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Pinocchio
迪士尼不斷把部部經典電影改篇真人化,曾拍出如《美女與野獸》、《阿拉丁》等叫好叫座的作品,也拍出如《小飛象》般的劣作,而《花木蘭》更成了疫情期間Disney+首部直上串流的作品,改篇歷史之餘也口碑敗北。《木偶奇遇記》事先張揚是為Disney+而生,或許期望值可稍降一點;將這個家傳戶曉的故事、幾乎成了迪士尼半隻主題曲的作品真人化,更找來了Robert Zemeckis導演再度夥拍Tom Hanks,成績卻慘不忍睹,也得慶幸電影沒有在戲院上映,否則定必比《小飛象》更成「票房炸彈」。《木偶奇遇記》來到2022年始拍真人版電影,印證在這個扭曲的世代下不斷自毀經典、政治正確得失控。找來黑人仙女先帶動逆向話題,若情理兼備倒能接受得來,惟劇情除了黑人仙女外,就連過路的人、木偶的「朋友」都變成了黑人,如同黑人電影般。超突兀的情節「為做而做」,完全沒有好好解釋,先為敗筆。《木偶奇遇記》好歹貴為迪士尼經典之作,真人化後作出改動絕非問題,如《阿拉丁》的改動更為神來之筆,惟《木偶奇遇記》改動得不倫不類、徒具靈魂,部份改動更達至童年崩壞的地步,看來莫名其妙,甚至變成了觀眾的恥笑位。《木偶奇遇記》香港與全球一樣都是Disney+直接上架,有幸獲邀欣賞戲院版,更得在IMAX影院觀看,壓軸一戰確是為大銀幕而生,而Robert Zemeckis最擅長的視覺效果也沒有令人失望,惟電影水準之劣實不難想像何以全球一致劣評,倒不如重看《史力加》系列的咸濕崩壞版小木偶更好了。
木匠Geppetto喪子後一直過著孤單的生活,某天禁不住寂寞向星空許願,希望自己的木偶Pinocchio能夠變成真人,願望果然成真,他被藍仙子轉化成人,與Geppetto過著快樂的生活。Geppetto希望這位兒子成材,送他到學校讀書,惟Pinocchio於路途中經不起引誘,被賣到馬戲團內表演...
先戴頭盔,此文觀感或與大眾觀眾有別,不會覺得真人版《木偶奇遇記》一文不值,全因有幸獲邀欣賞戲院版的放映。一如一眾迪士尼真人化電影,《木偶奇遇記》視覺效果仍是一大賣點,末段在快樂島與海怪冒險的一段,震撼悅目的視覺效果絕不欺場,壓軸一戰在IMAX影院觀看,更覺氣勢迫人,這部份真能為戲院而生的作品。片初蟋蟀Jiminy初到小木偶家中,在一眾時鐘間遊走,更有迪士尼近年流行的自嘲式彩蛋,視覺效果先聲奪人。頭尾兩段有幸在戲院大銀幕觀看,確令電影不致毫無可取之處,卻僅此而已。
即使《木偶奇遇記》只為Disney+而生,劇本也請認真一點
動畫與真人電影往往都存有一定的分野,畢竟某些動畫情節真人化後確會突兀,又或是想深化原作的劇情,就如《美女與野獸》與《阿拉丁》就是極出色的改動。可是,《木偶奇遇記》與原著卻有頗大的分別,用意不明。原作的仙女本為故事重點,也是引領小木偶成材的重要人物,未知是否「插」得太狠被刪減剩一場戲,還是劇本先天就是這樣設計,令一個要角淪為客串無異;陪伴主角上路的小蟋蟀,同樣可有可無,甚至與主線劇情關係不大。壓軸一戰由鯨魚變成海怪已是莫名其妙的處理,小木偶突然變成「摩打腳」與海怪上演場誇張的水上版《狂野時速》,更是奇怪得成了全場的恥笑位。
《木偶奇遇記》從黑人仙女到一眾無關痛癢的配角,只覺迪士尼玩政治正確已達失控的崩壞地步
