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Warriors of Future
古天樂傾盡全力監製的《明日戰記》,以香港從未出現的大型科幻特技動作片掛帥,數年前在香港影視娛樂博覽初見已期待,最近宣傳氣勢鋪天蓋地,絕對是未映先轟動。一直覺得世界各地許多地方,都有屬於當地的大型災難特技電影,何時香港始能真正做得到?兩集《拆彈專家》算是「人為」的災難片,如今,《明日戰記》真的做到部科幻級災難電影了。古天樂主演的幾部特技大片《真.三國無雙》、《明日戰記》、《尋秦記》都曾被「攤」得如像都市傳說般,若《真.三國無雙》無論哪個範疇都不知所謂,《明日戰記》獨論視覺特技與觀能刺激,於華語電影製作水平合格有餘了。電影片長只有約個半鐘,完全廢話少講,簡述了背景後便馬上入戲。古天樂作為一個科幻迷,看出全片結合了各類科幻電影元素,像是外星生物、機械人、戰機、末日、災難、超級武器等等,應有盡有,甚至有致敬回鐵甲奇俠與美國隊長的鏡頭,不同元素包羅萬有。《明日戰記》的視覺特技愈後愈精彩,最後三十分鐘的連番追逐甚具荷里活製作的水準,一場飛車追逐明快刺激,壓軸如像末日中環鬧市的機械人大戰也絕不欺場,放心此絕非如《未來警察》之流的特技。可是,《明日戰記》亦一樣掉進了合拍片的問題中,一如《神探大戰》般明顯作過不少刪剪與重新配音,不單口型不夾,就連劇情轉接都相當生硬,更別談主角們那些「中二病」極致的對白,恕難令人投入。在合拍片模式下,令劇情與人物關係極不連貫,又得要政治正確的問題,仍是死症。這樣說或會令觀眾口諸筆伐圍攻,若說整個故事的流暢度,卻得說句,《流浪地球》好多了。
地球未來污染加劇,更被神秘生物「潘朵拉」襲擊,這種生物遇水會迅速成長,極具攻擊性。在倖存者的B16區,天氣預測下起暴雨,將會令「潘朵拉」急速生長。科學家破解得潘朵拉的基因,並研發了基因改造藥物,可以減低「潘朵拉」的攻擊性,淨化空氣。距離暴雨只有數小時,空戰部隊得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任務。執行任務途中,機械人突然叛變,死傷無數,倖存的幾位戰士孤立無援,得在「潘朵拉」侵佔的地域完成任務...
《明日戰記》大賣的視覺效果確沒失望,一場公路大戰超精彩!
作為事先張揚香港難得的科幻動作大片,亦事前知道故事有多不堪,觀影時還是覺得不如廢話少講,快點進入連串動作特技場面吧!以此心態觀看,《明日戰記》確不會令你失望,在電影只有約個半小時片長下,開場只用不足十分鐘交代世界觀背景,便馬上進入連串動作場面中,又或說這個「背景」只為安放個理由去演示連場動作特技,到底人物關係是甚麼、外星生物來源又是甚麼,全不重要,總之就是要你爽!
