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睇文前留意喇】
Facebook送禮遊戲現正進行中!即刻嚟呢度答問題,拎走《月光騎士》限量Marvel原裝電影禮品包!
英文片名:Drive My Car
看《Drive My Car》總覺得冒著生命危險去乘這趟車,年初因為覺得《偶然與想像》不濟惹來瘋狂圍攻,大量網民聲稱要刺殺、要埋伏、要將小弟置諸死地,甚至有人聲言要綁架,雖說「讚了不該讚的電影」、「劣評了不該劣評的電影」受到死亡恐嚇非首次,同樣情況劣評《狂舞派3》都收到大量恐嚇,惟《偶然與想像》恐嚇多得近乎滋擾地步,只覺濱口龍介的影迷也太極端。從來不會受到恐嚇而扭轉自己的觀感,幸好剛入圍金球獎「最佳外語片」的《Drive My Car》絕不如《偶然與想像》般反感,真心「有果句講果句」,這三個小時確不感到特別冗長,盡見了一個男人的療傷之旅,甚至看後有種情感宣洩之感。
對比《偶然與想像》近乎沒有故事性般喋喋不休的自戀式對白,《Drive My Car》改篇自村上春樹的小說,劇情也有個較完整的脈絡,即使有大量對白也是劇情所需,亦不會讓你感到乏味。若分拆成電影的起承轉合來看,《Drive My Car》也如像三個故事般,前半段描述主角與妻子看似若即若離的關係、中段描述主角與劇團眾人的關係,同時為自己病態地尋找療傷的出口,主線的「Drive My Car」則在最後始出現,描述主角與女司機兩個同是天涯淪落人,從無言以待,慢慢轉化成相濡以沫的朋友。三組情節牽涉著不同時空,也同樣有著大量喋喋不休的對白,濱口龍介處理起來不如《偶然與想像》般無病呻吟,反是情節連環緊扣、中段確偶有冗長仍見有戲味;角色眾多卻皆有鮮明性格,而這些人與人之間交雜的關係,也成就了主角一段療傷之旅。本非村上春樹的書迷,亦沒有看過契訶夫的原著,看來沒有想像般冗長或曲高傲寡,真真假假的情節互相連貫,更成功拍出了故事所需的寂寞與疏離感——要透過畫面營造這種壓抑的氛圍,殊不簡單。
家福妻子突然離去,他發現妻子生前出軌,卻想不通妻子的背叛的因由,一直鬱鬱寡歡,只以妻子留下的錄音帶憑弔,甚至找回妻子昔日的情人,依然難解心中鬱結。某次工作,家福遇上了一位女司機美沙紀。美沙紀同樣有著不堪的過去,也被親人死亡的陰霾所影響。兩個人在車上從默言都漸漸放開心結,家福也開始想通了妻子的秘密...
長達三小時的《Drive My Car》或無此必要,卻不感明顯的悶場
片長達整整三小時的《Drive My Car》,再加上濱口龍介往作幾個場景只有大量對白的手法,入場前真生怕會悶場連連。可是,即使三小時實無此必要,竟然悶場不多,甚至不覺得時間明顯地有三小時的流動。角色眾多、虛實時空不住交替、每個角色的故事都由對白推動,並沒用上回憶或虛構的畫面,拍來出奇地流暢。大量對白充滿堪讀意味,不禁會令人慢慢腦海聯想起畫面,讓有如舞台劇、單靠對白支撐的故事也充滿戲味。
《Drive My Car》原作只屬短篇小說,單靠主角的療傷之旅也難以撐足三小時,因此電影也仿如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篇章,彼此暗暗連結,鋪陳出主角的內心世界,繼而故事如成一體。電影的片初漫長地談及主角與妻子之間的關係,漫長得原來只是一場引旨,在超過40分鐘後才正式出現電影製作名單。這一段關係縱沒有再次出現,也具其劇情所需;跟喋喋不休的文本戲作對照,以喻言語與溝通之重要性。男主角最初或不明白妻子的行為、幕後又有甚麼秘密,如同安坐戲院的觀眾,從外間接收的資訊都覺得妻子紅杏出牆總有「秘密」,一如妻子所說的戲中戲文本般,不知道真相的秘密才是最痛苦。
《Drive My Car》中段描述劇團成員眾生相亦富情味,啞女一段尤為神來之筆
