窄路微塵:社會崩壞,也別一同「西」下去

窄路微塵 電影

英文片名:The Narrow Road

 

近年香港電影都仿佛有重生的感覺,不乏叫好叫座作品,壓軸正場上映的《窄路微塵》也勢成年度一大港產片佳作,只可惜在聖誕檔期硬碰《阿凡達:水之道》,票房慘成炮灰。即使《窄路微塵》男女主角張繼聰與袁澧林皆獲得金馬獎影帝影后題名,更成功奪得「最佳原創電影音樂」,似乎有獎項加持還難帶動觀眾的興趣。故事以一對低下階層男女在疫情下相濡以沫的故事為藍本,如同集體回憶般,重塑香港疫情最盛時的日子。同意《窄路微塵》調子沉重,喜見拍來卻沒有刻意渲染悲情,男女主角間的感情點到即止、淡淡然的關係情感真摯迷人,沒有過度戲劇性的情節,仍有扣人心弦的轉折位,感情拿捏準確,後半段亦會讓你感動得雙目通紅。全片拍攝低下階層不為人知的生活,更多為夜景拍攝,拍來不乏美感,大量實景去呈現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化一面,投入感大增。如今香港有太多題材不能拍,就連社會實況片都生怕「踩界」時,不如透過主角的經歷去曲線「有話兒」,像《飯戲攻心》《過時.過節》等都有不俗效果。《窄路微塵》骨子裡寄語每天營營役役、卻不知生活為何的香港人,若不能離開都請別就此放棄,最少總有身邊人支持,人到絕望盡處,不如來個輕輕的擁抱、抽一口香菸,唏噓過後繼續走你的路,帶點開放式結局同樣恰到好處。

 

窄哥獨力經營清潔公司多年,一直苦苦堅持只為口奔馳,某天遇上了單親媽媽Candy與其女兒,在她們的幫助下,窄哥生意漸有起色,有如一家人般,亦開始習慣了這樣子的生活。好景不常,一次意外令窄哥生意面臨倒閉邊緣,私生活的不堪也令他跌入谷底,也因此跟Candy漸行漸遠...

 

《窄路微塵》寫低下階層的生活,審視香港疫情的百態,取材貼地

雖然近期有多部港產強片上映,票房叫好叫好,或多或少都有明星效應,或有個夠吸引力的議題,《窄路微塵》縱為佳作,可礙於題材相對陰暗,又缺乏巨星或話題度,加上不明所以的片名,還得於聖誕檔期上映,似乎都難以吸引觀眾入場,要突圍而出相信要靠觀眾的口碑。的確,《窄路微塵》絕非一部會令你開懷的節日電影,想看得開開心心請往鄰院看《無敵貓劍俠:8+1條命》《上流落水狗》,可若要求戲味,這確是不俗之選。電影以近乎集體回憶式去看香港那最悲情的時光,那感覺未必人人受得住,其意義卻遠勝一切。這幾年來,確有不少關於疫情的電影上映,可每每只是一個時空的片段,不如《窄路微塵》般真的完整審視2020年疫情最烈的時光,搶口罩、禁室內場所、商店倒閉、市面一片冷清,市民盡皆愁容滿面、百業蕭條的景象,俱在導演的鏡頭下傳神地捕捉起來。既為低下階層的故事,《窄路微塵》也道盡了小市民在悲情日子下的生活,手停口停,甚至連當時最重要的「保命符」口罩也買不起,每天咬緊牙關只為活下去的日子,在片中近乎以回憶方式道來,香港人必倍感共鳴。

 

面對絕境,應以甚麼心態活下去、應否要社會一同敗壞下去?

