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篇文章。感謝各位支持!

不經不覺,原來這個網誌已開了一年半,我的文章總數亦剛剛過了二百篇。原來,總點擊人數也超越了二十五萬人,雖然對比很多熱門網誌,我的網誌並不算是甚麼,但老土的也要說句:感謝各位支持。

 

不知何時開始,我集慣了看完電影後寫一篇觀後感,在討論區寫過﹑在個人網誌也寫過。某天,友人跟我說,不如你開一個電影網誌去寫吧!因著一句戲言,我草草開了這個網誌,簡單用了「晞。觀影記事」作網誌名稱,無心插柳,一用便用了一年半。想來也要多謝那位朋友的建議!也許一直喜歡寫文章,加上身邊又沒有太多喜歡電影的朋友,於是,把觀後感在網誌發表,與廣大影迷交流,慢慢成了我的習慣,也許是另一種的生活方式。這年半來,自己經歷過很多東西,從開心到傷心,從憂閒到忙碌,也許有朋友可以從我的文章中感受到些微感情變化,我唯一不變的,就是儘量去寫,甚至成了我的習慣。雖然數量不多,但是我偶爾也想寫一些觀後感以外的文章,與讀者分享。
中斷過的,也許只是兩年的暑期外地實習,有時候沒有電腦,有電腦又未必有時間寫,終於,兩年暑期都沒有甚麼發文,網誌看起來,是有點空虛的。

 

在〈茱莉與茱莉亞:隔代廚神〉中,女主角寫網誌也不過是一時之意,並沒有想過名成利就,誰知愈寫愈澎湃,甚至成為了一個宣洩心中壓力的地方。這一點,我甚有共鳴的,也是推動我寫網誌的其中一個原因,給自己減壓。在電影中,女主角因著自己的網誌而成名了一會,最後繼續渡過平凡的一生。(P.S.本片除了鼓勵人在絕望中逆境向上的精神,作為「Blog友」我更覺得本片在鼓勵網誌文化上,也有一定程度的描繪,將另文再談)
網上世界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每個人都總有成名的一刻,也許很多網誌版主都是在等待一個成名的機會,我也曾有想過,只不過,影齡不及很多資深影迷,幾篇拙作又未至於跟廣大的影迷網友相題並論,有的雄辯滔滔﹑有的分析獨到﹑有的風趣幽默,各有特色,從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,因著這網誌而認識到不少影迷,我已心滿已足了。感謝新浪網的支持﹑感謝讀者們的支持,令我的文章常有機會入選推介文章,瀏覽人數名次更曾經入至三十大,於我而言已經很高興了。

 

我是喜歡看電影的,所有發表網誌的文章,我都是入戲院看的,漸漸成為我人生中的一種規範和習慣。因著學校的一些工作,相信這年半來是我入戲院次數最多的,從驚喜萬分到失望透頂也有,無論如何,想看就看,除非沒有時間或者沒有正場,否則我想看的電影,我大多會入場觀看,也許亦是這個網誌的一份簡單的宗旨。
在網上觀影和「D9橫行」的年代,入場看電影仿佛是一件戇居的事情,更甚者是,很多朋友覺得我入場觀看港產片是浪費時間和金錢。假如沒有人入場觀影,又何來會有這麼多「免費電影」給大家看?我一直覺得,在家中觀影和在戲院觀影,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,真正喜歡電影,還是入場看好。在這網誌僅有的年半時間,都給了我很多個難忘的觀影經驗,如〈蝙蝠俠:黑夜之神〉散場後全場拍手三次﹑〈金瓶梅〉讓全場觀眾「爆粗」轟笑的氣氛﹑〈黑幫有個荷里活〉三分鐘一小笑五分鐘一大笑兼拍掌位的熱鬧﹑〈午夜靈異錄像〉的驚呼狂叫﹑〈南京!南京!〉散場時九成觀眾哭得呆了的詭異神情﹑〈拳霸2〉散場時人人大叫「回水」的憤怒...這些一點一滴,都是難以在「自閉」式觀影中得到的。
這兩年到外地旅行和工作,見識了各地觀影文化的不同,也曾經與大家分享。在美國的每次觀影,都令我留下深刻印象。就如於洛杉磯的著名曼氏戲院欣賞〈D9異形禁區〉,儘管只有幾名觀眾,散場後大家都不約而同熱烈鼓掌。這種觀影文化香港難以感受到,也是一種只能在戲院感受到的體驗。

 

我沒有替任何一間電影發行公司工作,所發的文章也全是從心而發。我沒有想過甚麼成名,只想透過我的文章,鼓勵觀眾入場觀影。每一部電影都有值得入場的理由,這是我一個想法。

 

再次感謝一眾支持小弟網誌的讀者和朋友,也感謝新浪網時常選取小弟的拙作作推介文章。老土地學習歌星在演唱會完結時的一句說話:「你們的支持是我努力的原動力!」謝謝。

 

後記:閒來無事作了一個小統計,原來本網誌最受歡迎的文章竟是〈金瓶梅II:愛的奴隸〉的觀後感,半年間竟達接近萬次瀏覽次數=P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