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晞。觀影記事13週年《黑寡婦》包場現已開售!
同時為全港最早《黑寡婦》預售場次,請即按此閱讀詳情購票!
英文片名:Quo vadis, Aida?
曾經到過巴爾幹半島一帶,自會對前南斯拉夫的歷史更感興趣,尤其到過波斯尼亞的話,必會更深刻當地那一場又一場圍城之戰背後的故事,當地人又怎對聯和國嗤之以鼻。當年的圍城之戰,大抵也是電影的好題材,只或許難以彰顯大美國主義,所以荷里活較少觸及?《突襲無人區》入圍了應屆奧斯卡「最佳國際電影」,也得不少影展的「最佳電影」提名,只一一敗於《醉美的一課》手上,卻不代表這是劣作,某程度在感染力上,個人覺得更勝《醉》片。故事講述波斯尼亞一個小鎮被塞爾維亞軍圍攻,當時聯合國縱有出面譴責,卻連保護難民也不成,身為翻譯官的女主角,更得面對著兩面不討好的尷尬處境。九十年代波斯尼亞戰爭,若對該段歷史不熟識,對香港觀眾相信會是極冷門的題材,惟《突襲無人區》交代起這個背景言簡意賅,即使部份文戲略為冗長,氣氛還是能凝聚起來,很快讓觀眾投入這場亂局。前半段交代慘劇的背景,輕輕幾筆已讓觀眾感到聯合國當年的介入,實比平民百姓自救方式更無能,不乏讓你拳頭緊握的時候;後半段從女主角的視點出發,既得救人也要自救,側看基地眾生相。初段或許會覺得她的行為有點「煩膠」,惟劇情沒有明言真相,反慢慢植入背後的因由,達至結局最驚心一刻,自會明白她也「煩膠」有理。後半段或未達至於劇力萬鈞之效,勝在感染力極強又不乏感人,結局尤其令人嘆息。看似「和平」過去,傷口又能否結疤?
1995年,波斯尼亞宣告獨立,於各地皆受塞爾維亞軍猛力圍攻,聯合國維和部隊介入,並宣告斯雷布雷尼察城(Srebrenici)為安全區,惟塞軍將領Mladic並沒有理會,繼續對Srebrenici進行猛烈攻城。聯和國縱有譴責發出最後通牒,卻不能阻止將軍Mladic行為。大量Srebrenici難民湧入聯和國當地基地尋求庇護,但基地根本不足以容納所有百姓。翻譯員Aida面對這個困局,卻不能為同胞做些甚麼;負責的Karremans歇盡所能,還是得不到任何聯合國的回應。Mladic的部隊深知聯合國無能,於基地內如入無人之境,保護形同虛設。Aida深知局勢不妙,決心要保護自己的兒子,惟基地內外的百姓都陷入孤立無援之態,只能聽天尤命...
如若到過波斯尼亞,相信怎樣會聽過看過各類圍城戰爭(這裡或說是慘劇)的故事,當中又以史稱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」這宗慘劇最恐怖,更是二戰之後最大型的屠殺,甚至被定性為種族滅絕--如對Srebrenici慘案完全沒有頭緒,甚至連波斯尼亞當年發生過甚麼事都一頭霧水,入場前請別尋找「Google大神」之助,你才會得到最佳觀影體驗。在當地旅遊時曾聽過倖存者的口述、看過不少歷史背景,得讚電影在這件事上還原度頗高,就是那單單數天內發生的事,前因後果與背景,都拍得相當細膩,確能讓觀眾為之投入,認識這段不能被遺忘的過去。
或許聯合國的「廢」是引致慘劇原因之一,事實上當地的軍官也無可奈何
散場時有觀眾誤以為這是一部戰爭片,你也得有心理準備這絕非戰爭片,也沒有大型的動作場面,縱名為「突襲安全區」,但這「突襲」並非如你想像般炮火連天,亦請別以「娛樂片」的心態視之,反是如一類集中營題材般,側看一段沉重的過去、文戲也極多。不過,《突襲安全區》沒有如一般集中營題材般,選取受害者的視點出發,反是從翻譯員,帶領觀眾看盡基地內兩面不討好的情況。即使電影的態度再中立也好,無論如何都是在描述聯合國當年的無能,劇本妙在正正透過這位既是翻譯員,也是聯合國員工的身份,以帶點平衡的方式,導觀眾去了解當時到底發生了甚麼事。Srebrenici的百姓無可奈何,但聯合國當地的維和部隊哪管再有心想保護這群百姓,面對著上級沒有任何援助,也是有心無力。透過翻譯員Aida的視點,平衡得不同角色的立場,就如Aida即使是聯合國的成員,面對自己的家人,想救也救不來,更何況是一眾百姓。
《突襲安全區》既是慘劇的還原,也是一位母親的故事,後半段自會明白其「煩膠」真正原因
即使你知道真實歷史故事,也難知背後到底會發生甚麼事。後半段明顯大勢已去,就從個眾生相的故事,變成一個母親的故事。看著Aida四處奔波、疲於奔命去救自己的兒子,初看或會覺得這個角色帶點「煩膠」,又怎可搞得公器私用,惟劇情沒有明言到底會發生甚麼事,過程你自會慢慢發現「唔對路」,就開始投入Aida的立場中。絕境當前,人性盡現,即使救不了自己的同鄉,最少也要救得自己的親人。前半段描述或許帶點調子緩慢,後半段變成個個人的故事,馬上感染力大增,劇情也變得緊湊,直至結局的震撼一刻。你或會以為女主角的身份總能做到些甚麼,怎料結局竟是何等的唏噓。當年慘劇導致超過8,000人死亡,海牙也斷定了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」是為一場形同種族滅絕的慘劇。Aida的故事只屬冰山一角,當地的婦女逆境自強,和平過去傷口又怎能癒合?那些冷眼旁觀的「譴責」,又應否得負上責任?最後一場和平的表演,看來才是最心痛欲絕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《突襲安全區》前半段確有不少沙石,鋪敘的過程上,冗長的談判戲份實可作刪減,而女主角不斷重覆又重覆的翻譯情節,敘事上也沒有必要如實道出。正如前文所言,女主角不斷要求「救家人」的行為重覆太多也真覺「煩膠」,慶幸後半段筆鋒一轉,成功把一切導回正軌,不單感染力大增,亦令故事應有的人文情懷大增。對於一段如此慘劇,能以此恰到好處方式,道出應有的震撼力,結局一幕的處理更是情緒極為複雜,是為神來之筆。女主角Jasna Djuricic從兩面不討好、職責上的無奈,到末段以身為母親的焦急無助,最後一場戲的揪心演出,慢慢蘊釀爆發,更是演技的示範。《突襲安全區》縱得到多個最佳電影、最佳導演、最佳外語片的提名,卻沒有甚麼女主角的提名,實是遺珠。
Rating:80/ 100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【延伸閱讀】薩拉熱窩的「神秘」一面
【延伸閱讀】巴爾幹半島電影遊:波斯尼亞、斯洛文尼亞|我在薩拉熱窩看場電影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