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Spiderman: No Way Home
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的意義,大概已遠於單純一部電影,更具有救市的作用。疫情後,戲院期待過《TENET天能》、《神奇女俠1984》、《F9狂野時速》、《黑寡婦》等等大片可以回到正常時期水平,都沒有一部真正做到「救市」的作用,終於來到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,成功破盡了預售紀錄,比十月的票房王《007:生死有時》與《毒魔:血戰大屠殺》更強勁。Marvel與Sony超強大的市場推廣、種種創意奇招超乎想像,當可立入影史級教材,從疑幻疑真的理論,再到大量高度防劇透的逆向宣傳,再到上映前極具創意的宣傳片,都讓觀眾達到近乎,甚至超越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的期待,成功製造話題,果然開畫後亦不負眾望,好評如潮。
劇情直接承接《蜘蛛俠:決戰千里》片尾彩蛋片段,在Marvel的神機妙算下,你滿以為預告透露的已經夠多,怎料只是電影開場約30分鐘的情節,隨後才爆發出連番驚喜的震撼彈。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片長達兩個半小時,在極精準的計算下,幾乎沒有一秒、沒有一格畫面是多餘,那不單是密集的觀能刺激,還在劇情上有著重要的作用,足教你兩個半小時安坐椅背,滿心期待下一格畫面會有甚麼。全片既有新版蜘蛛俠的搞笑,亦有牽動人心的感人位,更有滿滿的情意結,那不單是事先張揚的反派,還有大量比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更完全不能劇透的情節,足教全場拍掌歡呼多次——次數之多、全場之興奮震撼,我敢說是前無古人、可見將來也難有來者可以做到這個效果,成就一場難忘的觀影體驗,沒料到疫情後還會有如此震撼的觀影體驗。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不在單純的玩味,娛樂性之餘亦言之有物,將個街頭英雄變成一位俠之大者,三部曲成功來個圓滿的起承轉合,又或說,這不單單是一部三部曲那麼簡單,文末自有解釋。
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片尾仍有兩節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
Peter蜘蛛俠的身份被神秘客揭穿後,人生陷入一片混亂,就連兩位好友都受到牽連。他為要讓自己人生重回正軌,便找奇異博士為他施咒,希望讓世人忘記他的身份,卻因為中途意外出錯,導致多個平行時空分裂,世界陷入大亂...
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玩味濃郁,核心談主角的成長之路也具其意義
前文前半部並不會劇透,此故事簡介還是以預告片透露的情節行文,這無非是電影頭一小節的情節,發展下去自有更多驚為天人的情節。上回《蜘蛛俠:決戰千里》已成就了系列最精彩一章,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就再下一城,外評聲稱這是一場很圓滿起承轉合中的「合」,確不單呼應了上回發生的事,也為Tom Holland版蜘蛛俠/ Peter Parker這個角色的成長之路來一場很完美的終結。當「能力愈大、責任愈大」這句經典對白已經濫得變成了笑話時,沒料到這一次也會再次出現。主角經歷了前兩集仿如遊戲人間的成長路,又曾跟隨復仇者聯盟上過外太空後,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最終也看盡這位小子的成長。上兩回他還有外人之助,這次基本上都是一人承擔一切,亦得作出艱難的抉擇,終由街頭英雄成為肩負重任的俠之大者,讓整個故事更完整,也具充滿味道的弦外之音。
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最好看非在動作場面,可其視覺奇觀亦一樣必看IMAX
上回神秘客所創造的幻境極盡視覺奇觀,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的動作場面也絕不失望。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最出色位置或非是動作特技場面,惟幾場重要的大戰、奇異博士幻境下的視覺奇觀,在IMAX全幕影像下依然震撼迫人,IMAX影像懾人心魄,即使這一次沒有用上IMAX鏡頭,IMAX還是必然之選;壓軸一戰視野之複雜刁鑽,以IMAX全幕呈現,還是電影的最佳觀賞版本。即使不看IMAX,也請找個最大的銀幕,欣賞片中嘆為觀止的影像。
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的意義與情意結之濃烈,必能在影史留名
