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跡天地:離開,當然是為了永不回來

英文片名:Nomadland

 

「離開是為了回來」或許是疫情前,大家去旅行數天在機場「打卡」時,最無意義的一句說話,但要做到真正的尋找生命真義,已經分享過許多回,真正的離開,理應解作「離開是為了永不要回來」。好評如潮的《浪跡天地》,幾乎已成奧斯卡「最佳電影」、「最佳導演」的大熱之作,趙婷以半紀實、半公路電影形式,寫一群「現代遊牧民族」居無定所的故事,同時也是女主角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。《浪跡天地》在外國取得極佳評價,西方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子的經歷,對於「忙足一生」、有兩星期旅行已得感激流涕的香港人而言,或許共鳴不大,甚至難以想像,也很難明白西方人思疑「Why stable?」的想法。但是,如我般有相類經歷、相類想法的觀眾,定必會愛不釋手,也很感謝趙婷把這些人的故事活現銀幕

坦言,《浪跡天地》捧成世紀神作可能有點過譽,過程還是偶有沙石,而敘事方式相信亦非人人受得住。這絕對是一部看感覺的電影,即使全片看似毫無劇情可言,每個片段式故事趙婷拍來都如同詩篇無異;大量喋喋不休的獨白,過來人必會身同感受,感動得淚流滿面。壯麗的荒漠風情、精準捕捉的Magical moment,無需大型視覺特技一樣震撼奪目,香港不作IMAX放映實為可惜。女主角與一眾配角(亦為素人演出自己真實故事),正如同行雲流水,浪跡天地來趟真真正正的出走,自會找到真正方向;勞碌一生,他日回頭已是百年歸老,驀然回首坐擁千萬家財,卻沒有真正活過,大抵你會後悔離開後回來得太多了。

 

Fern在丈夫離世、工廠結業後,頓變得一無所有,便駕著露營車隨處而去,過著居無定所、單靠打散工維生的生活。Fern起初對之並不習慣,卻漸漸找到了這種生活的真義,路途上所遇到每個現代遊牧人的經歷,也跟她互相扶持,走過這段茫茫的道路...

 

別看橫掃各大頒獎禮就覺得是劇力萬鈞,入場前得有心理準備《浪跡天地》節奏緩慢且沒有甚麼內可言,但這才是最考功力所在

浪跡天地
因著《浪跡天地》極佳評價,相信不少觀眾都會湊熱鬧一窩鋒的去觀看,但在此先得要提醒,這絕非娛樂性豐富,或有甚麼劇力萬鈞的作品。若從傳統電影的角度,《浪跡天地》絕對是毫無劇情、節奏之緩慢也未必人人受得住。這縱以Fern的視點出發,但除了她以外,她所遇到的一干人等大部份皆為「素人演員」,鏡頭前他們亦只不過在演繹自己的故事。某程度上,這算是半部紀錄片,透過女主角的視點去描述這些人的遊牧人生,過程又如何跟他們擦出火花。另外,《浪跡天地》也可說是沒頭沒尾,只是選取了女主角遊牧的一段故事來敘述,對於欲求有完整故事邏輯的觀眾而言,《浪跡天地》相信會看得極為沒趣。

 

若然有心理準備,又能接受到這一切,《浪跡天地》我可說是「看感覺」的電影;劇情並非主菜,拍攝上也沒有巧奪天工、鬼斧神工的鏡頭或剪接,亦沒有甚麼驚人轉折。趙婷連奪多個「最佳導演」,或許最厲害的一環,正是她將個如此鬆散的故事拍得情感細膩;沒有甚麼劇情都可讓你全情投入,甚至投入得有一下子難以「出戲」,完全融入了電影的世界之內,感動得淚水不期掉下來。《浪跡天地》即使看似故事單薄,女主角又遇上了極多不同人等,但這些來來回回的角色,總會「See you down the road」,在某些時候又會再遇上、在最低潮時又往往能助你一把(正如我開「有故事的旅人」最原始的初心,也是分享這些人的故事)。因此電影看似很鬆散,實則各自為政的支節,終亦能連環緊扣,也是全片的一大目標:「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, see you down the road.」拍出這群遊牧民族的故事與眾生相,而這些人亦非甚麼邊緣人,更是一群有情有義的族群。

 