《木偶奇遇記》的「政治正確」問題令其未上架已被受抨擊,個人覺得「政治正確」這回事若能解釋得來,又合符劇情需要,絕無問題。像是「黑人藍仙女」若有需要或情理兼備,也能接受,問題在這角色的戲份比原著大幅刪減,為出而出、高歌一曲後就消失,作用之突兀簡直令人尷尬;其造型因像是大反派多於一切,難怪網民都表示令小孩看得情緒極度不安。除了這個「黑人仙女」外,《木偶奇遇記》劇情更加入了一段沒頭沒尾的友情(愛情?)線,似乎因為故事不夠「黑」而強加段有色人種的情節,更得要為他安插一個「黑人木偶」的朋友。這段新增的情節並沒有為電影增添甚麼變動,強求製造緊張又緊張不來,只間接為小木偶增加了段仿如致敬《史力加2》「T-Back小木偶」的動作場面,如看過《史力加2》,更覺得該「惡搞版」玩得比這部2022年真人版更盡更過癮。
迪士尼為求要政治正確,令電影充滿大量「左膠」式對白,還瘋狂得連過鏡的角色都要是黑人,其濫用程度只覺得Tom Hanks的演出超礙眼。這根本就是一部黑人電影,何以要找個白人去演?實難想像,未來的黑人版《小魚仙》與拉丁裔版《白雪公主》會有多災難。「政治正確」某程度上確是好事,讓荷里活世界不再是白人掛帥,但迪士尼的取態是「政治正確」得開始「政治不正確」,被過多這類元素掩蓋了劇情的完整與邏輯性,看來荒謬得帶點喜劇感,只深感迪士尼是否有心要將自家經典盡毀?
《木偶奇遇記》真人版即使找來湯漢斯演出,還是難掩其平庸乏味
撇除這些情節,《木偶奇遇記》也連基本的娛樂性也拍不來。事實上,迪士尼亦非部部真人電影都有娛樂性,像是《魔幻森林》縱有驚人視覺效果,卻只淪為單純技術演示,劇情悶不堪言,《木偶奇遇記》也不例外。在刪改劇情並加入大量政治正確元素後,《木偶奇遇記》真人版的節奏再不明快,中段更覺拖泥帶水、悶場多不勝數,更連基本的娛樂性都缺乏;過度「左膠」的對白下,非但投入不了劇情,更覺愈拍愈乏味,甚至已無興趣知道主角的生死。小木偶的成長是原作的重點之一,惟真人版這位小木偶太早「覺醒」,過程不再「奇遇」、經歷的警世與反思作用也不如原著,過度說教式的「良心」對白,沒有如《阿拉丁》般令角色更立體,只讓其看得更毛骨悚然。電影過多一片漆黑的畫面也令耐性降低,在家中觀影如電視畫質不佳,或會出現《鐵血戰士:狩獵追擊》的問題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真人版《木偶奇遇記》絕對是迪士尼動畫真人版最差劣的作品,比《小飛象》更挑戰下限,胡亂刪改劇情,將故事原有的味道徹底摧毀,達至比《史力加》系列更童年崩壞的地步。肆意大搞「政治正確」的元素,令劇情不倫不類得近乎失控地步,一眾支節沒頭沒尾,「左膠」式說教對白更看得毛骨悚然。近年迪士尼變成政治正確的機器已是不爭事實,看其還要樂此不彼地,將這些荒謬的元素硬塞故事中,來到此作已達情理不通的極限。看著迪士尼花了最大心力去將自家品牌逐個推倒,作為一個迪士尼迷,簡直心痛。各款迪士尼電影日本版海報仍在熱賣中,請即按此連結搶購!
Rating:35/ 100
【延伸閱讀】加洲迪士尼樂園的夢幻回憶(Part 1)
【延伸閱讀】加洲迪士尼樂園的夢幻回憶(Part 2)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