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Thor: Love and Thunder
首先,再一次感謝各位來臨「晞。觀影記事」14週年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包場活動,無論是在座的324位觀眾,還是早已離開香港,在海外看Live直播的朋友,能夠走到這個位置、堅持了足足14年,絕不容易,全賴你們支持與鼓勵,才能令「晞。觀影記事」能夠運作足14年,也能讓包場傳統得以延續,而這一年雖然移民的移民、沒打針的沒打針,最終仍寫下了包場人數的高峰。在如今「即食」世代、「睇片」已開始沒落,達至要「睇短片」的情況下,你們仍願意點進來看長篇文章,在此感謝各位。
閒話表過,雖然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是最近包場選擇唯一一部合適的作品,觀影時有一刻都懷疑,是否如去年《黑寡婦》般「揀錯戲」?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事先張揚是Marvel第四階段中最佳作品,或在《奇異博士2:失控多元宇宙》的極致失望後,觀眾期望值大跌,要達至「最佳」不難(惟個人覺得第四階段「最佳」是《尚氣與十環幫傳奇》),但一承Marvel的作品又差太遠了。《雷神奇俠》系列的故事線一直觀感平平,得待《雷神奇俠3:諸神黃昏》才達至系列的高峰,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再一次由Taika Waititi執導,仍一承他前作幽默惹笑,加入了大量惡搞對白與角色、畫面繼續色彩斑斕奪目,當中一段黑白場面視野凌厲、動作場面仍不欺場,但看畢全片就只覺是不過不失的娛樂之作。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好歹也是找個Marvel初代的成員,卻不如其他角色般在Thanos的彈指事件有重大改變,即使找回了女主角來演The Mighty Thor,總覺兩者貌合神離,哪管Natelie Portman再落力搞笑,整體還是難復《諸神黃昏》的高度。劇情過度簡單直接,反派仍是流於Marvel經常出現的問題:「吹得太大」結果原來僅此而已,到最後的高潮大戰,竟有感是反高潮,幸得Christian Bale精彩演出始救回全片。
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片尾有兩節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
Thor與銀河守護隊員合作後,繼續穿越各個星球進行冒險之旅,卻漸迷失於這種生活中。Gorr因被諸神遺棄,心生厭惡,化身成「屠神者」要消滅諸神,甚至威脅著Asgard的安危。Thor回到Asgard拯救國民,驚覺昔日的愛人Jane已化身成「女雷神」Mighty Thor...
悅目的視覺效果與Taika Waititi搞笑風格,仍為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的賣點所在
Taika Waititi將「雷神」從《雷神奇俠2:黑暗世界》的低谷(一般都評作MCU最差作品)推上高峰,《雷神奇俠3:諸神黃昏》情節惹笑過癮,將雷神與其好友化身成「小學雞聯盟」有極出色的化學妙用,更正式將雷神變成了個喜劇角色,在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中有極搶眼的位置。欲看這種風格,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即使難如前作,還是沒有失望。打從開場與銀河守護隊驚鴻一瞥的「合作」,已盡現了這位角色的搞怪形象,再一次不拘小節、不按常規的出牌,還有他與一眾好友的關係,如常是「小學雞」的吵鬧,以至是事先張揚的「雷神全裸」亦充滿喜劇感;即使與反派對打期間,仍有不少精警笑料,確令全片熱熱鬧鬧,一洗了MCU第四階段一貫帶點悲情沉重的調子,真難在「雷神」身上找任何悲情的感覺,繼續開開心心遊歷世界。
此外,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的視覺效果同樣不失禮,Taika Waititi的創意奇想,再次引領觀眾遊走諸神領域,色彩斑斕的世界再一次令觀眾大開眼界,對比屠神者出沒後的黑白世界,唯獨主角們帶來色彩,也呈現種視覺上的震撼對比。電影用上了XR LED技術去拍攝,看來也不覺失真,反更能將電影的奇想融入畫面之內,獨論視覺效果,仍讓電影錦上添花;數場大戰的杜比全景聲音效極細緻,那種被音效包圍的感覺,還是一場滿足的視聽娛樂體驗。
