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憐的東西:別只管大膽性愛場面,這實是Emma Stone從影最佳演出!

可憐的東西 電影

英文片名:Poor Things

 

電影完場後馬上從心覺得,《可憐的東西》絕對是導演Yorgos Lanthimos最佳電影,沒有之一。請別誤會,這絕非讚美之詞,而是Yorgos Lanthimos的電影誠非人人接受得來,他的作品古怪偏鋒而不討好,不時嘩眾取寵,往往觸及到人性最陰暗處,卻未必能好好解讀,變相就如同一味在無病呻吟;空有大膽的影像與挑戰倫理的道德價值感,實則非但有何感染力,簡直令你極為反感,像是《狗牙》《單身動物園》都是年度,甚至人生最反感電影之一,即使前作《爭寵》觀感好一點亦非佳作,但Yorgos Lanthimos的作品又總被盲目追捧,達至不能劣評的地步,仿令他更隨心所欲,反正拍甚麼都必廣為支持。《可憐的東西》是一貫Yorgos Lanthimos偏鋒而「怪雞」的寓言,劇情依舊大膽「踩界」,亦拍得極為冗長,片長超過兩個小時絕無必要,刪減半個小時都無減劇情完整性;大肆宣傳的性愛場面是否必要,著實可圈可點,也是一貫Yorgos Lanthimos製造話題的筆觸。正因太討厭Yorgos Lanthimos前作,對比之下,《可憐的東西》肯定是其最佳作品了。電影寫一個天馬行空、「母女同體」的少女成長故事,既有喜劇時刻,也有對人生路上成長、覺醒的深刻描繪,或說最少Yorgos Lanthimos終於拍得出部有明顯故事的電影來。Emma Stone憑《星聲夢裡人》奪得影后或過譽,這一卻形神俱備演活了一個嬰兒反叛離家、飽歷風霜後的成長故事。這定是Emma Stone從影以來最大膽演出,大量正面全裸的性愛場面毫不錫身,即使接受不了Yorgos Lanthimos的作品,獨看她的演出也值回票價,成為奧斯卡影后大熱之一,這次絕不過譽。

 

Bella是瘋狂醫生Godwin的一個實驗品,結合了女性的身體與嬰兒腦袋。Bella從牙牙學語中長大,逐漸接受不了Godwin的控制,與律師Duncan出走。Duncan對Bella沒有感情,只貪圖她的肉體,漸對Bella從激情變得生厭,而Bella亦因此旅程看盡了人間的光怪陸離,仿得到她的第二人生,惟昔日的過去終歸也找上門...

 

《可憐的東西》解讀空間不少,以一位女性的另類成長故事埋藏大量暗喻,確為妙筆

可憐的東西 解析

有些作品總有超極端的反應,正如Yorgos Lanthimos好者愈好、幾乎達至神枱的地步,哪怕是有一絲劣評都會被圍攻,聲言是「你唔識欣賞」、「你冇內涵」,他的前作不獨是不喜歡,甚至達至反感的念頭,曲高傲寡又過度賣弄造作,當時惹來大量人身攻擊,故如非好評至此,《可憐的東西》真的興趣不大。坦言,若抱著會再一次令自己看得無名火起的感覺入場,《可憐的東西》縱難如坊間的轟傳好評,這仍是Yorgos Lanthimos最易入口,也是導技最有進步的一回。

 

表面談一位「可憐的東西」的旅程,實是個隱喻女性的成長故事;看似是Yorgos Lanthimos一貫的瘋狂,可又真得要有這個大膽的方式,始能道出個嬰孩脫胎換骨長大成人的故事,畢竟你總難找個嬰兒演出,再從他的視點去說故事吧?《可憐的東西》構想大膽奇特,談個被轉接嬰兒腦袋的成年女性,記憶中,觀眾好像很少(還是根本沒有?)從嬰孩與小童的角度去看世界,妙在這次觀眾真能從她的身上去感受一位「成年嬰兒」如何看待世界,她不懂掩飾自己、沒有埋藏心底內的不滿、毫不懂得自理,也看似對人毫無禮貌。可是,到底甚麼才是「禮貌」,還是這是社會規範下的虛偽?怎麼不能表現真我?這位「成年嬰兒」自小就沒有接觸過世界,在瘋狂科學家的禁制下,她也完全跟社會隔絕,故事也從此帶出個有趣的問題,若一個人完全沒跟社會交雜、隨她在密閉環境下自由成長,會否反在這個虛偽的世界中,生出一個更「真實」的人?