「搵食姐」、「走得到我都想走」,這是近年許多香港人的寫照,但香港人每天都不停地在忙忙忙,又可會想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?賺得了最多的錢卻連身邊的人和事都沒有好好留意,這種「活得一日得一日」的生活,又是否我們所想?如《窄路微塵》主角所言,我們都好像世間上的一顆微塵,上天又怎會留意得到我們?既然社會已經崩壞,我們又應以甚麼態度活下去?《窄路微塵》的轉捩點正在於此,為「搵食」、為活下去,香港人最擅長就是「轉數快」,但當我們轉得太快、搏得太盡,卻完全忘記了生活初衷,到最後出現問題,又是否你所求?《窄路微塵》借兩位小人物的小故事,看盡了香港人的光怪陸離,也從他們的視點去訴說很多港人近年的熱話,從疫情到移民再到房屋議題,無需刻意放大、正面批判、說出句句臭罵政府的對白,單靠兩位角色的經歷已能令議題深化,觀眾自能找到自身位置。

 

《窄路微塵》兩位主角的感情線真摯自然,喜見沒有突變成一部愛情片

除了社會議題,《窄路微塵》最出色倒兩位主角的描繪。電影深刻細膩寫盡兩位低下階層角色的生活百態,沒有錢、沒有未來,哪管生活再艱苦都要逆難而上。這類題材稍一不慎便會變得太濫情,又或是有太多戲劇性的筆觸。《窄路微塵》的取材勝在夠貼地夠冷靜,兩位主角沒有一絲「戲劇感」的痕跡,生活化的筆觸自能令觀眾的投入感大增。男主角窄哥的確很唏噓,且看窄哥在片中「車飛煙」都不知「車」了多少回,可幸這位角色沒有在「車」完後爆出許多金句,「車」完後嘆息一回,繼續上路;女主角Candy是一位有不堪過去的單親媽媽,卻沒有為其加入太多離奇的轉折、過於正面的描繪,看她在片中的經歷與成長自然流露,透過不同的意外讓她變得更好,讓角色別具層次感。

 

兩顆「微塵」在窄路上相逢,同樣沒有戲劇性地安排一段愛得要生要死的感情線,雙方淡淡然的感情、起伏位處理恰到好處,讓感情慢慢蘊釀;沒有一下子將感情推到盡處,感情拿揑準確,感動位一樣可以讓你雙目通紅。《窄路微塵》的這段關係沒有明顯的出路,開放式結局也沒有甚麼超明朗的收場,可幸處理感情上仍能維持貼地筆觸,同樣不失追看性。別突然說出句句金句,既然現實的悲情不能改變,不如好好聽對方傾訴;一個擁抱,仍能一解千愁,在悲情的社會中心頭一暖。

 

坦言,憑《窄路微塵》奪得金馬獎影帝影后提名,明顯過譽,惟兩位主角同樣演得出色。張繼聰繼《馬達.蓮娜》後再演同類低下階層角色,完全活現了應有的滄桑感,演個有情有義的男人,一段感情波動下讓人看得心痛,成功一洗他昔日搞笑的形象,轉營成演技派。袁澧林向來演技都流於稚嫩,今回甚至不施姿粉演個單親媽媽,從片初的「MK妹」到後段開始懂得如何去做個有承擔的人,演來有盡角色所需的層次感,確見她的演技大躍進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窄路微塵》絕非一部聖誕「應節」電影,調子或許也真太沉重,紮實的劇本、出色的視覺效果、細膩的感情,卻是近期又一部港產片佳作。以近乎集體回憶式看香港這幾年於疫情下的百態,難得沒有一味渲染悲情或單純批評政府,借兩個相濡以沫的角色,寄語香港人逆境自強、珍惜眼前人,路再難走還是要走下去、「為兩餐」都別忘記生活初衷,哪管未來沒有出口都別放棄人生。看似俗套的議題寫來貼地迷人、實而不華,觀眾不難找到自己所屬位置,結局同樣觸動人心。
Rating:85/ 100

【延伸閱讀】聖誕唔想睇《阿凡達:水之道》仲有乜揀?

【延伸閱讀】8套我最喜愛的聖誕電影推薦,節日應節之選!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