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:「神作」經典改篇拍出了甚麼新突破?

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

【睇文前留意喇!】

第5屆「晞。觀影記事」讀者電影投選現已接受投票,歡迎大家踴躍參加:goo.gl/6eFggD

 

英文片名: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

那些年

台灣原版的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曾於亞洲創下了票房神話,因強烈共鳴感,令不少觀眾翻看再翻看,甚至曾打破了《功夫》的紀錄,蟬聯了香港史上華語片最高票房紀錄,直至《寒戰II》才被打破,其後更牽起了青春集體回憶電影的熱潮,卻也難再重拾《那些年》叫好叫座的神話。來到日本翻拍版,事前已不獲看好,惟這年「亞洲翻拍亞洲片」的作品如《SUNNY陽光姊妹淘》《藉著雨點再愛你》等等都有不俗成績,事實上本片縱難及原版的「神作」地步(畢竟原版也是我的All-time favourite之一),獨立而論也絕不失禮。故事大體跟原版分別不大,也是描述男主角參加女主角的婚禮前,回憶起二人從中學到大學之間的帶點遺憾故事。事前有說本片是「Shot-by-shot」的還原,事實上只有重要場面是「Shot-by-shot」重現,故事細節位也有不少改動,如一眾男生之間的關係、兩位女主角之間的少女心事等等,皆比原作來得更紮實,當中對英文片名「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」的詮釋亦為一神來之筆。可是,畢竟經典神作珠玉在前,翻拍版還是呈現不了原作的味道,男女主角有欠火花是一大弊病,雙方的感情近乎宣之於口或加重了最後的「遺憾美」,同時亦因說得太白,破壞了原作曖昧不明的感情。最大敗筆是處處「台風」的致敬位,明明是日本背景的故事,加入了過多無謂的台灣元素,令調子不倫不類,也是翻拍版難堪原作之因。

 

 

愛人結婚了,新郎卻不是我,水島浩介在出席婚禮前,回憶起昔日的種種。高中時代,水島浩介與一眾男同學終日吵吵鬧鬧,過著最簡單而快樂的青春生活,卻被老師覺得他是問題學生,調到了高材生早瀨真愛的前方。早瀨真愛是一眾男生之間的「女神」,水島浩介起初卻覺得她很高傲,卻隨著與早瀨真愛接觸日多也變得曖昧。二人的關係從高中發展至大學年代,反而漸行漸遠...

 

 


加重了一眾配角彼此間的感情關係,無疑令故事較原作更為紮實 

或許預告片「好心做壞事」,剪了一條幾乎與原作沒有分別的預告片,令大部份觀眾「未看先判」,群起圍攻翻拍意義何在,但這不過是場美麗的誤會,除了預告片中的重要情節近乎「Shot-by-shot」還原外,其實日本版也作出了頗多改動,甚至修正了原作的不足。原作過份側重於男主角的視點,配角性格極之模糊,實難呼應到「我們」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題。在翻拍版中,劇本加深了一眾配角的情誼,亦對每人都有一定篇幅的描繪,不斷深化了男生的青春情誼,也成功呼應到「我們」一起追的女孩之主題。原作女主角的好友只屬可有可無的大配角,今回竟然有極多戲份,甚至有全新情節,令角色發揮更大,也能夠融入到這群大男孩的故事中,當中對女性心事略作涉獵,更令電影不再只對焦著男觀眾。

即使主線故事分別不大,卻加深了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,對英文片名「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」的詮釋,更令二人的感情提昇,是個神來之筆的改動。一如日本電影最擅長的手法,片中將一干人等的「青春」感加強,看來比原作更為活潑可人,藉此烘托感情線,看來也覺流暢舒服。假如觀眾喜歡原作,理應也會喜歡日本版;假如不作比較,就此獨立當作一部青春愛情片看,效果也絕不失禮,而電影實非無意義的「Shot-by-shot」還原,深化了原作感情與人物刻劃,實為不俗改動。

 

 

