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前做的一回講座,大家都對巴爾幹半島有很強烈的興趣,除了想知道羅馬尼亞(Romania)與保加利亞(Bulgaria)到底可以有多便宜外,另一個大家覺得很有趣的地方,就得要數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(Bosnia and Herzergovina)。其實較早前已分享過這個地方,遊客多會前往那有如回到中古世紀的標誌性石橋所在地Mostar,繼而回到黑山共和國(Montenegro)或克羅地亞(Croatia),除了這個標誌性的旅遊景點外,首都薩拉熱窩(Sarajevo)在不少人心目中,也帶點「獵奇」色彩。
只有你曾修讀History,總不會忘記「Sarajevo Assassination」
對於曾讀過History的你,這裡怎也一定有點印象,因為這是「Sarajevo Assassination」發生的所在地,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原因。或許,你苦讀多年都不會明白為甚麼刺殺了某君,會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總知Model answer告訴你這是答案,你答下去準不會錯。實地來到了這條中學聽過無數次的Latin Bridge,外表平平無奇,就如同歐洲各地千篇一律的古橋一樣,或許因為讀得太多,走來竟帶點熟識感覺。跟了一個Local Tour,始知道當時的刺殺行動並非單單「刺殺」那麼簡單,而是經過精心策劃,一個槍手事敗就由另一個補上,在河的兩岸可算是爆發了槍戰,來到橋口才成功刺殺。在Tour guide的繪聲繪影的描述下,聽來驚心動魄,為看似「熟識」多年的歷史故事來個補白。
橫越機場跑道對岸是一幅壯麗景觀,怎料才不過廿年前,這裡縱為「中立區」,卻是人間煉獄
第一次世界大戰,距今已有百年歷史,但薩拉熱窩的真正慘痛歷史,還不過是廿多年前的事。1992年,當時的波斯尼亞經公投後決定於南斯拉夫(Yugoslavia)獨立,卻惹來當時的塞爾維亞人不滿,堅決反對獨立,雙方因而爆發內戰。因應波斯尼亞人的軍備遠遜於塞爾維亞人,戰爭初期陷入弱勢,薩拉熱窩更成了重災區。
其時,塞爾維亞人對薩拉熱窩進行了大規模圍城,除了機場列為中立區外,其餘各處均被狙擊手重重圍困,只要有任何移動的物體,哪管是人或狗都會被槍殺,不時的空襲更令居民人心惶惶。那時候,居民唯一與外界聯絡的,就只有一段長約800米,橫跨機場跑道的隧道,讓外界運送軍備與食物予城中居民。一直誤以為最慘烈的戰事紀錄,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,可原來薩拉熱窩持續近四年的圍城,是人類史上最長的圍城之戰。
一段零認知的歷史故事,偏偏卻在「隧道博物館」的文字看得我難以抽離,配以在市中心的「子彈樓」,絲毫不怕影響市容,也真難以想像
來到薩拉熱窩,我們看的未必是甚麼大型旅遊景點,也真的沒有甚麼景點可言,最深感受還是遍佈城中各處的頹圮敗瓦。曾提及過在波斯尼亞城郊,5,000歐羅已能買得一座樓,對,是一座而非一家,而你在市內也可能略知原因。就在市中心的步行街,還能看到經空襲而成的大樓軀殼,據說那曾是一座百貨中心,但由於政府根本沒有財力進行清拆,這些建築物至今仍殘留於此。想認識這一段歷史,可以到較偏遠的「Tunnel Museum」,坦言我知道曾發生過波斯尼亞內戰,卻從沒認真,也沒有興趣知道發生了甚麼事。在「Tunnel Museum」雖然只屬極迷你的博物館,但已足夠你認識那年的故事,當地人怎樣在悲情的歷史中,於地底內奮力求存(甚至舉行自己的選美活動),以告訴外界逆境也能自強;亦能爬過一段遺下來的短短隧道,再看當時的紀錄片,內容觸目驚心。對於從沒認知那段歷史的我,來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旅程。
畢竟,即使你走到歐洲各處,即使沉重如波蘭,你都只能在博物館或是遺址內憑弔,偏偏薩拉熱窩就如像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書,無論城中各地都可以看到這些殘酷的歷史痕跡,親身去過,自會感受到我說甚麼。在這裡,我深深明白了讀「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」,高中苦讀了四年History,還不及親身走四天般深刻。
沉重的歷史以外,波斯尼亞未必談得上「現代化城市」,卻絕無外界想像般殘破不堪
撥開歷史的傷感,薩拉熱窩又不如想像般悲情。作為一個首都,同樣地,她也有我們熟識的連鎖餐廳、大型百貨公司,還有一個不比大城市失禮的商場。步行街上林立大大小小紀念品店、特色食肆,走來也跟傳統旅遊區無異。在這裡用餐一如其他巴爾幹半島般便宜,約10馬克(相等約40港幣)已能吃得飽飽的一餐,地道菜式像肉醬薄餅Burek、波斯尼亞燉肉Bosanski Lonac全均一試難忘,別處難求。或許,薩拉熱窩可能花你幾天已能遊畢(不妨去冬季運動會遺址參觀,只可惜我前往時因大雪封閉),但若來巴爾幹半島旅遊,也別覺得「獵奇」色彩太強而不前往。有很多朋友總覺得這還是個「War Zone」,請放心吧,戰爭早已完結!
【延伸閱讀】五千歐買一棟樓?
【延伸閱讀】「窮遊天堂」的另一可能性
【延伸閱讀】萬三蚊連機票一個月歐遊
【延伸閱讀】萬三蚊連機票一個月歐遊(Part 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