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While We’re Young
不同年代的人,或許都總會跟下一代有點鴻溝,上一代會覺得「80後」是「廢青」,而「80後」又會覺得「90後」不知所謂。到底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,還是社會上的觀念不斷轉變,我們卻不能阻止,正正是「認真便輸了」?《玩轉4字頭》談的是兩個40多出頭的人,與一對年輕情侶走在一起後,繼而所引發的價值觀衝擊。有Ben Stiller的演出,前段確實偶有不俗的幽默喜劇感,而後段筆鋒一轉竟牽涉到一個「新不如舊」,甚至帶點悲劇色彩的陰謀,完全令人始料不及。的確,社會上的價值觀不斷轉變,當上一代堅持的信念,來到下一代進化成了功利主義、走小聰明才回成功。當「認真」反成了別人的笑柄時,我們可又有沒有想過,到底這個看似進步的社會,是否正在走著倒退的道路?結局一幕看似喜劇味濃的畫面,其實潛藏著一個值得反思的議題,到底下一代會變成甚麼樣的世界?
Josh是個紀錄片導演,拍了一部紀錄片十年仍未完成,更讓他與妻子Cornelia的人生大計不斷延遲。正值中年危機的Josh,某天在大學講堂認識了Jamie與Darby一對年輕情侶,與他們打成一片,重拾久違了的青春。Josh與Jamie很快成為好友,甚至決定一起拍攝紀錄片,但Josh漸漸發現,Jamie原來另有陰謀...
入場前誤以為這是一部睿智喜劇,以精警的對白來製造幽默感、逗觀眾發笑的那類輕喜劇。不過,抱此心態入場卻真有點失望。的確,電影有Ben Stiller坐陣,設計也離不開他典型帶點冷面笑匠的戇男式喜劇感,可是,片初描寫他與妻子跟年輕情侶生活的情節,則似乎來得有點冗長及硬滑稽,不少自嘲中年危機恐懼的對白,更顯得突兀且帶點無病呻吟。中段一場巫術戲份更覺無厘頭之極,是全片最失色,甚至帶點賣弄的情節。
在青春時或有想過要去改變世界,當人到中年再回望這些青春的執狂,可會又有另一番感覺?
若抱著喜劇心態入場,前段帶點賣弄、自我陶醉的情節或帶點冗長,甚至叫人反感,沒想到末段筆鋒一轉,認真地談中年人的迷失,以及對照出兩代之間的思想價值觀,甚至轉化成一個帶點陰謀論的故事,電影馬上變得可觀起來。劇情談及這對年輕情侶跟男女主角在一起原來另有目的,不單讓這部看似輕喜劇的電影來了一個語出驚人的扭橋,更帶出了一些社會甚至全世界都正在轉變的議題。那不單是年輕與否、兩代鴻溝之間的爭議,甚至是一種價值觀、行事手法的轉變,借一對帶點中年危機夫妻的視點,側看新一代社會的種種變化。
或許,老一輩的思維可能真需要點改變,但某些應該堅守的價值觀卻不能逆轉。對於新一代的人來說,已變得功利主義、「練精學懶」,不重視過程只著重結果,終讓一些傳統的價值觀顯得走火入魔,甚至變質成另一回事。偏偏,許多人根本沒有那才能,卻往往因為懂得走捷徑而名成利就。末段我們看著這位懷才不遇的男主角,幾乎是出盡洋相都要挽回一些尊嚴,奈何社會上已漸漸地、潛移默化到一種「認真便輸了」的思維,到底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?末段在機場看到的一幕「奇景」,那開放式結局實在值得觀眾深思。
真想不到要Naomi Watts演這類輕喜劇竟會如此失望
Ben Stiller演這類角色當然也手到拿來,莊諧並重,慶幸本片無需他一味搞笑,還不至於過份重覆。至於Naomi Watts演技再好,始終要她演喜劇也有點尷尬,看她在片初那硬滑稽的過火演出,實在苦了她,也苦了觀眾。
總的而言,《玩轉4字頭》是部未必如觀眾所想的電影,尤其前半部份的輕喜劇情節最為失控,不單拖拉冗長,更覺悶場連連,甚至帶點賣弄之嫌。不過,末段筆鋒一轉寫一個帶點陰謀論的故事,從一個出人意表的真相,看盡了兩代的鴻溝,刻劃出現今社會正在慢慢轉變的百態。到底,世界正在進步還是退步?那早已非談及青春或是年老的問題,似乎今天的社會中,很多一直以來堅守的價值觀已在慢慢崩潰。看著懷才不遇的主角末段那帶點可憐的行為,或許我們不願面對,也得默默接受這個現實。《玩轉4字頭》日版海報單張現已熱賣中,請即按此搶購!
Rating:7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