對,《浪跡天地》另一大完美呈現的「感覺」,就是拍出了劇情所需的自由、寂寞、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慰藉。這幾種感覺極為抽象,還得在一部沒有明顯劇情的電影中,要呈現得來誠非易事。女主角一個人浪跡天涯,既是自由自在亦寂寞有時,如何排解這部寂寞空虛、一個人面對種種未知的難關、終於建立了友誼,卻得要面對殘酷的緣來緣去,路上再見,我們卻不知何時再見。要拍這些情節,換轉在「有故事」的電影中,大抵會大放催淚彈,而《浪跡天地》的多個位置,趙婷其實只要輕輕一推,觀眾定必哭成淚人。可是,趙婷卻沒有刻意煽情,一切拿揑準確,要說的話都說完;無需說的話,單靠女主角一個眼神、一個背影,已經盡在不言中。全片沒有很著跡的電影語言,反是用上最簡單、最實而不華的方式去說個很抽象、很多支節的故事,印證了簡單完是美,一樣能牽動觀眾情緒。

 

要拍一個人獨處的感覺,可以很煽情也可以很沉悶,趙婷勝在取得個平衡點,讓感情活現銀幕

浪跡天地
一如許多在旅途上尋找人生的電影,如《狂野行》、如《浪蕩天涯》,要怎樣呈現一個人在旅途上的觸動,甚至在連對白都不多下,刻劃出角色最波動的情緒、表達電影的題旨,難度極高,趙婷也能迎刃有餘。每個人的去或留都有自己難言的痛、那些說不清的故事,外人未必能明白,但旅途上總會找到同好。驀然回首大半生,原來勞勞碌碌都沒有好好活過,自知大限將至才發現世界那麼大,從沒去看過,一段「鄰居」的獨白正如同《靈魂奇遇記》的那段生命小事般,其實並無甚麼煽情的畫面,單靠角色說回自己的故事,已足讓觀眾眼水不期掉下來。

女主角隻身闖天涯,終接受不了資本主義社會下的「現實」,抨擊商家佬鼓勵別人買樓,然後還一生都還不完的債,無需刻意連珠爆發的金句,單是一兩句已能點題;道不合不相為謀,一切也無需說不去。她與親人之間的一段感情戲、與男鄰居帶點曖昧的邀請,可說是《浪跡天地》最「有內容」的一部份,趙婷拍來同樣點到即止、恰到好處。與其執著於自己不喜歡的生活,那麼不如路上再見,一個人一樣活得好好,久經了旅途上的每個Magical moment,大抵最清楚自己想要些甚麼。

 

「奧斯卡片」或可有千軍萬馬的特技大場面,但能準確捕捉自然樂章的每一秒,畫面同樣嘆為觀止

浪跡天地
值得一讚是,《浪跡天地》即使是一部沒有太大高潮起伏的電影,拍來依然不乏幕幕壯麗景觀。全片俱在美國的國家公園、內陸的荒漠上發生,無需大堆頭的特技場面,一樣能拍出震撼奪目的景像。鏡頭準確地捕捉了大自然最漫妙的樂章,無論是日落西下,還是獨佔的美麗山河,無需多餘的特技效果才是最貼地的實感,竟是何等的浪漫。鏡頭下的每個素人,無需刻意「大頭」去爆發演技,準確捕捉每個人七情上面的小故事,同樣能看盡這些人的內心世界,無需雕琢的鏡頭擺位,一樣能達到所需。在這班素人的傳神「演技」下,Frances McDormand作為全片稀有的虛構角色,真正的「演技」反比了下去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
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浪跡天地》實是一部「看感覺」、「看共鳴」的電影;這是一部中上之佳作,亦實非零瑕疵的神作,觀眾入場前得有心理準備,這或與一般你看慣的「奧斯卡片」有分別。即使《浪跡天地》看似毫無劇情可言,趙婷如何在這些東拉西扯、毫無關係的角色中,拍場「遊牧人生」的眾生相、將想表達的議題來個點到即止的鋪敘;無需大放催淚彈,一樣能教觀眾深受共鳴、感動得淚流滿面,同為其功力所在。「最佳導演」或許可指展現幕幕大場面調度、營造劇力萬鈞之效、怎樣處理複雜的群戲,但如何在這帶點抽象的半紀實電影中拍出「感覺」來,同樣極考功架,趙婷做到了。很難想像,她在Marvel的《永恆族》,突然變成科幻特技大片,會拍些甚麼來?
Rating:90/ 100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【延伸閱讀】最難忘旅伴系列 #1:與「俄妹」共遊的慚愧一天

【延伸閱讀】要實現夢想,先要離開自己的家鄉

【延伸閱讀】一年返三個月工,去九個月旅行,唔係癡人說夢

【延伸閱讀】我好羨慕你哋唔係「去旅行」,係「去生活」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 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