可是,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的好感亦只僅限於此,就是一部不過不失的Marvel作品,即使不至達《奇異博士2》的失望,還是難如其他作品。即使電影確具娛樂性,動作場面又不至達刺激過癮的地步,屬當刻能為你帶來觀能刺激,卻是過目即忘。最深印象的動作場面,竟是開場一幕沒有太大關聯的混戰,喜劇感與刺激感兼備,隨後無論與宇斯的大戰、與屠神者的數場對打,拍來徒具視覺效果,而正反雙方都沒有甚麼奇招突出,難真正帶動到緊湊之效,尤其與屠神者的壓軸大戰,竟突然讓一眾小孩有神力之助,單靠小孩去反勝,令「屠神者」的技能「吹得太勁」,就如《諸神黃昏》的Hela一樣「有頭威冇尾陣」,最後突然跑到了「另一個世界」,或許真能帶刻感人力量,對「那個世界」的設定,卻不及「如有雷同」的《月光騎士》。
Jane的愛情線是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一大重點,彼此卻演不出火花來
人物設定也是另一敗筆。一如奇異博士單純流於「我在每個時空中愛你」,Thor與Jane的感情亦毫無火花。雖說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並沒有浪費過Natalie Portman,她終於不止淪為花瓶角色,有感她就是與Chris Hemsworth各有各演、彼此貌合神離,亦因著她的角色在前作完全消失,亦沒有太大交代,突然描述她與雷神之間患難與共的感情,也來得太牽強,極其量是前半段的回憶倒敘有些趣味。她的角色也是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重點宣傳之一,預告一出令網民馬上穿鑿附會到底她怎會變成了Mighty Thor。當你滿心期待是哪個Fans Theory會成真時,成為「女雷神」的原因竟是極為簡單,轉折之急速只流於對白式交代,難以貫徹那種「愛」的主題。
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加重了愛情線後,亦令其他角色與劇情變得相對單薄,Valkyrie可有可無、Korg亦只流於Side-kick的存在,事先張揚的兩頭山羊,聲稱有多爆笑,原來只屬可有可無的客串地步,難如上集找來了Bruce與Loki演出般熱鬧過癮。反派「屠神者」在片初的鋪敘,差點誤以為其級數能達Thanos的地步,誰知竟比Hela更是「有頭威冇尾陣」;前半段正宗是「遇神殺神」,後半段突然輕而易舉就能被處理掉,完全達至反高潮,幸虧Christian Bale那種「百變」的形象繼續有耀眼的演出,每每出場陰晴不定的演出仍能懾人心魄,始能挽回角色的不足。據知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進行了大量補拍,亦是加重他的戲份,未知最初版本會是怎樣?
MCU版圖不斷擴張卻流於Marvel工廠式生產,看畢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再次覺得MCU魅力已在消退
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作為MCU首部單人角色電影拍足四集,更連銀河守護隊都拉攏起來,滿以為這是甚麼承先啟後的重要轉折,或是如《諸神黃昏》般直接帶動些劇情上的大扭轉?想多了。這故事當然也有鋪排些伏線,卻看不出有何重大變卦,或是與其他MCU故事有重大連繫,更不會令你有興趣馬上找來看看,原著的劇情會怎樣發展下去,甚至真不怕劇透,因為沒有甚麼好透。有感Marvel在Thanos事件後,只不斷將世界觀無限擴張,找來最多的角色、更多的時空與故事線,務求令版圖更豐富,卻難如往作般有個概況,開始能看出故事有何許走向、角色之間有何連貫。Kevin Feige更表示第四階段已有完結的準備,再看《奇異博士2》與這部事先張揚頗具重要性的作品,還是繼續「鋪出個未來」,真難想像最終能如何收結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仍是一部娛樂性十足的作品,也定好比《奇異博士2:失控多元宇宙》,亦確在第四階段中脫穎而出。Taika Waititi的搞怪風格與一貫娛樂性十足的節奏、色彩奪目的視覺效果仍是一部為大銀幕而生的作品。可是,《雷神奇俠4:愛與雷霆》在MCU第四階段中夠奪目、在整個MCU電影中也偏向平庸,劇情沒有太大突破、故事頭重尾輕,也浪費了許多角色的設定。Taika Waititi即使為「雷神」系列貫注了全新力量,發掘得他成了個喜劇角色,問題是角色亦因此變得太搞笑,被過多笑料掩蓋了劇情的發展,到最後只會覺得電影「很有娛樂性」,實則過目即忘,深感Marvel的魅力已難後昔日了。
Rating:70/ 100
【最新生活故事】見工奇遇記(Part 8):家陣見工定見血?!
【最新生活故事】一場有趣的社會實驗:交友唔睇樣,有多少人真能做到?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