劇情並沒有就此揭穿「秘密」,再苦再痛,路還是要走下去。時間來到了兩年後,男主角有了新的工作,並與新團隊合作,卻遇上了昔日的秘密情人,竟諷刺地成了男主角傾訴秘密的對象。《Drive My Car》並沒有就此拆穿秘密、告訴觀眾發生甚麼事,反是透過角色們排練的文本戲與現實作對照,亦為劇組人員安排了人物故事背景,仿似抽離了主角的故事,只有段段的閒聊,卻又不時緊扣主題。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一個角色是開心、也沒有一個角色有希望,唯獨是一對韓藉夫婦佔了重要部份,盡展段無聲勝有聲的關係,簡簡單單的一場食飯戲演活一段最幸福美滿的關係;無需多言,妻子的手語道盡了故事的重點,也令主角開始聯想到幸福的真義。
這時候,男主角又跟妻子的秘密情人關係有更多接觸,秘密情人縱仿如「煩膠」的姿態般出現,卻每次出現都把二人的關係有所推進。一場車廂的對白補完了妻子的故事,就是一個在說、一個在聽,雙方之間的關係沒有寫得太白,卻見主角慢慢釋懷,到底甚麼是真甚麼是假也不重要、是否需要如故事中的女主角般「贖罪」也不再重要,開始找到出路的曙光。這場車廂的對話就是有三個角色、一個人在說故事,效果已遠勝《偶然與想像》那一場,單憑對白成功讓人幻想得整個故事畫面,是電影的靈魂所在。
《Drive My Car》的點題位原來在最後半小時始出現
這就來到了《Drive My Car》「起承轉合」的結束,真真正正是「Drive My Car」的部份。事前有同樣不喜歡《偶然與想像》的讀者笑言,到底《Drive My Car》是否整整三小時,都是男女主角在車上漫長的對話?請放心,即使重點是男女主角的對話,惟這部份只在最後約三十分鐘始出現,亦見電影的另一奇功。滿以為女司機是女主角,但她全程默默寡言,幾乎如像個可有可無的客串角色般,也完全抽離了電影的主線。正如主角幾乎忘了她的存在般,如非偶爾她有一兩句對白,觀眾也會忘了她的存在。
原來,她跟主角與劇團毫無關係,存在意義正是聆聽者;旁觀者清,看得到的事情都更透徹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去與故事,男主角有悲情的過去、女司機也一樣有更悲情的過去。久經了兩個多小時的鋪排,二人終於從默言中放開心胸,吐露盡最深層的心事,亦解釋了女司機為何全片都默言,讓這段關係轉變來得自然流露。二人因此從單純的僱主與客人關係,變成了相濡以沫的朋友,一場車窗外的抽煙戲,如像悼念,也是憑弔先人,更帶有盡在不言中的唏噓之意。如何拍得出這種味道並不容易,濱口龍介正成功在以幾組簡潔的鏡頭,感受到兩位主角無言的痛、傷口又慢慢結疤的過程。人生有很多事情或難以就此圓滿解決,無非是想找個情感的出口,讓傷痛癒合,不如就用一根煙的時間,讓自己靜下來。如是者,劇情緊接就來到了女司機的故鄉北海道,《Drive My Car》突然轉化成一片寂靜,正是男主角糾結了幾年的痛苦,也需要一刻的寂靜來解決人生的煩惱。
透過在女司機故鄉憶述的往事,主角(與觀眾)也開始明白到,很多時候人生都是無可奈何,人與人之間或有許多秘密,同時間也有機會真沒有原因、沒有秘密、沒有解釋,與其糾結這些不能解開的結,不如笑著活下去。這個意念寫來仿佛很俗套,可觀眾經歷了整整三個小時的療傷之旅,來到這一刻大抵也能覺悟得來、表達手法也毫不俗套。男女主角沒有呼天哭地的煽情嚎哭,也沒有更俗套地變成了一對戀人還是發生性關係,就是點到即止,一切平淡貼地,再呼應回女演員劇場上的無聲對白,把意旨精準表達。放過你是放過自己,始為療傷的最佳方法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《Drive My Car》縱不至達「神作」至此,長達三小時也有刪減空間,卻肯定比《偶然與想像》可觀得多,濱口瀧介將一個漫長的療傷故事寫得充滿情味,不乏大量堪讀的反思位;如同舞台劇般的場面、三組不同的時空與人物關係圖,寫來連成一線,最後不單主角釋懷,觀眾也仿如上了人生的好好一課。
Rating:75/ 100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當健康出現警號,都係時候要俾返啲時間自己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【上水行山】失望的華山軍路與驚喜的雲泉仙館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