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Hong Kong Family
香港電影在惡法當前,已正式失去創作自由下,最「穩陣」的題材,仿佛就是親情戲,若然在配上偶像派,基本上票房已封蝕本門。《過時.過節》承接《飯戲攻心》大收7,500萬,再拍場「一家人過節齊齊整整」的「食飯戲」,又拍出了另一番味道來。一如《飯戲攻心》談中秋(原團年)飯上,四分五裂的家庭如何修補關係,《過時.過節》亦談個破碎家庭在冬至飯前的故事。《過時.過節》採取了最貼地的方式示人,沒以《飯戲攻心》喜劇形式包裝,甚至連笑位都沒有,卻道盡了許多典型香港家庭表面幸福、實則互不扣弦的關係。實感極強的人物塑造,對應香港社會光怪陸離的百態,如非活在超幸福家庭的觀眾,必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看似是個超俗套的「一家人丫嗎」故事,拍來實而不華,最重要能讓觀眾感到共鳴、有所得著,其對家庭關係的反思、親人之間相處的細膩刻劃,既不煽情也不流於典型「BBQ」式收筆,更覺平易近人,就是你和我都會遇到的事,更絲毫不覺俗套。導演曾慶宏初執導筒一鳴驚人,處理如此複雜的故事自然流暢,鏡頭運用調度有度,呈現一部寫實的故事也不失幾分美感與戲劇感,收結眼前一亮,與《正義迴廊》的何爵天成了年度不容忽視的香港導演新希望。在一部如斯寫實的電影中,一眾演技的演出同樣實而不華,即使非「鏡粉」也別因MIRROR而卻步,呂爵安絕對是目前MIRROR成員在大銀幕上最有演技發揮的一回了。
在某年的冬至飯上,本應是「齊齊整整」的一家人,卻因為餐桌上一時控制不住情緒,彼此都被大家的說話所傷害,互不往來,兒子阿陽更從此離開家庭。八年後,適逢一位家庭成員Joy帶著個秘密回港,這家人也得開始面對自己埋藏的裂縫,就在冬至飯前,眾人都希望修補好關係,阿陽依然難以忘記八年前的那一幕...
《過時.過節》貼地的故事與角色關係描繪,投入度大增
剛看完《飯戲攻心》又來場「食飯戲」,加上再有毛舜筠配MIRROR成員,才剛有《阿媽有咗第二個》又來一部,起初倒真覺得題材與演員太重覆,沒想到就在這相類題材中,也能拍出新驚喜來。《過時.過節》對比這兩部電影也有明顯的分別,戲劇性不強,完全是「寫實系」的作品,又或說電影太寫實,對之有否共鳴,將會直接影響你的投入度;若閣下的家庭屬於超幸福快樂、正正常常的一類,或許投入度會大減,可若能投入得來,《過時.過節》的反思性與細嚼度,絕不比同期《正義迴廊》為低。
這確是個有關「一家人丫嗎」的故事,拍來沒有一絲濫情,一眾角色都背負著自己的問題。沒有誰對誰錯,有些事情也不能一下子就能好好解決。劇本刻劃的幾個角色,寫來同樣貼地,像是自以為是的媽媽、一直默默為家人付出的爸爸、不諒解父親的兒子、面對麻煩家庭不如自我封閉的女兒、滿以為是長者就得要掌控一切的婆婆...每個角色都是大部份家庭都必會出現的成員,亦尤幸電影沒有刻意將角色誇張戲劇化,光是開場就用上場極端的大爆發戲,以最強的張力把一眾角色關係勾劃、彼此的性格迫真地描繪,成功帶動觀眾追看,到底這家人還可以如何走下去,無論導技與劇本都相當精彩。
華人過度扭曲的倫理思維,我們又有否真正想過背後的意義?
