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租家人:比無線大電影更尷尬透頂的作品

出租家人 電影

【睇文前留意喇!】

事隔六年後,再度舉行讀者見面會,這次以古巴旅遊獵奇百態為題,期待到時見到你!
名額有限,立即報名參加!詳情
請看此

 

英文片名:We Are Family

 

旅行半年後回港追了一堆港產片,舊至去年的《年少日記》再到賀歲的《盜月者》,真驚覺港產片無論大小製作的水平都大有進步,非單純偏向某個題材、或是某些題材就一定要這樣拍,產量減少而水準提升實為好事,怎料這時候竟來部《出租家人》,難看程度可說毛骨悚然,實驚訝怎麼這個年頭還拍得出這種故事來。一如其名談一群「出租家人」的故事,他們見盡光怪陸離的客人,當然自身也有隱藏故事。這類題材往陰暗一方去寫,或不難變成出租女友一類題材;明明帶點欺騙與悲情成份,卻刻意要變成個溫情故事,已經很有挑戰性。《出租家人》不但抽空了一切這個題材應有的元素,刻意去淡化當中的陰暗味,更連基本的邏輯都缺乏,一切順理成章,完全浪費個可堪發展的題材。若說「睇戲唔好駁故」,《出租家人》在這個年頭還超俗套地談這種極傳統式家庭核心也罷,還得大搞極煽情得無稽的支節,加上極外露的對白,觀影時真的看得從心「毛管戙」,廿年前看教育電視都不會出現如此對白。雖然近年「大台」已鮮拍一類「無線大電影」,《出租家人》竟然比以往的「無線大電影」更「無線大電影」,眼見一眾大台演員無論如何都要硬塞其中客串,再以一貫大台演技去演出,絕對看得出戲,最後更得連最濫情的橋段都充斥全片,這放在八十年代都難以接受吧?《出租家人》拍攝於疫情期間,未知身兼監製的曾志偉是否有意給予一眾大台演員有工作機會,安插程度極為難看,前半段一段極無謂的飛車場面,誤以為只為安插更大大台演員?幕後要安排錢家樂擔任動作指導?散場只心忖:我到底睇咗啲咩?

 

家聰成立了「出租家人」,與拍檔佩怡為客人提供服務,治療他們孤獨的心靈。某次偶然機會,家聰認識了臨時演員志光,邀請他的包租婆一同「演出」,為一場大型婚禮擔當出租家人。過程中,志光漸漸憶起昔日的種種,而眾人彼此的秘密與心結也開始浮面...

 

打從預告片開始,實不難猜到這是一部甚麼樣的電影,從牌面到對白,以至是種種台詞與「大台演技」,都甚覺這是一部「大台味」濃的作品,滿以為那無非是預告片的問題,或是有意拿相關超俗套情節自嘲或惡搞,誰知這一切真的在正片出現、入場後始發現這是比大台更大台的電影,或說連大台都未必寫得出如此肉麻俗套的情節來。「出租家人」的概念一直俱有,日本都拍過不少相類題材,走溫情的路線亦有,卻不會像《出租家人》般,可說完全沒有一絲陰暗元素,從頭到尾都保持著過度的正能量,說教味濃得非常人會說出口。

 

電影找了這個概念當框架,卻沒有好好利用,就著那份「合約」已可多加筆墨去製造矛盾與衝突,惟故事只空有概念,完全沒有為此延續出租家人會遇到的種種問題。就劇情描述來看,這似乎是頗具規模的公司,可除了中段可有可無的「臨記」外,基本上從頭到尾都只有四位角色,實難想到說得有竟可單單透過四個人就撐起整盤生意。女主角擔任「出租老婆」,本可談及更多道德的議題,只輕輕帶過、幾位角色一同演的那場「大job」本可有更多笑料與支節可加發揮,又只為安排個超突兀的轉折位。不難想像表面談「出租家人」公司,實則這班「出租家人」都有自身的故事,鋪排上又沒有起伏、為整個概念作更有力的鞏固。即使「睇戲唔好駁故」,那場婚禮的「大job」漏洞處處;劇情有意去製造煽情位,連基本的邏輯都搞不通,煽情感動都變成了煩厭。

 

抽空一切不合理,亦不求看「出租家人」的概念,獨求窩心感人,《出租家人》同樣不能給予。當網民已不時在恥笑大台的種種俗套公式時,驚見電影竟然全部用上。片中的四位角色,實無需要安排每位都有個悲劇過去,不斷的回憶片段已夠煩厭,最驚訝是隨後竟用上了失憶、絕症等橋段,還得是超生硬的一種。觀影時有一刻會期待,這會否只屬超俗套的方式,終會安排個反轉式驚奇?不,最出人意表,《出租家人》結局真的就此超俗套收場!故事鋪排四位角色性格背景已極片面,在中秋節一段勉強開始建立得溫馨元素,又不住有大量超牽強的支節,只為向觀眾發放催淚彈,可在整個故事生硬俗套得叫人「出戲」時,這些煽情元素毫不奏效;句句外露的對白、突如其來的獨白,尷尬得令人不堪直視,更別說企圖落力製造的溫情味了。「出租家人」本就是帶點負面的職業,劇情既沒有對此職業多加描繪、對角色心路歷史又太片面,強行要說得滿口仁義道德、怎樣在絕境中一家人互相扶持,也太牽強了。要令觀眾感動,先要讓觀眾投入得角色視點,甚至產生共鳴,《出租家人》就連對這班角色產生興趣都沒有。劉偉恒前作《王家欣》《某日某月》都有一定的感人力度,前者更為佳作,怎會被這些生硬對白充斥全片?別說是感動,就連投入也投入不來。

