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Sunshine of my life
描述一個健全兒童在殘障家庭長大的故事,《閃亮的歌聲》先作經典示範,翻拍的《心之旋律》更成了奧斯卡最佳電影,香港拍部《一路瞳行》又如何?故事一如《心之旋律》,描述健全少女在視障家庭下長大所承受的壓力。在近期港產片突然如同重燃新希望時,由新晉導演朱鳳嫻執導的《一路瞳行》,確為看似俗套的故事注入新能量,前大半部拍來不落俗套,也沒有陷於這類電影必備的煽情橋段。在製作資源所限下,仍能滲入大量八九十年代的情懷,而少女與母親的關係漸漸變得拉鋸,拍來頗具劇力;典型東方父母過度擔心子女的情節,寫來自然流露,更令投入感大增。電影的前半段絕對屬水準之上,惟經歷了個高潮位後,後半段又馬上落入俗套情節。即使電影改篇自導演的親身經歷,文本創作上還是略欠火候。當前半段推得個高峰位後,觀眾不難會期待還可以怎樣發展,竟還是落入了典型的悲哀東方式思維,少女的行為與前半段的性格走兩極路線,與《心之旋律》或《閃亮的歌聲》相比差天共地,實難投入這種極度傳統的價值觀,盡把前半段的好感摧毀。能否接受得這種價值觀,將直接影響得你投入度,個人就真難以接受。惠英紅的演出或有驚喜,其「煩膠」的性格也難對之同情。
芷欣生於視障家庭,父母全均失明人士,從小到大都默默照顧父母。隨著年紀漸長,中學時期的芷欣面對著這個花花世界,開始感到父母的行為過度依賴、種種的情緒勒索讓她吃不消。她想活出自己的人生,與母親爭執頻繁,終至一次大爆發,讓芷欣選擇毅然離家出走...
《一路瞳行》前半段結合細膩情感與集體回憶,難得不走煽情之路,確為驚喜
看這類電影最忌就是一味不斷的煽情或說教,若能找個新角度去談故事,倒能製造驚喜,就像是惠英紅的前作《幸運是我》。喜見《一路瞳行》的故事植入點清新自然,前大半段也沒有一絲煽情感覺,前半段描述女主角從童年到長大,怎樣從愛家變成了反叛。生活化的劇情層層遞進、兩母女之間的感情戲與衝突戲也拍得細膩,慢慢的讓女主角成長,漸覺得家庭變成了她的負累;沒有過度戲劇性的處理,讓問題慢慢浮現。
或許故事改篇自導演的真人真事,主角遇到的問題寫來也沒有貼地自然,輔以八九十年代的集體回憶,輕輕幾筆確能讓觀眾投入其中。女主角從一個乖乖女,因為家庭問題變得反叛、希望擁有自己的世界,轉折亦層層遞進,到了那個臨界點,觀眾定必會對女主角的遭遇有所共鳴。在華人社會最悲哀的倫理價值觀後,女主角所面對的問題、那些內心的說話,觀眾不難找到自己的位置,亦為劇本的妙筆所在;當中一段女主角與母親兩線視點與經歷的同時對比,鋪陳至那個爆發位,亦為可喜之處。
《一路瞳行》女主角前後判若兩人、價值觀突然扭轉,後半段落入俗套橋段
劇情鋪排至這個爆發位、將兩母女的爆發位推向極端臨界點後,如何鋪排下一步正是關鍵所在,怎料後半段劇情竟然急轉直下。明白這是導演朱鳳嫻的真人真事,現實的結局或許如是,問題在這畢竟是一部電影,轉折也要來得自然。《一路瞳行》前半段劇情看來確具情味,亦令兩母女的形象極鮮明,惟在那個爆發點後,女主角的性格突然180度扭轉,馬上變得乖順,前半段的強悍、自主性格完全蕩然無存;明明前半段開始懷疑人生、懂得據理力爭,後半段竟變成了傳統東方社會的扭曲價值觀,再配上母親愈見「煩膠」的性格,更令人愈看愈出戲,很難會對之同情。對比《心之旋律》與《閃亮的歌聲》,過程就是父母要明白女兒的內心世界,從而作出個平衡的價值觀,那非是不孝,而是父母都要明白子女並非他們的工人,也得要有自己的世界,繼而讓他們活出自己的一片天、懂得放手,一樣能夠感動人心,達到劇情所需。
故事安插個非留不可的設計去實現那種「孝道」,令劇情完全出戲
反之,《一路瞳行》的芷欣形象已夠鮮明,竟然因為一個「爆發點」,就馬上變得順從,性格徹底逆轉得難以連戲,更非雙方互相學習成長,竟是女主角突然學會去站在父母的立場看,一家人真的秒速沒有「隔夜仇」,卻不感父母有反思過自己的問題、女主角渴求自主的熱情也大減,繼而再真要安排一個煽情的收筆,讓這一切來得順理成章,盡把前半段自然流露的好感一掃而空。
如是者,這裡真要看閣下先天有著東方人還是西方人的思維,價值觀將直接影響得觀感,個人就真接受不了這種帶點愚孝的設定,還得要安排一個「非孝不可」的煽情結局,讓前半段清新的氛圍變得俗套,愈看愈「出戲」。在劇本設定上,母親一角的煩厭程度已超出了寫實層面,也難想像何以女主角會有此決定。若《心之旋律》與《閃亮的歌聲》曾令你熱淚盈眶,《一路瞳行》只覺頭重尾輕;過份保守的角色設計,也難如該兩作般個性鮮明。
演員方面,惠英紅全程戴上特製隱形眼鏡,甚至可以訓練得眼珠各看不同方向,繼《幸運是我》後再一次演這類角色,一舉手一投身俱如角色上身、收起了近年明顯不過在「演戲」的外露演出,仍為驚喜,也是《一路瞳行》的亮點,只可惜劇本對其角色的塑造簡直如何反派般厭惡,愈看愈難投入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《一路瞳行》真要看觀眾能否接受得後半段突變的價值觀,以及女主角的性格逆轉。前半段所拍出的清新氣息、一家人層層遞進的關係、女主角內心的不安躁動慢慢浮面,直至那個爆發的臨界點,確具有一定劇力,也為傳統的故事套路來個新方向。只可惜,劇情隨後無以為繼,不單女主角性格突然逆轉,亦安排了不必要的煽情位,讓後半段愈拍愈沒趣,前半段的好感一掃而空,終落入俗套之作。在同類《心之旋律》與《閃亮的歌聲》散發出自然流露的感動下,相形見絀。
Rating:65/ 100
【延伸閱讀】要實現夢想,先要離開自己的家鄉
【延伸閱讀】請不要變成,我們曾經最討厭的大人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