嫌疑犯:無無謂謂拖拉兩個多小時

3月8日 14:55 UA MEGABOX

南北韓間諜電影的題材,是韓國電影的拿手好戲。年初才看了一部《同窗諜影》,事隔兩個月又來一部熟口熟面的《嫌疑犯》。同是借北韓變節特工,大搞動作特技,本片明顯不及《同窗諜影》節奏明快,而且把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拖足兩個半小時。若夠爽快利落的話,根本個半小時已能拍完,叫人看得呵欠連連。末段無論劇情以至動作場面設計,都仿向《叛諜追擊》系列「借鏡」,拍來卻不夠緊湊,過份凌亂花巧的剪接鏡頭,更令人看得目眩。坦言,本片局部動作場面拍得不俗,尤其是片中兩場飛車大戰,惟劇本過份不濟卻成了本片的致命傷,叫人失望離場。

 

北韓特工池洞澈變節後潛伏於南韓,尋找殺害妻女的兇手,同時受聘於總裁當一名司機。某天,總裁神秘被殺,池洞澈便成了最大的嫌疑犯,受南韓當局的追捕。在他逃亡的過程中,卻更接近了當年的殺妻仇人...

 

明明是個很簡單的故事,偏要加入大量無謂的人物充撐劇情,大大削弱電影節奏
片長近兩個半小時的《嫌疑犯》其實故事非常簡單,甚至比年初的《同窗諜影》更簡單,卻無謂地把故事拖長來拍,令其片長長達近兩個半小時。除了片尾把固有的北韓邪惡陰謀幽了一默外,整部《嫌疑犯》的劇情幾乎全在意料之中,可謂毫無驚喜可言。可是,創作人卻死心不息地硬加大量無謂的支線,令劇情變得冗長乏味,過多支線更令電影的劇力大減,中段甚至悶場連連。
一個為妻報仇的故事,創作人偏要把之簡單複雜化,大量多餘的劇情,根本可以把之刪走,而且,支線過多駕馭起來更見力不從心。最好例子就是電影的前半段,鋪排一眾角色的背景便過份貪心,搞了大半天還未入正題,看了超過半小時才開始理解電影劇情。例如片初無謂安排一場指揮官半空救人的戲份,用意在突顯他的英勇善戰,卻與主線劇情完全無關;一位女記者突然介入故事之中,片初對其背景一無所之,有如一名大配角,到了中段竟又變成重心人物,也可見劇本對故事鋪排之混亂。最後,《嫌疑犯》拖足兩小時,來一場重頭大戰後,竟還「死唔斷氣」,再安排一段漫長的文戲去充撐,讓結局更見婆婆媽媽,愈看愈乏味。

 

片中幾場大型動作場面確實設計不俗,但僅此而已
動作場面方面,部份情節處理確實不俗,於技術層面上還是值得一讚的。就如前文提及過的半空救人場面,便看得出在製作上下過功夫,也是一場蠻出色的大型動作場面。至於片中兩場飛車追逐都拍出應有的刺激感,尤其是一段在橫街窄巷中的追逐,更見動作設計下詔心思,營造出幕幕高難度的動作場面。

 

無論身陷任何絕境都定必安然渡過,男主角的「英雄」形象更惹來陣陣竊笑聲
片中的大型動作場面設計精美,於製作上可見一斑,惟片中的小型動作、近身打鬥場面卻不敢恭維。無論鏡頭、剪接、打鬥方式(甚至主線劇情),皆甚有向《叛諜追擊》系列「借鏡」之嫌,即使沒有任何參考,片中那跳脫的剪接效果,也真看得叫人目眩。幾場埋身肉搏的打鬥戲份,鏡頭剪接過急,令畫面看來非常混亂,絲毫感受不了畫面的動作快感,反讓人覺得視覺疲勞。
此外,片中男主角被形容成一個不死戰士,誇張程度更勝《風暴》中的劉德華。在片中,男主角無論任何情況下都能輕易逃脫,已令人難以置信,劇情還要描述他被吉普車壓過、跳橋避子彈,甚至吊頸行刑,都可以絲毫無損,輕易逃出鬼門關。對於這個根本打不死的「超級戰士」,觀眾對其代入感極低,明知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逃出生天,又怎會為其遭遇抹一把汗?

 

演員方面,海報大sell的孔侑,於片中的發揮也只屬一般。曾於《無聲吶喊》中的演出賺人熱淚,今回基於劇本所限,他演出一個性格平面的變節者,全程看來也沒有太大的發揮,最後面對妻女下落時,因著劇本交代得太散亂,哪管他再七情上面,仍難為他流下同情之淚。

 

總的而言,假若你覺得《同窗諜影》不好看,本片真可省下你六十大元。局部動作場面確實可觀,但劇情的不濟卻令電影的可觀性大減。故事平平無奇還要簡單複雜化,先令觀眾看得魂遊太虛,更要命的是全片鋪敘手法凌亂,故事生硬呆板而無追看性。作為一部根本個半小時可以完結的電影,竟加入大量無謂的支線去充撐劇情,導致中段顯得悶場連連,重頭戲完畢後再加入一段婆婆媽媽的劇情,更是挑戰觀眾忍耐的極限。
Rating:50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