 

拍溫情電影好歹都可以增添一些情感起伏、在角色設計上多加具創意的背景,《出租家人》的五位「家人」設定也真的太正氣、極為片面,就是典型華人家庭的組成,當中的價值觀依然停留於上個世紀般,非說香港已沒有這類家庭,亦非要如荷里活般加入個黑人般的政治正確角色,而是在一部電影中看到這些正氣得離地的設定,價值觀就是非黑即白,觀眾又真能投入得想彰顯的議題?

 

《出租家人》另一問題也在溫情與喜劇中平衡不來。這不難想像是一類「前笑後喊」的設定,惟笑料設計同樣尷尬。若談「出租家人」要向喜劇方式走,得在演戲途中不斷「爆肚」、自圓其說個個謊言,笑料不難輕鬆製造。可是,《出租家人》大台味濃,就連笑料都充滿大台肥皂劇的影子,生硬地擠你發笑、強行以極浮誇的演技去令你覺得好笑,卻見全場鴉雀無聲;你深知哪些情節想你發笑,卻是尷尬得連條件反射式一句「哈」都笑不出來。片中有不少可以延伸到笑位的情節,像是一群「親戚老臨」的設計就可有更多意外與笑料,或從中加入更多出租家人這回事的運作,卻完全沒有利用,只在那個幾十年後還煞有介事地鋪排的「賭神梗」?

 

《出租家人》明明非大台出品,卻「大台味」過濃。若這是當年如《72家租客》《我愛HK開心萬歲》一類賀歲片倒沒有問題(其實放在賀歲片都超尷尬),問題在這非為胡鬧喜劇,硬塞多餘的角色,企圖令電影熱熱鬧鬧,不單令故事更無厘頭,亦因為這些與電影難以相符的演技,不如就留在電視中,如今只覺格格不入,讓故事更為難看。前半段來了段漫長的飛車追逐,既要觀眾忍受三位演員的超浮誇演技,還與劇情完全無關,看了全片都難解其出現作用,直至片尾,這似乎是要為錢嘉樂的飛車特技安排工作機會?這些演員為客串而客串,可說是作用全無,若說是一部賀歲片,好歹都有些具份量的串星、出場都會令觀眾發笑,如今看到這些演員淪為行行企企之列,不明所以。

 

若一切全均有問題,後天也可演技搭救,這也成《出租家人》致命傷之一。全片除了周家怡外(陳家樂都是一貫的演出),所有演員的演出皆極為浮誇,是浮誇得讓你覺得這班人都超用力去「演」的味道。曾志偉好歹都是個演技派,喜劇與認真角色都難不到他,仿佛他在片中都如出租家人般「演」得過度用力,開場一刻已不討好;同樣問題也在恬妮身上,角色打從出場已讓人出戲,從演技都說對白的方式都極為尷尬,光看這兩位老人家的演出已讓故事零說服力,而恬妮末段還得擔當一個催淚的源頭,看著她那令人出戲的演技,只不斷心想:「完咗佢啦好嗎?」《出租家人》硬塞更多大台演員,用大台演技去演出,同樣極為難看,就連那位小演員都是一貫大台式演技(還有老是常出現卻永遠連名字都沒有的張松枝)。看著一群虛有浮誇的演員,配上抽離感重的故事,實難對此作有何好感。值得一提是,《出租家人》的主題曲有個「Framily」字眼,原來是代表「Friend + Family」、沒有血緣關係的朋友,卻有如家人般的關係同樣尷尬莫名,這曲的歌詞同樣超尷尬,實難想像竟可選來作首主題曲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因此,《出租家人》空個好玩的概念、過程縱偶有溫馨元素,全均點到即止,才建立了情緒後又打住,繼而被俗套的對白、浮誇的演技、漏洞處處的劇本、混亂的節奏所擊退,漸漸看得懷疑人生。拍這個題材卻沒有好好探討「出租家人」的概念、欲寫親情與家的核心,只感放在八十年代都尷尬。即使電影有個不俗的開頭,隨後無以為繼,看得毛骨悚然,實難想像今時今日還會想得出這類故事來。
Rating:10/ 100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古巴旅行奇遇記(Part 3):唔屌唔鬆化嘅「的士佬」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古巴旅行奇遇記(Part 2):被恐嚇篇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立即按此搶購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按此訂閱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