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王:徒具視覺效果而乏故事靈魂

貓王 電影

【睇文前留意喇】

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|「晞。觀影記事」14週年包場現已開售,請多多支持:https://bit.ly/14thtravelerwithmovie

 

英文片名:Elvis

 

一向對外國音樂名人題材興趣不大,但見《貓王》有Baz Luhrmann執導,即使口碑平平還是有一定的期待。雖說《澳大利亞》《大亨小傳》俱是空有華麗史詩味的作品,Baz Luhrmann好歹也曾拍過《情陷紅磨坊》及《羅密歐與茱麗葉:後現代激情篇》兩部不朽經典,縱是感覺「五五波」仍給他一個機會,結果一樣失望。《貓王》可說是成也Baz Luhrmann、敗也Baz Luhrmann,這是他一貫視效與剪接凌厲、充滿大量視覺甜頭的作品,套用一個音樂人故事身上,看他穿插各地多個舞台,輔以Baz Luhrmann一貫賞心悅目的畫面、服飾與場景俱極致的華麗,獨看Baz Luhrmann的招牌美學,確無失望。可是,作為一部人物傳記,《貓王》的定位就相當模糊。故事頗具野心,從貓王的童年一直談至他的死亡,幅度橫跨近四十年,若順著時序去談其起起跌跌的一生,不難會惹起觀眾共鳴,惟Baz Luhrmann仍採取他一貫跳脫式敘事手法,刻意把時序打亂,又從其經理人的視點去談,企圖達至一種亦真亦假、看官自行思考真偽的效果,卻令電影在「貓王傳記」與經理人騙局中難得平衡,悶場之多甚至令大量觀眾呵欠連連,繼而中途離場。到了末段描述貓王晚年,突然暴走成個悲劇故事,即使偶有劇力也難得好感。《貓王》若要選取主角與經理人之間的拉鋸戰為重點,實無必要拍足超過兩個半小時,前半段雜亂無章亦無任何劇力可言,獨靠Austin Butler形神俱備的演出,始能力挽狂瀾。

 

Elvis本是個藉藉無名的鄉村貨櫃車司機,因其歌喉與獨特的舞姿,受到經理人Tom發掘,自此把他捧成天王巨星,名揚四海。Elvis成名太快,也讓他私生活備受壓力,逐漸迷失自我,陷入崩潰邊緣。即使他獲邀成為拉斯維加斯的台柱,卻感是受囚禁的生活,更發現Tom的身份成謎,背後只為誘騙他名成利就所帶來的財富...

 

《貓王》細緻的舞台效果與服飾,仍沒失Baz Luhrmann的招牌風格

貓王 評價

看Baz Luhrmann電影未必會有很強的深度或故事背景,其凌厲的視覺效果總又會令你目眩,即使如《大亨小傳》般失望,其華麗的場景與視覺效果,同樣能成為賣點,總能營造出一種「史詩式」氣魄,《貓王》亦不例外。電影從貓王童年談起,將不同時空、不同場景,真真假假地融合在一起,甫開場便轉插多個不同的片段、結合多種不同風格的影像,拼湊起貓王不平凡人生的開始。待貓王成名後,各種舞台的視覺效果,結合上他百變的形象,再配合當時社會的服飾打扮與主角Austin Butler傳身的演出,確令電影極盡視聽之娛,故《貓王》用上各類大銀幕格式與杜比全景聲版本,非單純的掛羊頭賣狗肉,確能提升視聽效果,乃至貓王晚年在拉斯維加斯的演出,人前歡笑背後垂淚,金碧輝煌的舞台與空洞陰暗的酒店套房,場景佈置亦富心思。

 