香港曾幾何時是東方荷里活,拍甚麼題材都得心應手,唯獨是科幻電影就總難以拍大,古天樂決意把之變成一部大製作,在片初簡述了背景後,餘下的個半小時幾乎由頭打到尾,過程亦結合了空戰、飛車、槍戰、大爆發、災難、武術對打等等不同元素,觀能刺激十足,娛樂性確不欺場。坦言前半段的墜機與跟那些仿像「龍蝦」的怪物對戰,鏡頭搖擺不定、動作過度急速,有感真是特技水準難以支撐,不如把鏡頭調快,導致畫面帶點「鬆郁矇」,惟當劇情慢慢進入高潮,特技水平就開始平穩,甚至有所驚喜,視覺特效也迎合得幕幕的大場面。
即使這是一部合拍片,也是個虛構的未來時空,電影仍是用香港作為背景。後半段的連番動作場面,觀眾真感那是在中環激戰,又在東九龍走廊飛車,大量香港味道濃郁的背景,確讓投入感大增,亦如文初所說,是期待以久用香港作背景的災難特技片了。最後半小時的這兩場打鬥,在有限時間內不顧一切向前衝,得要消滅一切障礙、拯救人類。密集大型打鬥效果亦切合得荷里活的特技水平,尤其漫長的飛車大戰,結合不同的機械人大戰,還有災難級的爆炸場面,無論主體的動作打鬥與荒蕪的末日背景,通通切合得所需效果。若作一部技術演示、在營造觀能刺激上,就是要你「爽」的感覺,功德圓滿了。作為一部華語製作,對比最頂尖的荷里活A級大製作,尚有距離,但對比一般荷里活科幻電影效果,合格有餘,亦令這些特技水準不讓日韓專美,從此說起華語科幻大片亦不止《流浪地球》,古天樂也做得到。香港沒有人做到的事,古天樂做到了,確為香港製作立下了里程碑。
《明日戰記》劇情與人物關係真大有改善空間
對比《流浪地球》視覺效果與劇情兼備,《明日戰記》劇情就真的不敢恭維。雖說許多荷里活科幻爽片都沒有甚麼內容可言,《明日戰記》的故事似乎簡單得過份,一字咁淺,基本上就是安放一個背景上演連場動作特技。在片長又或說是製作條件所限下,故事可堪發展的世界觀與一眾角色的人物關係全被架空,待正式進入災場後,劇情已經完全捨棄,總之就是一味要打。劇情推進快得感覺有些跳脫,就如結局主角突然輕鬆進入母體般,哪管再「爽」都令你不期「出戲」。《明日戰記》一眾角色的對白都相當「中二病」,何以叫「明日戰記」的原因亦超尷尬。劉嘉玲與張家輝無論對白與演技都同樣令人「一秒出戲」,兩者與角色極不相符的妝容與對白,皆顯得不倫不類,更會讓觀眾為之失笑,而主角一句充滿熱血的對白,未知作用是搞笑還是認真,看來只覺毛骨悚然。
《明日戰記》的劇情簡單也罷,亦敗在部份場面連接生硬
近年許多合拍電影都出現一個毛病,就是為求過檢,不斷重剪重拍重新配音,終令成品與原有概念格格不入、劇情極不連貫,無論是最近的《神探大戰》還是《緊急救援》都有這毛病。據知,《明日戰記》放映版與初剪版本少了近二十分鐘,明顯看出劇情之間連接不定、角色口型亦不相符,不少情節轉接突兀且不連貫情況亦時有出現。未知古天樂壯志雄心為續集鋪路,還是結局怎樣改動都搞不清,一個忠奸莫辨的收筆,無論是迎合合拍片「邪不能勝正」還是本身的故事,都顯得莫名其妙;這角色明顯不過一個「奸」字刻在頭上的設定,亦見劇本來得相當兒戲。《明日戰記》的導演是視覺特技出身的吳炫輝,曾經多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「最佳視覺效果」,以此作的水準來看,他處理視覺效果絕不失手,敘事可真不敢恭維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《明日戰記》若求觀能刺激、視覺特技,確是華語電影的里程碑,也是香港電影在特技水平上破格且成功的嘗試、古天樂獨匠雄心傾力打盡幕幕大型動作場面,已作出華語片出色的演示,尤其最後半小時的視野當可堪比荷里活質素,收貨有餘。可是,《明日戰記》就真是單純技術演示的作品,劇情先天過份簡單、後天在合拍片的規格下更帶點情節不連貫,張家輝與劉嘉玲的演技更是破壞力驚人。當然,古天樂全心去打造香港首部科幻大製作,圓其科幻夢,也圓香港電影製作的科幻夢,獨論此誠意,作為香港人也真值得支持。
Rating:75/ 100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見工奇遇記(Part 21|窩心篇):難得肯同你圍爐取暖嘅HR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見工奇遇記(Part 20|窩心篇):搵唔到工嘅同路人,一切在心中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