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旅程的尾聲,我來到了波斯尼亞與赫賽哥維納(Bosnia & Hercegovina)(下稱波斯尼亞)和斯洛文尼亞(Slovenia)。這兩個相距不遠的國家,一個窮得要命、一個卻貴得如像西歐無異,成了很鮮美的對比。
恕我對波斯尼亞的印象不深,印象中就是電影中的形象,總是與戰爭扯上關係,就是那種貧窮得來兼政局動盪的地方。在90年代初期,附近一帶國家爆發了南斯拉夫的內戰,波斯尼亞更成了最飽受戰火摧殘的地方,尤其是首都薩拉熱窩(Sarajevo)更被敵軍圍城,展開時歷達三年的「圍城」戰爭,人民被困家中不能出外,否則將被駐守山頭、槍口直指城市的軍隊射殺,得依靠隧道與外界聯繫,甚至躲在暗無天日的室內,靜待和平的一天。據悉,這是人類史上最長的「圍城」之戰。
莫斯塔爾無論是鄉郊或是市中心的石橋風景皆極美,但當地人卻不想遊客遊覽僅止於此
今天遊客遊覽此地,其中一大重點便是往莫斯塔爾(Mostar)欣賞那條古老的石橋,橫跨新舊城區,天色好時真帶點《魔戒》電影中的味道。可是,當地人卻不希望遊客只懂看這「石橋」,畢竟在內戰期間,石橋也曾受到破壞,如今看到的只是後天復修而已。
市內滿目瘡痍,甚至連地雷亦未完全清理好,記載了這個城市用血寫成的歷史
我在此參加了一個Local Tour,導遊帶領我們參觀這個城市的另一面,城中的另一面,大廈上滿佈一個個子彈孔、鄉郊房屋更被炸得沒頂。可是,當地人民卻窮得沒法子去作維修,令房子保留著戰爭的遺痕。導遊笑說,在這裡你用5,000歐羅(相等於約45,000港幣)便能買得一棟樓,但是會有人願意投資買一棟「子彈樓」嗎?最令我深刻的是,這裡的戰爭遺痕並不單單是給遊客作憑弔的景點,而是實實在在的戰爭痕跡,甚至連導遊也是小時候受過戰爭摧殘下的受害者。有別於二戰那些看似很遙遠的故事,這些時歷不過20年前的戰爭,從受害者口中說出,卻讓我感受更深。
首都薩拉熱窩繁華背後也難掩戰爭遺痕,新舊間的衝擊,尤其震撼
來到首都薩拉熱窩亦一樣,在這裡你真找不到一絲「首都」的味道,儘管當地仍有新式的購物中心、即使市中心的步行街再熱鬧也好,亦掩不過那些戰火的味道。地上的血跡圖案記錄了這裡曾有人身亡、市中心的樓房沒有刻意修飾,破破落落,人們仍照常生活,仿佛仍嗅到了那陣濃烈的火藥味,只是,他們的政府根本沒錢去修補這些建築物,管你是個首都又如何?市貌欠佳,市民還是要活下去。
這所「隧道博物館」並不算是一所大型博物館,快的話可能十分鐘已走完,我在當中所看到的真實歷史故事,卻叫我歷久不忘
在Tunnel Museum我終認識到當地人民在戰爭時期活在地底的生活是甚樣、在一個攝影展中更活現了戰爭時的真實殘酷片段,殘酷的景象、無辜者的哭號,看得我不禁落淚。也許,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沒有真實走過這些路,我們只會知道這些國家連年內戰、從新聞片段中知道戰爭很殘酷,到底怎會發生、當地人是怎樣活過來,我們卻永無頭緒。可能,我們幫助不到當地人民甚麼,卻起碼認識到歷史的陰暗面,珍惜當下,不抱「落後國家」的心態來看待別人。世界很大,旅行不一定要看美好的一面,也不一定要去「嘆世界」,看到這些與別不同的景像,也是另一回的衝擊與震撼。
作為市中心內唯一一家戲院,人流真多得難以想像,大堂坐滿的觀眾多得有如餐廳一樣
薩拉熱窩真的沒甚麼好看。因此,以當地能與羅馬尼亞堪比的物價,在等巴士的時間,我也找了場電影看。市中心一帶只有一家戲院,亦跟保加利亞一樣同名為Cinema City。不過戲院卻不如保加利亞般大型,屬於中小型的戲院吧!戲院樓高兩層,底層是售票處及小食部、上層則是放映廳。小小的幾個影廳擠在一起,令大堂「迫爆」了觀眾。時為週日,我觀看《仙履奇緣》竟全院滿座,人流甚至迫得要排出戲院外,可謂非常熱鬧。電影戲票為5.5KM(相等於約23港幣),在我們眼中當然極便宜,對當地人來說卻是頗高昂的費用,我絕想不到他們有此熱情。
映廳在放映前五分鐘才讓觀眾入場,帶位員根本工作不來,非常混亂,由於放映廳實在太多人,因此我也難以拍照。影廳雖然蠻大,礙於空間所限下,略嫌斜度不足(有點像當年的UA黃埔),在全院滿座下,我被迫坐到第二行,否則坐得太後,或會被觀眾阻擋視線了。
我喜歡這裡有著西歐般的景色,卻沒西歐般的人流,當可讓我靜靜享受美景
來到斯洛文尼亞的首都盧比安納(Ljubljana),對比之下便成兩個世界了。斯洛文尼亞是巴爾幹半島最富裕的國家,亦因為接近西歐(相連意大利)而令其物價也有點昂貴,但其景色卻一洗了東歐的破落味,與西歐的感覺無異,比沿路來「開始富裕」的克羅地亞更美。像首都盧比安納雖然是個很小的城市,沿著市中心的河流,被大量西歐式的Cafe所包圍,新城區與舊城區就只屬一河之隔,令其人流極多,也是我在巴爾幹半島難得一見的熱鬧感。走到山上的Ljubljana Castle,市中心景色一覽無遺。雖然城堡感覺有點像香港的美利樓,同是被復修得沒有一絲古風,仍是一個很美麗的景點。
來斯洛文尼亞不遊地標式Lake Bled怎算來過?
當然,來到斯洛文尼亞,也不得不到著名的Lake Bran、Skocjan Caves遊覽,如詩如畫的景色非常壯麗,有如置身童話國度般。即使費用或較高(畢竟當地使用歐羅),仍是值得一遊之地,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本人的另文美麗的仙境小國:Slovenia|從Ljubljana到Lake Bled,在此不重覆了。
首都盧比安納藝術氣息極濃,連帶戲院亦以小眾藝術電影為主
一如前文所述,斯洛文尼亞是一個很有西歐風情的地方,連帶戲院也一樣帶點濃烈的西歐文藝色彩。就我所見,市內有三家戲院,但多是放映小眾電影或舊片。像Kino Teka與Kinodvor就是像香港的藝術中心般,以專題電影回顧來作放映節目。
諷刺的是,商業片戲院人流似乎比小眾戲院更小,只隱身於一條小巷之內。只是,戲院內的裝潢十分懷舊,尤其是牆上掛著Dolby Digital/ SDDS/ DTS音響配備,很有早年港產片戲院的味道!
另一家影院雖掛滿了商業電影的海報像當時熱映的《格雷的五十道色戒》及《對面的男孩殺過來》,卻非放映那些電影,而是放映當地的小眾電影,當中我只認識《永遠的愛麗絲》。時還未夠晚上九時,戲院票房便已關門大吉。我進內走了一趟,有趣的是,作為一家商業戲院,感覺竟比那些藝術戲院更有懷舊色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