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在Marvel與Sony的商業計算下,似乎已非單純一部超級英雄電影,意義也遠超了過往大量彩蛋、承先啟後作品的Marvel電影,而是其話題與神秘感已可達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的級數,勢成MCU內最具話題的個人電影了。即使全片有著極佳好評,滿心期待下入場也絕不會失望,這不單是娛樂性豐富,也是搞笑、感人、刺激兼有之,再來就是大量滿滿的情意結與驚喜。看似每一個環節都是充滿計算,可在「計算」之內一切卻是連環緊扣;那種感動、近乎達至激動的感情,已足讓你不覺有任何「計算」的銅臭味,而是真真正正融入到一個故事,一場可說是畢生難忘的觀影體驗了。在觀影完畢全場鼓掌或非甚麼出奇事,惟看一部電影在還未到中段已經全場歡呼鼓掌,不單一次、亦非兩次,而是接二連三地歡呼,次數之多已遠超了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,人生中從沒有試過看一次電影氣氛可以熱烈之此,那種激動不單是為影迷而設的情意結,也是我們在疫情之後前所未有的熱情與氣氛,誰說戲院將死?獨看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的這種集體光影夢,同笑同哭同歡呼,絕非你在家中觀影能得的夢幻。
外評表示這是一部完美的三部曲最終章,我絕不同意。因為...
Rating: 95/ 100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...一如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若全文不含劇透,根本沒可能撰文,那種濃濃的情意結巾後亦非筆墨可以形容,因此下文將含大量劇透,請讀者留意。
———劇透分隔線———
。
。
。
。
。
...因為,這根本是一部完美的八部曲最終章。如前文所說,這也是Marvel一回百般計算的作品,幾乎可說是市場推廣的實驗,到底要如何「放風」,甚麼能說、甚麼不能說,都作出很好的示範。Marvel不單官方事先張揚披露幾位反派會現身,更成功在似是而非地鋪陳了蜘蛛俠三代同堂會否出現、這堆反派突然跑出來,是因為單純的平行時空大亂還是甚麼,劇情都是高度的保密,怎料到來到正片,還有大量始料不及的驚喜。
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既找來了上兩代的反派,更妙在真找回了上兩代的蜘蛛俠,為電影寫下了八部曲的最終章——雖然據聞已簽拍多三集。「蜘蛛俠三代同堂」這件事不單單是噱頭,也滿有劇情所需;上兩代蜘蛛俠Tobey Maguire與Andrew Garfield的出場,亦不單是為了滿足粉絲們的願望,只是出一個半個鏡頭,甚至比Benedict Cumberbatch更像第二男主角,劇份極多,後半段完全是他們三人Showoff的時候。
事實上,頭兩代的反派都有一定的人性化描繪,初代的綠魔與八爪魚博士、第二代的蜥蝪人與電魔,也全非甚麼生來就大奸大惡的人物,只是Sony兩次都把《蜘蛛俠》自封尾門,敗在「群揪戰」難以拍下去。在現實世界,這是兩部「拍爛」了的IP,惟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有能在電影世界中作解釋,更利用Tom Holland版蜘蛛俠的天真無邪,為這些反派作「治療」。與幾位角色之間的互動也不乏情味,即使找來了「三代同堂群揪戰」,拍來卻情理兼備且非常流暢,反派的轉折位更成功締造了一大高潮。
這一次,可算是Marvel一回劇本計算上的大膽考量,看官一直滿心期待是否有「蜘蛛俠三代同堂」出現,惟前半段一直只說蜘蛛俠的仇家會跑到這個時空,在你完全始料不及下,竟突然連前兩代的蜘蛛俠(甚至連Netflix的夜魔俠)都跑回來。Marvel與Sony心知還活躍影壇的Andrew Garfield較有說服力,先安排他語不驚人來個極驚喜的出場,已足教觀眾歡呼叫好,當你被他搞笑的出場弄得忘了另一人時,Tobey Maguire才以「天然呆」的姿態出場,再一次叫全場觀眾歡呼叫好。這兩位角色的出場,既是大賣情懷,也在戲內幫助蜘蛛俠走出陰霾——當你誤以為Aunt May的離去已是最感人一章,三人的對話、憶述不同平行時空的苦況,當能令你感動落淚,又能笑中有淚。這三個角色(與演員)彼此之間明顯風牛不相馬及,演來卻充滿化學作用,既有自嘲亦有感動時刻。Andrew Garfield演的蜘蛛俠最為難忘,無論戲內(救不到女友Gwen)戲外(與Emma Stone分手)都感受到他角色的痛,抱著MJ簡單問她一句有沒有事,那種百感交集的痛楚,直會讓你不禁落淚——如有看《蜘蛛俠:決戰電魔》自會明白。繼而,他們與各自所屬的反派聚頭(Willem Dafoe的演技比二十年前更精彩),仿如識英雄重英雄、重遇老朋友的畫面,足教觀眾感動得毛骨悚然,仿佛我們的回憶也逐格流動,你還記得20年前在戲院看第一集《蜘蛛俠》的興奮嗎?
