,就像同期的《屍戰朝鮮》就有觀眾指其角色性格單薄,戰死了都分不清誰與誰。《紙房子》的人物個性鮮明,或許有部份角色行為衝動且反智,卻是笨得有其個性,漸漸竟會讓你愛上這班角色,為著他們的下場而全程投入,甚至投入得讓我看得眼濕濕,大抵「那個位」你和我都一樣。

還記得十年前《潛行凶間》上映時,曾有「道德L」表示如今價值觀崩壞,竟有電影談班劫匪,明明做著犯法的事情,觀眾卻同情著他們的下場,這個離奇的觀念,至今仍讓我深刻記得。事隔十年了,世界大變,就連香港也大變,觀眾或許對《紙房子》會看得更感共鳴。

這班人由初則劫匪,到漸漸變成反抗軍、反極權反體制的義士;從無路可退的低下階層,變成對抗整個社會的抗爭者,劇中的警員、執法機關、情報部門,你不能稱之為反派,總之就是行事不按常規、生安白造、為求目的不擇手段,完全就是今天香港的寫照。正如劇中所言:今天你用水炮驅散得一百萬人,明天自會迎來二百萬人。達利面具的背後,此非瘋狂的烏合之眾,而是一群有情有義、盜亦有道的羅賓漢,為社會發聲、向不公義宣戰。劇中不少情節與現實中不謀而合,不單是香港,更是食正近年世界各地流行的社會浪潮,自會看得更激動更痛快,這份宣洩的怒火,亦是在全球各地爆紅的原因,但願有天出現一個屬於我們的Professor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「追劇」經驗不多,目前《紙房子》是我看過最喜歡的劇集,即使第三季與第四季初確失了水準,慶幸第四季末完全把信心都挽回來,是難得追看了四季都沒有太失準的劇集。第一季初段與第三季確需要一點耐性,往後總不會令你失望;情節或許偶有誇張,正正因為這些「Bugs」、貼地的人性本能,引發更多意外,才是此劇的高潮。個人最喜歡第二季,火喉與戲味俱十足,是為全劇的高潮所在。你可以在第二季就停止觀看,因為那已經圓滿地完結了一件事,但因第二季實在太神,相信你怎也會直看第三與第四季。

在此不劇透第四季發生了甚麼事,但敬請期待第五季,也衷心希望第五季就此完結,見好就收,別把之拍爛。依如今之勢,何不把第五季變成終極之戰大電影?用電影的角度來看,相信會更精彩。

後記1:《紙房子》首兩季在西班牙免費頻道是Mini-series,每集長達70分鐘,兩季總共只有15集。Netflix購入後,把首兩季重新剪輯成約45分鐘,以迎合西班牙以外地區觀眾的習慣。網民表示,西班牙足本版剪輯更精彩更緊湊(Netflix為要撐夠45分鐘,不時把上一集劇情重覆),找不到有英文字幕的西班牙足本版,如有讀者有幸欣賞到足本版,不妨告知。

後記2:《紙房子》爆紅連帶一眾演員都備受觀眾注意。演出Professor的Álvaro Morte,曾有演出《死無對證》導演Oriol Paulo的《幻象》,同在Netflix上架,值得一看,而女主角Úrsula Corberó更將殺入荷里活,演出《義勇群英》系列最新一部外傳《Snake Eyes》。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