《貓王》欲涉獵的題材過多,已超出一部電影能承載的程度,中段劇情鬆散兼混亂

可是,這再一次,亦只是個空有畫面而乏靈魂的故事。《貓王》看似是談其起跌的一生,偏偏視點又得從貓王的經理人出發,後半段簡直如同是剖析貓王誤墮「天仙局」悲劇的來龍去脈。若作為傳記,簡簡單單談貓王由鄉村男孩走至天王巨星,繼而以這場「天仙局」作為重頭戲亦未嘗不可。這類拍檔反目成仇的傳記題材有很多,甚至不難入選成奧斯卡,就如David Fincher的《社交網絡》就是個好例子,偏偏《貓王》涉獵的支節太多,既想談兩男的拉鋸戰,又要剖析主角的內心世界,就讓整個故事來得模糊空洞、重點失焦,前半段更尤其混亂。有感Baz Luhrmann拍攝時太貪心,很想把一切情節都硬塞其中,終讓電影失去焦點,難有認識貓王的機會,只能浮光掠影地看「貓王」的一生。看畢全片,觀眾只感這是一個天王巨星,若對他認識不大者,對其心路歷程與形象一頭霧水,末段談其濫藥、私生活不堪的片段,亦只得輕輕帶過。

 

《貓王》一如Baz Luhrmann的史詩式氣度,拍得長達超過兩個半小時,仍硬塞過多無關痛癢的支節,把之完全刪走亦無礙,沒有適當取捨,令劇情顯得極冗長。貓王出身正值美國政治動盪時期,又是種族問題最盛之時,劇情又企圖要將這些背景故事涉獵,畢竟「震過貓王」這回事,確令當時的女性得到性解放的滿足感,而貓王的曲風亦平衡得白人與黑人之間的對峙。電影花了不少篇幅將這些背景放進片中,惟這些議題往往一閃而過,沒有好好交代,有感Baz Luhrmann要令電影內容要多豐富有多豐富,卻忘記了這非劇集而是電影,沒有足夠時間去談太多的事情,終令一個故事都不能好好說清。

 

明白即使現實都是貓王與經理人有段漫長的拉鋸戰,惟電影實無必要不斷將兩者逆轉的關係重覆又重覆。起初,滿以為他們的關係已達爆發的臨界點,電影已接近完場吧?原來,那時候篇幅始過了不足一半,繼而不斷描述他們若即若離的關係,看得多也覺煩厭與疲累,情況就如同同期《秘境探險》不斷出賣再出賣般。作為一部為貓王遺孀與家屬肯首拍攝的作品,不難想像故事要替貓王「洗白」,掩蓋其陰暗面、抬高正面形象,惟劇情仿把「貓王」刻劃成缺乏個人思考,只是一味反叛,最終又落入經理人圈套的人,取態上或想替貓王的形象討個公道,看至末段簡直覺得這個人自討苦吃。

 

Austin Butler形神兼備演出貓王一角,是電影最出色一環

貓王演員

最後,《貓王》的成功就全賴於演員Austin Butler上。要演活這類名人角色,最忌是單純流於角色模仿,或是過於用力去演活主角的內心一面。Austin Butler演貓王沒有添加太大壓力,角色模仿上形神兼備,眼神與動作與真人相若先為佳句;後天演這個角色,尤其末段踏入崩潰邊緣時,也沒有過度用力去演得青筋暴現。即使劇本不濟,也恰如其份演活了貓王的神髓,相信來年頒獎禮不難最少得個提名。至於Tom Hanks就難有突破,刻意去演活角色的奸險反流於外露,絕大部份時間就如同個大配角般,感覺就是純粹要找個演技派帶個新人,浪費了他的演出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貓王》絕對是失望的人物傳記題材。即使Austin Butler演得出色、Baz Luhrmann也保留得他一貫最擅長的華麗影像,卻難為這個故事賦予靈魂。片長超過兩小時,硬塞過多元素只令劇情混亂鬆散,中段愈看愈覺失焦,得待末段才能把劇力鞏固,惟這個時候已有不少觀眾老早離場,剩下來的也呵欠連連。拍部名人傳記卻失焦點,看畢全片既難明白導演的出發點,都絲毫認識不了「貓王」的傳奇一生,終成了徒具視覺效果而乏靈魂之劣作,Baz Luhrmann已回不了早年的神彩了。晞。觀影記事14週年包場,一年一度,機會難逢,期待你的參與,請多多支持!詳情請按此
Rating:50/ 100

【最新生活故事】一場有趣的社會實驗:交友唔睇樣,有多少人真能做到?

【最新生活故事】請珍惜還會應約的朋友(Part 5):請別待「移民飯」還在忙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 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