有著這樣子的家庭背景,背後的社會與文化的影響亦息息相關。《過時.過節》也輕輕帶過香港的房屋、職場、移民等問題,輔以傳統亞洲家庭中,長輩與後輩那種矛盾糾結的關係,讓議題更為突出。是否長輩一定沒有錯、是否後輩一定要不分青紅皂白都得要尊重長輩,最後有些問題不能好好解決,那麼彼此之間不如不談、寧願「扮工」都不願留在家中。這家人背負著華人家庭最悲哀的傳統,被面子、被過時的倫理關係所累,面對著各自的心魔,長期積存下去就形成了太多的秘密,最終同住一室也相對無言。《過時.過節》美其名是談「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」,實際卻是去重新解讀這句說話,是否真要「齊齊整整」才能是一家人?一如片名中間有一點分隔,「過節」又是否已「過時」?人類為甚麼非得要做群居動物,既然同住一室就有爭執,何不大家冷靜下來、分開一下,會否又有更好結局?是否家人非得要同住一起始能溝通?最後,一家人齊齊整整坐下來吃一頓飯、彼此面對面溝通,又能解決心結?這些大抵是上一輩從沒想過的問題,但來到我們這一代,就開始接受不了這種傳統的家庭倫理關係,在「孝道」、過度的家庭與社會壓力下,我們又有沒有真正想過自己想要甚麼,還是這些年來,只知自己不想要甚麼?
這類題材稍一不慎便會變得哭哭啼啼、亂放催淚彈,《過時.過節》勝在先將一切問題推到盡處,然後再推倒重來,慢慢鋪敘這家人的點滴,在這個扭曲且悲哀的華人社會如何生活。滿以為如斯極端的設境,要不就收結不來、要不就俗套收場,可沒想到安排了一個動人的收結,既能連貫得一切支節、角色之間亦有所成長,言簡意賅又能恰到好處地觸動人心。一個極簡單的故事拍足兩小時,難得毫無悶場且情味十足,更是每位家庭成員都能有所發揮、劇情沒有跳得太多到別的角色與支節,絕大部份時間都焦聚在這家人當中,效果更為紮實。
《過時.過節》的故事當能觸動人心,能得此好感,亦一如《正義迴廊》般,拍攝技巧一樣錦上添花。這縱是典型的倫常親情片,惟鏡頭卻花了不少心思去呈現出一家人的生活上,再透過不同的意象去剖析彼此的關係。大量鏡的畫面,仿暗喻一家人就如在鏡像般,有著正反兩面,沒有誰對誰錯、就只在乎大家有沒有站在對方的視點去看,當中兩公婆一場攤牌的戲份,原來我們一直都只在看著個鏡像,當你覺得一方面蠻不講理,走出鏡內對方自我的世界,又可有想過對方是如何的想?看了一方的大爆發後,看見角色「走出現實」,始發現那無非只是鏡中「Side A」的畫面(想起來《超時空接觸》超經典的開場鏡中倒影)、鏡外的現實世界,對方又有甚麼苦衷?這無疑是全片最美的一組畫面,再配上鄉間的高空俯瞰、祖屋內最細緻的畫面,讓《過時.過節》無論在故事或視覺上都有著出色表現。
「登神」組合或帶點噱頭之意,喜見Edan在《過時.過節》的演出確有驚喜
演員方面,因著這個精緻的劇本,眾人盡皆有所發揮。最深刻是謝君豪從頭到尾都是一貫「小男人」的演出,內歛而不失壓場感,充分演活了個默默付出、備受壓抑的角色,一場攤牌的戲份,將拍檔毛舜筠也比了下去。毛舜筠繼《阿媽有咗第二個》後再演同類角色,或許難如前作般驚人,仍演活個令人又愛又恨的母親,與謝君豪一冷一熱的合作,火花四濺。呂爵安(Edan)完全放低了偶像或喜劇的包袱,無論內心戲與爆發的戲份都頗具驚喜,是目前MIRROR成員在大銀幕上最佳演出了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即使閣下非為「鏡粉」或對「登神」組合興趣不大,也別錯過《過時.過節》,細膩的人物關係與暗藏劇力的劇本,將個看似俗套的故事重新打造,道盡典型華人家庭內難以言喻的一面,寫實且有不少感動位;沒有刻意批判,形象化地拋出了問題讓觀眾反思,讓題材來得不落俗套。後天無論演員與拍攝技巧的配合,也為電影錦上添花,可觀性極強。即使電影確偶有不足,部份支節也略帶冗長,整體也屬中上水平,曾慶宏初執導筒絕不像新人所為,交足功貨了。
Rating:85/ 100
【延伸閱讀】要實現夢想,先要離開自己的家鄉
【延伸閱讀】Why Stable?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香港現在也只能拍這類題材的電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