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萬連鎖兇殺:人性與宿命的驚心角力

1月15日 UA東薈城 19:40

拍過離奇cult片〈死亡幻覺〉一炮而紅的Richard Kelly,今回再以詭異離奇的風格,拍出了另一部科幻驚慄片。恕我不懂欣賞,我覺得〈死亡幻覺〉拍來極之沉悶,我亦難以理解片中的深意。〈100萬連鎖兇殺〉繼承了〈死亡幻覺〉的感覺,要理解片中的科幻構思實有難度,尤幸今回以人性角力作賣點,先別管劇情背後的深層意思,總算建構出一部毫無冷場的驚慄片。

 

警告:下文含有本片局部重要內容,請讀者留意。

 

諾瑪和亞瑟在一對平凡的夫婦,育有一名兒子,生活總算過得不錯,只是財政上略有問題。某天一名神秘人放下了一個盒子,當中有一個按鍵裝置,他聲稱按下了鍵,將能得到一百萬現金,與此同時,將會有一個與自己毫不關連的人會死亡,兩夫婦即使按下了這個鍵,後果亦難以想像。在人性和金錢的角力下,兩夫婦要作出一個道德和內心的抉擇!

 

全片明顯以佈局取勝,一個神秘盒子牽引出無窮懸念,支撐出一部張力十足的驚慄片

與〈死亡幻覺〉一樣,〈100萬連鎖兇殺〉拍來充滿詭異離奇的感覺,打從開場不足五分鐘開始,怪事和抉擇便接踵而至。兩位主角身邊的人和事愈拍愈神秘,除了令觀眾追看兩位主角的內心鬥爭時,他們所面對的下場,以及結局「點收科」的懸疑味道都成了零冷場的因由。與〈死亡幻覺〉相比,本片背後儘管仍有解釋不清之處,但起碼沒有曲高傲寡亂搞神秘,一個本身充分矛盾色彩的劇本,充滿劇力之餘亦明顯比較親民,平淡的場景中盡顯張力,當中的娛樂性明顯大大提高。

 

全片以宿命入題,一切皆是冥冥中自有主宰,悲觀色彩依然濃厚,當中神秘人對於片中重要道具”The box”的見解更令人感覺非常沉重。本片最堪玩味的是,到底男女主角所作的決定,是後天的本能反應,還是上天早已注定的抉擇?男女主角自覺能夠人定勝天,不斷追查,與一鼓不知名力量作對抗,他們誤以為能夠作出戰勝命運時,原來只是一顆棋子在宿命中團團轉。圖書館一幕可能拍得過份誇張,卻是整個命運迷陣中的最重要鋪排。
結局另一個家庭的另一個抉擇,與男女主角的行動遙遙呼應,把命運的母運扭至另一個界限,電影沒有明言直接的關係,但當中的玩味實在能令觀眾作深刻的反思,散場後仍不斷整理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。

 

全片愈玩愈大,牽涉的情節愈來愈多,最終難以圓滿收場

撇除本片的張力,以及對宿命論的揮耍自如外,〈100萬連鎖兇殺〉與〈死亡幻覺〉一樣,也是敗在意念太多,導致結局難以「收科」。當中為求製造懸念,亦令情節出現極多漏動,很多地方沒有好好交代,這一點也許是導演的風格,同時也是他本人的缺點。全片空有意念,對兩位主角的性格鋪排亦非常片面,單單以兩段矛盾去作出「考驗」的背景,也不夠說服力去接受主角的抉擇,而結局男主角的決定,也轉折得太突兀。假如一切事情以命運作解釋我能夠接受,但是當中的鋪排若能再深入一些,本片效果會更佳。
電影借六七年代世人對外太空的迷思和恐懼,寫出了外太空神秘力量去「考驗」人性的故事。以科幻和驚慄互相連貫,出發點不俗,但是當中的解釋牽強,最終空有理念而難以建設一個鞏固的劇本。觀眾在結局後肯花心思去整理劇本,本片或許能給一種弦外之音予觀眾留思,若非,本片可能在觀眾心中寫下了一個爛尾的結局。

 

Cameron Diaz老態盡現,已不復當年勇

〈100萬連鎖兇殺〉是觀能刺激和意念先走,人物刻劃和劇情轉接作輔,因而對一眾演員要求並不高。女主角Cameron Diaz亦不再是當年的「索瑪莉」,多場近鏡的老態實在令人慘不忍睹,以她作本片賣點,也令本片先敗一仗。男主角James Marsden接戲愈來愈多,卻始終走不上一線明星。正如我前文所述,本片對人物刻劃的要求不高,致令兩位主角發揮甚淺,片初和片末的兩個重要抉擇其實極考演技功夫,惟本片鋪排失當,使他們缺乏表演機會。最難忘的反而是演神秘人的Frank Langella,在詭異化妝下已令人心寒,幾場神出鬼沒的演出,在有情和無情之間的冷靜演出,成功帶動了全片的氣氛。

 

〈100萬連鎖兇殺〉其實張力十足,佈局精奇,娛樂性亦非常精彩,打從片初至結局一刻,懸疑和劇力當能令你安坐於座位上,廁所位接近零。全片對宿命論的另一番見解,更能令觀眾在散場後反思無限。可惜全片拍得出意念,卻沒有在劇情和人性刻劃上多加功夫,終令全片空有意念,劇情上卻得不到連貫性。因此,本片只能作一部科幻驚慄的娛樂片種看,只差在未有成為另一部曲高傲寡的〈死亡幻覺〉。
Rating:7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