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套有限空間求生絕境片,有伏有唔伏!

在密室困獸鬥題材之中,都另有被困於絕境的電影,往往因為意外令主角落入險境,得靠自己智慧與毅力求存。這類題材沒有甚麼神秘力量或怪物,亦沒有太大人為的影響,就是單純一場意外被困在某空間,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哪,更得面對大自然與自身體能的極限。劇情往往只在有限空間內得幾位角色,既考演技亦考導技。此專題只包括因意外而導致主角落入險境,其他像有怪物、超自然力量、人為因素等密室困獸鬥片,有機會另文再分享。

冰峰168小時(Touching the Void, 2003 絕境:冰洞)

縱是紀錄片,卻拍得有如電影一樣。兩位攀山者經歷了最「經典」的人性抉擇,一條繩、兩個人,一齊死還是犧牲一個人。決定割繩以後,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救人自救,就成了全片重點。電影上映時獲得極大迴響,亦因為改篇自真人真事,輔以當時人的現身說法,結合了戲劇性片段,看來投入感大增。

 

冰峰36小時(Frozen, 2010 絕境:吊車)

遊客滑雪途中,意外被遺於吊車之上,得抵受風雪、嚴寒、野狼等威脅。絕大半部電影就在吊車內,最深刻是主角們握著扶手睡著了,然後與手柄融為一體,凍傷特技看得毛骨悚然。明明身處寬廣環境,卻在此困局下拍出了絕望危機感,隔著銀幕都覺得冷!孤注一擲逃生還是死撐幾天,亦為電影的又一高潮抉擇位。

 

127小時(127 Hours, 2011 絕境:石縫)

男主角只以簡單裝備就前往攀石冒險,不慎夾在石縫之間動陣不得,為要求生他得作出最艱難抉擇。主角有頗多回憶片段,並非全片就描述他在石中的求生情節,或與其他絕境片有異。不過,正因本片並非單純「絕境求生片」,言之有物更富感動人心的場面,昔日美好將成你人生低潮活下去的寄託,即使結局被惡搞得成為笑柄,仍是一部感人力作。

 

活埋(Buried, 2011 絕境:棺材)

男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活埋,棺材內只有一部電話可讓他求生,問題是他根本不知自己身在何處。這理應是電影史上最迷你的場景,而全片就真只在棺材之內沒有離開過,過程中所引發的意外又讓劇情張力十足,叫觀眾喘不過氣來,結局尤為沉重。最大問題倒是棺材之內愈摸愈多「法寶」,略嫌戲劇性。

怒海求生(All Is Lost, 2013 絕境:海中心)

一如其名就是男主角在海中心求生的經歷。不如同類電影般有大場面或誇張特技,就是一個人在海中心想盡辦法求生的過程,沒有誇張戲劇性,就連對白也不多,主要對白只有「FUCK!!!!!」除了Robert Redford的神級演技令人驚嘆外,過程在有限空間用最少特技,又能情理兼備,已為佳作,香港宣傳後不上正場確是遺珠。

 

奪命狂鯊(The Shallows, 2016 絕境:礁石)

女主角在人跡罕至的沙灘滑浪,意外給鯊魚咬傷,只能在礁石上躲避。既負傷又得面對鯊魚威脅,進退兩難。鯊魚題材看得很多,以本片最具張力,在有限空間下拍出生死一線的危機感,再運用天氣變化來製造迫切性,難得劇情有文有路,屬當年一大驚喜作。(Available in Netflix)

 

活埋35夜(The Tunnel, 2016 絕境:隧道)

在隧道中遇上崩塌,男主角一人獨困隧道之內,得在有限資源下想辦法存活。對比起同類電影,本片不單是絕境求生,更一如傳統南韓電影般,指桑罵槐南韓的社會百態,過程同樣緊湊。一如《活埋》,略嫌主角在密閉環境下一樣法寶多多,那部永遠有電的電話亦為敗筆,另美中不足是,香港譯名劇透了。

 

鯊海47米(47 Meters Down, 2017 絕境:海底)

一對少女在賞鯊途中發生意外,二人跌落至47米的海底,面對著氧氣短缺與虎視眈眈的鯊魚,她們得想辦法盡快游到水面。電影上映之時劣評如潮,觀後卻頗有驚喜。二人逃生的過程不單善用盡海底地形,更是前呼後應,結局出人意表的收筆,突破了同類「絕境片」的框框。

鱷口逃生(The Pool, 2019 絕境:泳池)

劇情有夠荒謬,男主角困在荒廢被抽乾的泳池底,面前有一條鱷魚,還得面對酷熱天氣。這個絕境的確天方夜談,惟過程拍得超緊張,更將這類電影必備的「希望失望繼而絕望」的過程運用得淋漓盡致,看至末段簡直如在「玩」男主角無異。更驚喜是結局的求生之法,竟有一絲感動,意料之外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 

中伏之選:
鯊海22小時(Open Water, 2003 絕境:海中心)
一對夫婦在玩水上活動途中,意外被遺留在海中心。聲稱是真人真事改篇,英文片名《Open Water》或許較貼題,因為這真兩夫婦在海中心漂浮對話,香港譯名或令你誤以為鯊魚是主角,誰知出場不足十分鐘。過程沒有甚麼驚心動魄意外,沉悶冗長,極低成本拍攝成功「掠」了觀眾一筆,如當年有入場觀看必會粗口橫飛。

絕地獅殺(Prey, 2007 絕境:草原車上)

一家人在參加草原之旅時,意外被困草原車子之內,伴隨他們是一群飢餓的獅子。沒有《鯊海22小時》般「中伏」,惟過程同樣拖泥帶水,明明可以大玩特玩,可除了片初幾乎沒有任何緊湊場面,這班角色的反智行為再加上草原範圍面前太大,難成絕境無處可逃的迫切感。

信念航行(The Mercy, 2018 絕境:海中心)

一個發明家為要贏得環遊世界航行比賽,經驗不足仍堅持出賽,結果被困於海中心。中文片名縱譯為《信念航行》,卻可能是電影史上最沒信念的角色之一,既出術,下場也完全是個懦夫所為,遇上了種種意外完全自討苦吃,過程極為冗長乏味。

4X4瘋鎖(4X4, 2020 絕境:車內)

一個盜賊意外被反鎖在車內,糧水斷絕更身負重傷。這是比《鱷口逃生》更荒謬的「絕境」題材,卻正正因為夠荒謬,理應可以玩得更盡。可惜,本片竟將一切緊張情節與意外,在片初不足十分鐘已盡「曬冷」,隨後時間竟變成了「電話吹水」,差點以為自己在看紀錄片,而主角有明顯的逃生之法都沒有利用,實難令人投入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「2010s」十年間我最喜歡的12部電影

【延伸閱讀】11部此生必看一回的「恥笑片」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