那當然,畢竟原作真的太「神」,日本版還是比下去,對「曖昧」的營造不足,更是最大敗筆。原作寫男女主角之間若即若離、曖昧不明的關係,明明這麼近卻是那麼遠,食正無數觀眾的成長回憶,自然深受共鳴。日本版加重了男女主角的關係後,一切說得太白、做得太明顯,基本上已經等同明顯表白、宣之於口了。某程度上,這種「畫公仔畫出腸」的感情關係,確讓末段的遺憾加強,卻失卻了原作猜心、「友達以上,戀人未滿」的關係,甚至某程度上令女主角感覺如像「娘娘收兵」,原作的共鳴感大降。

原作最後十分鐘的婚禮場面,相信成了不少觀眾(尤其男觀眾)一生人哭得最狠的場面之一,可來到日本版就因為那份曖昧感不如原作般點到即止,感情蘊釀起來還未到爆發、「淚崩」的地步,即使這幕近乎「Shot-by-shot」的還原,就連胡夏的《那些年》都來個變調,原作的震撼力卻大減了。

 

 

 


加入了沒意義的台灣元素,若想致敬好像也「致」錯了方法 

最後的一大敗筆,是電影放得太重台灣元素。未知是否日本版劇本也有九把刀執筆的關係,加入了大量無意義的台灣元素,像餐廳分明是日本演員的台灣老板、台灣風的校服(還是精誠中學),更得是上了JR卻跑到了台灣放天燈。或許,這些情節確是九把刀個人的回憶,可翻拍成日本版還保留過多不必要的台灣元素,看來就覺多此一舉了,倒不如像《SUNNY陽光姊妹淘》般加重日本文化元素更佳。

 

 

 


齋藤飛鳥的生硬演技,實難演活陳妍希所演的味道
原版的柯震東與陳妍希演活了一對不朽的銀幕情侶,幾乎讓人覺得在某個平行時空中,他們真的是一對了,但來到翻拍版的山田裕貴與齋藤飛鳥,二人嚴重欠缺火花,即使加深了二人的關係卻各有各演。山田裕貴姑且還能演出了一個俏皮學生的形象,可齋藤飛鳥演技極為嫩稚生硬,連演其好友的松本穗香都比之演出更佳,實難呈現到原作沈佳宜的形象。

 

 

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日本版獨立而論還是不俗佳作,感情自然流暢,而且青春氣息濃厚,仍能叫觀眾為之心動。對比起原作,日本版加深了角色的關係、補白了原作中的不足,並後天增加了全新的人物關係圖,也比原作來得立體。可是,也正正因為感情戲份寫得太細膩,變相說得太白,原作中的遺憾美幾乎一掃而空,令經典的結局「平行時空」收筆大不如前,震撼力大減。
Rating:80/ 100

 

【延伸閱讀】從甚麼時候開始,我們不會輕言說愛一個人?

【延伸閱讀】原來我們都步進了很怕受傷的年紀

【延伸閱讀】你的心還會痛嗎?

 

原創小說已於香港正式上架,各大書局均有代售,海外讀者亦可於網上書店購買,詳情請看:goo.gl/3g4Hk8

 

全新自製Postcard正式開售,歡迎下單!詳情請看:goo.gl/Dfmpbc

 

台灣書局兼網上平台亦已上架,可去文中連結購買:goo.gl/xzCymP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 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2 Comments

  1. //對「曖昧」的營造不足,更是最大敗筆。原作寫男女主角之間若即若離、曖昧不明的關係,明明這麼近卻是那麼遠//

    同意, 我覺得”那些年”爆紅既原因, 最重要既一點係創造佐一個夢俾一眾毒男: 當年女神好似同我無乜交流, 成年同我講既野數得出咁多個字, 但其實佢係一直留意我鐘意我, 只係我錯過佐…….毒男會一直入場去發呢個美夢

    如果新版電影兩人交流太密切, 毒男一句: 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, 就收佐自己皮, 做唔到代入感, 神作就不再神

發表留言