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睇文前留意喇!】
電影網店現正進行大優惠,全店訂單免貨費!請即按此了解詳情搶購!
英文片名:Death on the Nile
首集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是當年星光煜煜的失望作,風頭更給往後的同類題材《神探白朗》所蓋過,二十世紀(前福斯)竟還信心十足拍部續集《尼羅河謀殺案》,卻遇上疫情,成為二十世紀繼《毒心術》後又一部香港直接上Disney+之作。原定2019年聖誕檔期上映的《尼羅河謀殺案》,既經歷了男主角Armie Hammer變態食人狂想對話得被雪藏,要重新找個宣傳方向(次回預告已幾乎沒了他的出現),及後又遇上疫情一再延期,結果無論怎樣延期,還是難掩電影鋪天蓋地的劣評。坦言,若論節奏調控,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確比首集來得明快熱鬧,亦不如上集般有過多喋喋不休的冗長文戲。可是,當首集這位「大偵探」Hercule的頭腦已夠無稽時,《尼羅河謀殺案》就有更多明顯的漏洞與犯駁位,所謂「大偵探」同樣沒有查過甚麼案,繼續突然「叮」一聲就揭穿真相,更敗在這一次兇手竟然被「點相」就直認不宣。跳出銀幕框框粗俗點說句,他的思維明顯就是「鳩估」,沒有甚麼明確證據,就是自己腦交戰便成。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的故事背景無非由首集的火車轉作今集的船,卻因著有大量空間可以走動,少了首集「密室」的困局式角力,兇手的行為也同樣得靠無數個巧合才成事;結局真相不如首集般「爆」,有感只是一群各懷鬼胎的人意外聚在一起,佈局之荒謬可笑,實如同大台劇集揭破身世之謎套路般。Kenneth Branagh拍《Belfast》終讓他走上奧斯卡得獎台,或許這才是他的才能所在,別再碰搞多個「謀殺案」系列了,觀眾只期待《神探白朗》,沒誰想知道一味亂猜的Hercule還有甚麼奇案。
Hercule在埃及渡假期間,被邀請到一艘遊輪之上,展開尼羅河之旅。主人家Simon與Linnet表面是一對模範夫妻、有著光鮮外表,背後卻有群關係混亂的朋友與僕人,甚至連Simon的舊愛也纏上。Linnet那富可敵國的財力,令船上的人皆財迷心竅。一宗兇殺案出現,兇手必是船上一員,Hercule得再次出動調查,發現船上所有人皆有殺人動機...
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縱較上集進步,仍難掩角色過多卻毫無戲味
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是當年極失望的一部作品,怎料到口碑平平竟還會拍部續集來。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確是改善了首集過度冗長的文戲節奏,又或許今集不如上回般有超強卡士,一眾角色無需再各有各演,較多的群戲、角色也更多,配上空間感更寬廣的場景,偶爾配上動作場面,確比首集來得緊湊具娛樂性。正因為角色無需疑似就檔期得獨立演出,群戲增多、彼此之間的互動也令劇情來得更奇詭多變,較首集有更多始料不及的變卦。
不過,那還是在跟首集比較下,獨立看這個故事,仍是部失望的偵探題材。首集之後也有部《神探白朗》借鏡,Kenneth Branagh還是不懂去拍個偵探故事,劇情拖泥帶水、簡單複雜化。一如首集的感覺,拍這類題材最重要帶動觀眾的興趣、渴望知道案情的真相,惟劇情除了如常把一眾角色都弄得有嫌疑外,各人的動機也難與劇情緊扣,角色塑造同樣淡然無味。人物增多後,劇情又得安排每人都是疑兇,看至中段開始都忘了誰對誰,亦沒興趣知道角色之間的死活。這位大偵探一如首集般,幾乎是「佢話乜就乜」,而這群角色也輕鬆將自己的陰謀宣之於口,個個如同做了虧心事般直認不宣,讓「查案」的過程往往不攻自破,顯得平鋪直敘;離不開「逐個逐個」問話的方式,背後也沒有甚麼懸念,如同大台劇般順理成章,難以帶動觀眾一同「腦交戰」。
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結局順理成章,也看不通這位「大偵探」做過些甚麼
