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睇文前留意喇】
「晞。觀影記事 15週年」《奧本海默》IMAX包場現已接受訂票!詳情請睇呢度,期望到時見到你!
英文片名:Eye of The Storm
《疫起》在台灣獲得極高評價,也成了台北電影節的大贏家,絕對是台灣年度話題之作,再配上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導演執導,對之期望極高,卻愈看愈失望。《疫起》講述2003年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集體感染SARS而封院的故事,前半段確見林君陽在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駕馭群戲、帶點實況式拍攝手法的能手,輕輕幾筆就營造個充滿壓迫感的環境、幾線人物的故事,加上這類病毒困獸鬥題材難得非為喪屍或《哭悲》一類題材,前半段確具好感。可是,《疫起》建基於真人真事、前半段也真拍出了高度的實感,惟後半段竟變成了超煽情的肥皂劇式套路、過多不必要的催淚位與煽情筆觸、大量誇張的巧合,均一一削弱了電影的可觀性。《疫起》既要描述醫護人員的辛勞、致敬醫護的偉大,惟後半段又刻意把部份醫護塑造成「反派」形象(相信這一段絕大部份香港人都不覺得醫護罷工有何問題),頭重尾輕。在一個COVID的後疫情年代,或許觀眾都不願記起那年的陰霾,這時候還得再往前拍部關於SARS的電影,吸引力實在不強。
胸肺科醫生夏正行事得過且過,與下屬男護士泰河成了鮮明的對比,這天他只想回到家中與女兒慶祝生日,卻因意外得回到醫院。正當夏正打算離開醫院時,醫院竟突然封院,原來院內已爆發了SARS,院方為阻止病毒擴散得要全員隔離。夏正被困醫院期間,開始重拾了行醫的初衷,亦與泰河調查病毒的源頭,殊不知把自己也推進險境...
若以一部改篇自真人真事的實況式題材來看,《疫起》初段確見林君陽導技的功力,一如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借新聞界側看台灣社會的光怪陸離,《疫起》亦借二十年前的災難,致敬醫護人員的偉大、人性在絕境下的光輝,批判種種體制的問題。這是一部結構宏大的作品,也有眾多不同的角色,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視點與立場,彼此連結成宏觀的題材。這某程度上也是一部多線性式交叉群戲,林君陽輕輕幾筆就勾劃出一群角色的性格特徵,並營造出絕望的局面。在那個還未遭受到更大型COVID病毒的年代,面對一場世紀疫症,大家自然更恐懼、手足無措。
《疫起》簡略交代完角色的背景後便馬上封院,喜見電影沒有一下子把故事推向死角,也沒有不斷去製造緊張,倒是透過不同角色的視點、兩座醫院大樓的對比,慢慢重建出那年的恐怖夢魘。即使是後COVID年代,都暫無一部電影是談這場時代災難醫院內的眾生相,因此,觀眾易地而處,透過最真實的醫護視點,去看一個一般都會變成喪屍或怪物題材的醫院故事,在寫實的切入點下,充滿投入感。
獨論《疫起》的前半部,得此高度好評絕不出奇,惟後半段劇情愈搞愈充滿肥皂劇的味道,那可真不敢恭維了。《疫起》畢竟也是一部電影,得要有個故事的起承轉合,不然只拍場「醫院眾生相」只會難以收尾;跳出了「真人真事」的角度,《疫起》中段以電影而言,就真看不到有何故事推進。病毒危機已經爆發,醫護在那一刻除了繼續工作,幾乎就是「等死」,而主角們哪管尋得了源頭,也實在於事無補,故事應當如何發展下去?
如是者,《疫起》到了後段就開始進退維谷,劇情也因此變得乏力,只感一眾支節都想不到如何收場,就安排角色之間的衝突,也為不同支節大加煽情催淚的元素,甚至生怕觀眾哭不出來,一次又一次落足火力去催淚,只令劇情來得過度戲劇性,得靠無數個巧合始能成事,當中又以小妹妹的一段最為誇張離譜,簡直煽情得都讓觀眾「出戲」了。如《疫起》片初明顯就要煽情、要製造戲劇效果,以此方式拍下去並無問題,惟前半段不斷告訴觀眾劇情多具實感、處處都得如像現場實況,甚至透過新聞片段剪輯去呈現實感時,後半段過度狗血的情節就格格不入了。
當中,《疫起》受到不少批評,亦在其描述醫護罷工的問題上,成了電影末段的一大衝突位。香港人經歷了一趟COVID經歷,自然深明有些罷工是必需,現實也不一定非黑即白。即使改篇自真人真事,《疫起》描述這場罷工,並沒有對劇情太大幫助、發生了一宗意外亦跟缺乏醫護沒有關聯,而那位「正義小護士」突然來呼天哭地的搶叫,一方面顯得過份煽情,另一方面其實也敗於自己的怕事,沒有即時進行搶救,竟跑去抵賴別人?《疫起》一大目標是要向醫護人員致敬,惟男主角這位醫師,即使寫其性格逆轉不乏情味,實則看了絕大半部電影都不覺他貢獻過甚麼,到頭來最大的貢獻,竟在展示過多無謂的手術埸面?沒錯,《疫起》大賣的手術場面確具高度實感,惟與劇情關係不大,過多展示實感的手術場面反令人看得不安、將劇情拖得更長,這確大有刪減的空間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因此,《疫起》在某程度上有一定的可觀之處,前半段高度的實感令投入度大增、林君陽處理群戲的功架也十足,憑此奪得影帝的王柏傑演個充滿內心矛盾、前後性格對比鮮明的角色也叫人深刻,惟劇情到了後半段仿想不到如何收結,突然大加戲劇效果與不必要的煽情筆觸,讓劇情愈拖愈冗長。既致敬不了醫護更覺劇情婆媽,又沒有太大的警世意味,尤其當大家開始走出疫情陰霾不久,這個時候還來部如斯沉重的疫症題材,可會令人吃不消?
Rating:65/ 100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日本荒廢鐵路探險遊|明科廢線敷遊步道
【最新電影文章】2023年上半年電影推薦片單|好戲爛片回顧,另加Netflix電影片單與奇片推薦!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✨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