 

從她最「可憐」的童年生活中,主角妃踏入了青春期,她對身體產生覺醒、對男人產生好奇,也開始反叛想去闖世界,這時候,她的視點也從黑白變成七彩繽紛的世界。Yorgos Lanthimos的電影向來就是有個個離經叛道的世界觀,此作抽空了一切時空背景,你分不清這是個甚麼樣的世界,反能讓她的經歷可以走得更遠。在沒有社會規範下,她遇上了一個「賤男」,與他展開連場「激烈跳躍」,偏偏因為她沒有任何道德觀念,亦不懂甚麼是感情,就是單純的肉體歡愉,故將二人的事情公訴天下,亦因初接觸得世界的陰暗,因而作個大膽決定,反讓「賤男」自討苦吃。這個過程拍來不乏喜劇感,明明是最悲慘的命運,拍來卻色彩斑斕,更覺主角活得愈來愈開心。她開始去品嘗世間的百味紛陳、接觸到社會上最陰暗的一面,發現人生不應只對社會負責,重點對自己的身體負責;看盡了人性的喜怒哀樂,終漸成一個最獨特的自己。

 

Yorgos Lanthimos這一次詮釋主題上,不再刻意搞些古靈精怪、超極端的構想,倒能慢慢透過主角的經歷,投入到她的世界,學會人生不應只嘗美好一面,也要面對各種愁緒與哀傷,始能認識到世界的真正一面、成就不一樣的自己,而非那個社會規範下虛偽的一個我。這樣的意旨換轉在「正常」的傳記式題材中,或會覺得太俗套,正因Yorgos Lanthimos一貫最荒誕的設想,讓這些議題更為立體,亦真如文初所言,是他導筒最出色作品了。

 

女主角Emma Stone層次感十足的演出將個偏鋒的角色都說服力大增,是為《可憐的東西》最強賣點

可憐的東西 愛瑪史東 emma stone

《可憐的東西》之成功,Emma Stone當然功不可抹。大抵觀眾再喜歡《星聲夢裡人》,也不覺得該作她能堪個影后之名。這一次,她從嬰孩演至個成年女性,前大半段牙牙學語的行為,稍一不慎便會顯得賣弄造作。她演繹這個如此離奇的角色,一舉手一投足竟充滿說服力,絲毫不覺尷尬,外型上真讓你信服她是個嬰兒,也看出她如何伴隨際遇與心路歷程有所成長,演出充滿層次感。雖然,個人仍是覺得奧斯卡提名中,屬《花月殺手》中的Lily Gladstone最為出色,可別只給宣傳上的大膽演出而忽視演技,這絕對是她演藝生涯中最出色的表演了。

 

《可憐的東西》仍有不少導演一貫嘩眾取寵、自我陶醉的情節,未必是人人所好

可憐的東西 結局

《可憐的東西》又是否堪達得近乎零負評地步?似乎有著Yorgos Lanthimos這所謂大師之名的光環,過度追捧了。電影節奏依然如導演往作般時急時緩、前半段其一貫過度古怪的筆觸,亦真是看你是否接受得來,不然只覺遲遲還未入戲、末段更帶點拖拉之感。主角回鄉後的那個帶點反轉式設計,縱有一刻的「爽」感,可除此之外,整段情節完全刪走也對故事沒有太大影響。

 

Yorgos Lanthimos的作品一大問題正是其常有嘩聚取寵的鏡頭,好者或會覺得超有創意、惡者只會看得更反感。這正是宣傳上大賣Emma Stone的大膽性愛場面。沒錯,她真的完全豁出去,演繹多場大膽性愛場面,連各種最刁鑽的性愛體位都演出了。這些性愛場面固然有其劇情所需,可不斷重覆又重覆、愈拍愈露骨,其實真的作用不大,亦只淪為了宣傳之用,同樣地片初的血腥場面亦不必要地拍得太多。Yorgos Lanthimos向來的作品皆是荒誕離奇,這一次即使已較易入口,不少情節仍是拍得令人不安、過於舞台劇的背景也減低了投入感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可憐的東西》好看與否,也再一次全在乎你能否接受得Yorgos Lanthimos的風格。當然,這絕對是他最親民、易入口的一回,以離經叛道的設境,拍個「可憐女人」的成長與自省故事,再滲入種種社會概念,以破格的方式道來,Emma Stone的驕人演繹亦增添不少分數。可是,Yorgos Lanthimos一貫帶點嘩眾取寵的設計仍非人人所好,拍得片長近兩個半小時亦見入題冗長,被追捧成一部劃時代的世紀鉅作,太誇張了吧?
Rating:75/ 100

一年一度奧斯卡感謝祭現正舉行!
所有第94屆奧斯卡得獎與提名電影商品,全均半價發售!數量有限,只此三天,請即
按此搶購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有些事情,真的今天不做就再沒有機會做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再見了,我在旅途上的好夥伴|別把這一切當垃圾

 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立即按此搶購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