拍個「密室謀殺案」題材,最重要案情真相有夠「爆」,或扭個驚為天人的佈局,無需十全十美,最少要讓觀眾信服、嘩然。首集即使予人失望結局也有夠「爆」,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的謀殺真相不夠「爆」或歸咎於原著,問題是電影鋪排起來,大偵探一樣沒有查過些甚麼,再一次就是自己不斷腦交戰,繼而將個個想法湊合,胡亂拼湊就成事。最後,花了逾個半小時後,他沒有查過甚麼,亦再一次突然腦海「叮」一聲就發現得案情真相,完全浪費了前大半段鋪排。這時候,觀眾都如同真兇一樣,心忖「你講呀?證據呢?」「大偵探」竟拿了一樣談不上明顯證據的物件,兇手就直認不宣,然後看似有極精密頭腦的兇手,竟然一下子衝動就輸得一敗塗地,敗給了這位「鳩估」的大叔——在此已不稱他作大偵探了,完全看得讓人洩氣。即使這真是謀殺案的行兇動機,這艘船不斷人來人往、時間上又有大量的留白位,這位「鳩估大叔」完全妄顧其他線索,總之一口咬定兇手,難得兇手又輕鬆自認,繼而就此完場。
花了兩個多小時竟是個老調大牙的佈局,可真讓人無奈,而這群「人人有可疑」的乘客,劇本仿只為安排他們都有嫌疑,對角色鋪排欠奉、性格極其薄弱乏力,只覺死者身邊都沒有好人也太悲哀了。《尼羅河謀殺案》花了超過一小時鋪排才有謀殺案發生,看畢結局後,只覺頭一小時可有可無,就連「鳩估大叔」的背景也同樣可有可無,背後想談「人可以為愛可以作出一切」只覺極牽強。
即使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真走到埃及拍攝,失真的電腦特技場面還是難以投入
因著故事發生在尼羅河上,《尼羅河謀殺案》企圖牽涉到埃及的怪力亂神與傳說故事,亦為電影安排了不少大場面與「外景」。即使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真實地到埃及各地取景,仍有不少明顯的「綠幕景」。電影即使延期兩年半才上映,CG特技還是如同未完工般,大量明顯人景分離的畫面尤為礙眼,作為一部片廠大片可真令人有尷尬癌。誤以為這個埃及的背景,又牽涉到神話元素會有何關係,原來只為鋪排一場小小的「意外」,最後有沒有「埃及」的背景也無礙,倒不如看同日上架的《月光騎士》,還更有「埃及之夜」的味道。
《尼羅河謀殺案》演員陣容不夠前作為強,最大明星或許只有Gal Gadot的演出,惟因為劇本所限,發揮不多,反倒是已被名為「食人魔」的Armie Hammer怎樣在宣傳物料淡及他的存在,還是有最多的戲份,當你得知他現實的變態狂想時,幾場與Gal Gadot挑逗的場面不難成為新一代MEME圖。最驚喜倒是Russell Brand收起其搞笑形象,演個深情醫生,竟有不俗的好感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《尼羅河謀殺案》的最大優點只是較首集節奏明快、熱鬧一點,僅此而已。劇情的失實反智、拍個密室懸案題材漏洞處處,看了兩集也不覺這位自號聰明絕頂的大偵探有多聰明,無非就是如「維園阿伯」般一味以局外人身份「花生」與「鳩估」;劇情平鋪直敘、真相來得順理成章,結局的真相不覺震撼之餘,只覺真兇太衝動、不懂堅持。《尼羅河謀殺案》再一次證明有著強勁卡士與看似很「爆」的佈局,沒有細膩的劇本還是部平庸之作,當《神探白朗》平地一聲雷創出原創電影新傳奇時,《尼羅河謀殺案》還想拍第三集?不了。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日版海報仍在熱賣中,請即按此連結搶購!
Rating:60/ 100
【延伸閱讀】初探埃及迷情:Giza金字塔、壯觀Luxor Temple
【延伸閱讀】在埃及坐火車|從Aswan回到開羅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如若喜歡本人文章想作定期支持,請即訂閱Patreon加強版,不定期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及尊享優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