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St. Vincent
Bill Murray是一位很棒的喜劇演員,尤以其帶點冷面笑匠的感覺最為人喜愛,《聖瘟神正傳》中的角色,便可謂替他度身訂造。電影講述一個老頭的孤獨故事,表面是個神憎鬼厭的鄰居,生活頹倒,實則卻是一個深情的好丈夫、有情有義的好伯伯。本片無疑是個俗套工整的故事,拍來卻叫人喜出望外,笑中有淚,把一個老頭子跟一位小孩萍水相逢的故事寫得有血有肉,更巧妙地把「聖人」與他連繫在一起。Bill Murray豐富的肢體語言,無疑為電影錦上添花,遭逢意外後的演出,相信是他獲金球影帝提名之原因。即使結構盡在意料之中,在他的精彩演出,以及與片中小演員默契十足的表演,讓本片拍來喜出望外。
Vincent是個獨居老人,平日生活頹倒,因著他的不堪生活和性格,讓他成為社區中神憎鬼厭的一員。某天,Oliver和母親Maggie搬到了Vincent家旁,Vincent更意外地成了Oliver的保姆。雖然Vincent像個「大細路」般教壞Oliver,卻為他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,漸漸產生出微妙的友誼關係。可是,單親的Maggie欲爭取兒子的合法撫養權,這個性格怪裡怪氣的Vincent,便成了最大障礙...
同類題材的故事確是屢見不鮮,以這類小品電影而言,這故事確實驚喜不大,劇情也盡在意料之內,惟《聖瘟神正傳》即使拍得工整,仍能從中拍出一定的可觀性,整體觀感倒讓我覺得驚喜。一個「為老不尊」的老頭與一個「人細鬼大」的小孩子,一老一嫩爆發無窮火花,片中不少笑料寫來也見佳句,老頭子那尖酸刻薄的言詞,幽默感十足,看著他與小孩跑到馬場、到酒吧,又教他如何自衛,爆出種種難以想像的奇遇,惹來哄堂笑聲。這些笑位明顯也點正觀眾笑穴,笑位之多倒是電影的一大驚喜。
不打不相識,繼而發展出微妙的感情,結構不難料到,卻驚喜在劇本如何包裝得笑中有淚
小孩與老頭子這樣的關係,當然難以長久維持,他們的下場,甚至是老頭子背後的故事,相信觀眾不難料到,末段筆鋒一轉反身成一個感人故事,倒變得溫情揚溢,眼淺觀眾不難看得感動落淚。老頭子在頹倒背後也有一段風光過去,甚至是一個深情的好丈夫;他與小孩及妓女之間的故事更是有情有義,為不想傷害別人而遮掩一切傷痛,到了意外發生後,才讓身邊人看清他的性格。即使觀眾不難猜到有此轉折,但劇本仍巧妙地隱瞞了這背後的真相,伏線鋪排甚佳,而小孩對老頭子的無言敬重,也為末段的感人位作了良好的鋪墊。
劇情於末段又安排了一個「聖人」的情節,要小孩就「聖人」作個定義。也許,哪管故事怎樣「扭橋」,也很難就這位老頭子與「聖人」扯上關係,但劇本有以幽默形式,「曲線」來讚誦這位老頭的「聖人」行為,道盡了孤獨老頭背後情深義重的性格,巧妙地解釋盡一切,深深打動觀眾心靈,是電影的神來之筆,成就一個美好的結局。整部電影的結構、起承轉合或真全在意料之內,但導演兼編劇Theodore Melfi懂得如何把他包裝,將一個老調大牙的故事,寫成一個溫情滿載的可愛故事;從小孩眼中去審視一個情深義重老頭子的傳奇一生,單是這一點,已讓本片觀感在驚喜之上了。
Bill Murray看似目無表情,卻爆發出無窮喜劇感,仍不失其冷面笑匠之名,更是電影畫龍點睛所在
Bill Murray的演出,絕對是電影的一大亮點,縱不至影帝級別,但在金球獎堪個提名卻無過譽。片初是他的一貫冷面笑匠、玩世不恭的性格,冷酷外表爆出無窮金句,已令觀眾捧腹大笑。末段要他演一個病人,豐富的肢體語言令一切來得笑中有淚,讓觀眾投入到他的角色產生共鳴,同情他變成這性格背後的原因。沒有一個多餘的表情,幾場感情戲的發揮最是叫人感動。小男孩Jaeden Lieberher年紀輕輕,初擔大旗演一個人細鬼大的小孩,表情多多而不「老積」,勝在生動趣怪,與Bill Murray一老一嫩的組合,合拍非常。
女角方面,Melissa McCarthy鮮有地不演喜劇角色(更得在一部喜劇中全無喜劇發揮),單純地演一個慈母,似乎也真浪費了她,但她欲轉型的話,或許也真要多演這類角色。至於Naomi Watts化醜演一個「爛撻撻」、滿有口音的俄羅斯妓女,雖無過往其一副「主角相」的發揮,演出倒令人驚喜,讓一個花瓶角色不致流於花瓶之列。
《聖瘟神正傳》是一部結構工整、盡在意料之內的電影,惟劇本包裝得宜,讓一切俗套的劇情變得不平凡。故事談一個老頭與小孩間的故事,勝在笑料豐富,互動性強也火花四濺,冷面笑匠Bill Murray的演出尤其叫人難忘,不時爆出大量「金句」,賺得哄堂觀眾笑聲。末段筆鋒一轉變成一個感人故事,以「聖人」來喻一位頹倒老頭有情有義的性格,審視他的傳奇一生。看似離經叛道,又能自圓其說,是一個神來之筆,讓觀眾又笑又喊離場。
Rating:8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