若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的情意結是單單十年的總結,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則是一個長達二十年的情意結,看著這些陪伴我們成長的角色聚頭,亦有個「神兜」把上兩代「玩爛」了的劇情來個完美總結,這絕對是一場影史上前無古人的大膽玩法,可見將來都沒有哪部電影敢膽這樣子玩,更能玩得成功。假如你過去二十年每一集《蜘蛛俠》都有入場觀看,這種情意結之觸動人心實非筆墨可形容,也虧有Marvel與Sony膽敢作出這種嘗試,沒有一定信心,這方式很容易會再敗一次,更難得在不單單是玩情意結,亦切合得劇情所需。
很多觀眾總覺得Marvel於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後已經「玩完」,而Sony亦只會將自家品牌愈拍愈爛,但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可以告訴你,Sony不單也有能搞好一個品牌,甚至可以拍得比Marvel更大膽;獨看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結局承先啟後所引伸的故事,可以肯定地說,Marvel還有一段時間不會敗陣。獨論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所創下的意義已非甚麼「史上最佳」之流,而是給予觀眾一場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,作為一個影迷能夠遇上這樣的體驗,難能可貴,在場氣氛的熱烈,印象中除了在澳洲看《蝙蝠俠:夜神起義》IMAX,都沒有試過了。後記,如觀眾對片末《奇異博士2》的預告不明所以,建議先看回Disney+的Marvel劇集《溫黛與幻視》、《洛基》、《無限可能:假如》。
幕後花絮:怎能邀得Tobey Maguire與Andrew Garfield於《蜘蛛俠:不戰無歸》同場演出?
或許大家入場前想到Tobey Maguire與Andrew Garfield會出場,極盡都是以彩蛋客串形式,或說單單在屋內看見二人同場出現,已經收貨有餘,怎料到二人的戲份極多,甚至成了主角之一。對於還在幕前演出的Andrew Garfield,要再度演出亦非難事,但Tobey Maguire近年已鮮在銀幕露面,而Willem Dafoe甚至要駕馭一個二十年前的角色,並非單純開張大支票就能成功。要說服這班演員演出,還得為防劇透,他們在演出前連劇本都不能看,能夠將他們拉攏,達至一個堪比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更瘋狂的世紀同台演出,Kevin Feige這位幕後功臣的天馬行空思維與遊說技巧實在功不可沒。到底他給了演員甚麼承諾始能達到此效果?演員們又要嚴守甚麼條件?全文請按此閱讀。
蜘蛛俠Desk Buddy仍在熱賣中,請即搶購!其他更多Marvel電影精品亦可按此購買!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【延伸閱讀】香港5間最佳最差IMAX大比拼!Laser IMAX分別在…
【延伸閱讀】全IMAX鏡頭拍攝嘅戲得三套,咁「老蘭」果啲係咩?有咩戲用上IMAX鏡頭,點分?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幾乎忘了這部電影,聖誕會去看,謝謝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